散热组件、动子和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164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48
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组件、动子和电机。该散热组件包括主流管体,包括注入管体和输出管体;支流管体,包括多个,每个所述支流管体连通于所述注入管体和所述输出管体之间;相邻所述支流管体之间能设置待散热件。采用多支流管体间设置待散热件的方式,能实现散热的均匀性。能实现散热的均匀性。能实现散热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组件、动子和电机


[0001]本申请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散热组件、动子和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温升是直线电机的关键性能参数,影响温升的关键因素主要是发热和散热,在直线电机运行过程中,主要发热源为动子的绕组线圈,对于应用直线电机的高精密工作场合,对于直线电机散热的要求严格,过高的温升会导致直线电机运行精度的下降以及工作平台的热变形,因此,在保证直线电机性能的前提下,提升电机绕组的散热效果,将有效的提高直线电机工作运行的可靠性。
[0003]在现有技术中,有将制冷剂流道按铁芯尺寸弯折成“S”型,嵌套于直线电机动子绕组外侧的冷却方式,首先,该冷却方式流道设置较长,冷却流体长距离与绕组线圈换热,产生前后温差,会导致直线电机动子各线圈单元冷却效果不一致;其次,制冷剂流道“S”型弯折嵌套的方式难以保证与绕组线圈间良好的接触效果,换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组件、动子和电机,能够散热均匀,换热效率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组件,包括:
[0006]主流管体,包括注入管体和输出管体;
[0007]支流管体,包括多个,每个所述支流管体连通于所述注入管体和所述输出管体之间;相邻所述支流管体之间能设置待散热件。
[0008]可选地,所述支流管体以面接触方式与所述待散热件的外表面接触。
[0009]可选地,所述支流管体的接触面形状与所述外表面形状设为相匹配。
[0010]可选地,所述主流管体的流通面积大于所有所述支流管体的流通面积之和。
[0011]可选地,所述支流管体中设有多个连通所述注入管体和所述输出管体的流道。
[0012]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子,包括如上所述的散热组件。
[0013]可选地,所述动子包括有多个绕组线圈,所述待散热件包括所述绕组线圈;相邻所述绕组线圈之间设置一个所述支流管体。
[0014]可选地,所述绕组线圈与所述支流管体之间设有绝缘材料层。
[0015]可选地,所述接触面形状包括梯形凸台。
[0016]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散热组件或如上所述的动子。
[001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散热组件,包括:主流管体,包括注入管体和输出管体;支流管体,包括多个,每个所述支流管体连通于所述注入管体和所述输出管体之间;相邻所述支流管体之间能设置待散热件。采用多支流管体间设置待散热件的方式,能实现散热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动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动子的轴测图;
[002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动子的俯视图;
[0021]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动子的剖视图;
[0022]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动子线圈单元的放大图。
[0023]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4]1、注入管体;11、输出管体;2、支流管体;21、流道;3、绕组线圈;4、铁芯;5、绝缘骨架;6、绝缘槽纸。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结合参见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一种散热组件,包括:
[0026]主流管体,包括注入管体1和输出管体11;
[0027]支流管体2,包括多个,每个所述支流管体2连通于所述注入管体1和所述输出管体11之间;相邻所述支流管体2之间能设置待散热件。
[0028]采用在注入管体1和输出管体11之间设置多个支流管体2,相邻支流管体2之间设置待散热件,能确保主流管体内的制冷剂分散流入多个支流管体2中,可避免S型弯折冷却流道21因距离过长产生的前后温差情况发生,散热均匀性好。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流管体2以面接触方式与所述待散热件的外表面接触。
[0030]通过面接触方式,确保增大支流管体2与待散热件的热交换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流管体2的接触面形状与所述外表面形状设为相匹配。
[0032]接触面形状和外表面形状相匹配,两者实现最大的面接触,贴合效果最好,增强换热效果,提高散热能力。
[0033]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流管体的流通面积大于所有所述支流管体2的流通面积之和。
[0034]主流管体的流通面积大,这样能确保制冷剂能顺利在所有支流管体2内流通,提高均匀性。
[0035]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流管体2中设有多个连通所述注入管体1和所述输出管体11的流道21。
[0036]在支流管体2上设置多个流道21,确保支流管体2上热量均匀性。
[0037]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子,包括如上所述的散热组件。
[0038]在动子上设置上述散热组件,能对动子中产热部件进行散热,如绕组线圈3。
[0039]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子包括有多个绕组线圈3,所述待散热件包括所述绕组线圈3;相邻所述绕组线圈3之间设置一个所述支流管体2。
[0040]支流管体2与动子的绕阻线圈交替组装布置,通过在支流管体2内流动制冷剂,来实现动子的散热。
[0041]在一些实施例中,绕组线圈3与所述支流管体2之间设有绝缘材料层。
[0042]为防止漏电而提高安全性,在绕组线圈3与支流管体2之间设有绝缘材料层,如绝缘槽纸6。
[0043]在一些实施例中,接触面形状包括梯形凸台。
[0044]在实际应用中,绕组线圈3外表面的形状为凹槽结构,接触面形状采用梯形凸台,能实现贴合接触。
[0045]下面对采用特定结构的支流管体2的动子进行详细说明。
[0046]如图1-5所示,动子包含铁芯4、绝缘骨架5、绕组线圈3、绝缘槽纸6、主流管体及支流管体2,其中铁芯4可设计成分体式或整体式,下面按分体式来描述。
[0047]主流管体位于动子非运行方向两侧,与支流管体2装配形成“目”字型冷却结构,其中支流管体2与动子线圈单元交替组装布置,通过制冷剂流动实现动子的散热。
[0048]通过设计绕组成型形状,与支流管体2互相嵌套装配,形成梯形凸台结构的贴合面,增大支流管体2与绕组线圈3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果,可有效降低直线电机动子温升;支流管体2内嵌与两个拼接组装的动子线圈单元中间,由于组装冷却结构的装配工艺简单,将支流管体2管道与绕组线圈3设计为小过盈配合,可有效保证支流管体2与绕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散热效果。
[0049]“目”字型的多线并行冷却结构,可避免“S”型弯折冷却流道21因距离过长产生的前后温差,保证动子运行方向上各线圈单元冷却效果一致,避免散热不均匀导致的直线电机定位精度较差、可靠性低等缺陷。
[0050]制冷剂在某一支流管体2内的流动路线从注入管体1分流至支流管体2,通过支流管体2内若干流道21至输出管体11,将制冷剂导出,整个冷却结构在保证冷却效果良好的前提下,兼顾加工、装配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流管体,包括注入管体(1)和输出管体(11);支流管体(2),包括多个,每个所述支流管体(2)连通于所述注入管体(1)和所述输出管体(11)之间;相邻所述支流管体(2)之间能设置待散热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流管体(2)以面接触方式与所述待散热件的外表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流管体(2)的接触面形状与所述外表面形状设为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管体的流通面积大于所有所述支流管体(2)的流通面积之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仁刘建国王大号陈凯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