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弯棒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16413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环形弯棒器。该环形弯棒器包括固定机构和与固定机构铰接的弯棒机构,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上设置有棒体穿孔、导向块和第一把手;弯棒机构包括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的下端铰接有滚轮,第二连接块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第二连接块右端与连接头连接,连接头内安装有能够推动的第二把手,第二把手的左端开设有插槽,第二连接块的上端面设置有插杆,插杆的直径与插槽的直径相配合,固定机构的导向块位于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之间并与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迅速地将脊柱钉棒内固定系统中使用的连接棒弯折成“U”型,且在弯折过程中双臂不会产生交错,操作舒适度强。操作舒适度强。操作舒适度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形弯棒器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环形弯棒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脊柱钉棒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脊柱损伤和疾病方面被广泛应用于脊柱骨骼的复位和固定。通常将椎弓根螺钉等紧固件植入并与椎体固定,通过连接棒将其连接,起到支撑作用。由于每个人的骨骼都不相同,其损伤后弯度都有所不同,在采用连接棒固定前,都需要对连接棒进行一定角度的调节,从而适合不同人体不同部位的需求,此时就会用到弯棒器。弯棒器的主要作用是将连接棒弯曲成一定的形状以适应手术中的固定需求。
[0003]在弯棒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将连接棒弯成“U”型,现有的弯棒器只能弯折出一种弧度的形状,功能单一,在将连接棒弯折成“U”型的过程中现有的弯棒器使用非常不方便,且容易出现双手交错的现象,操作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弯棒器及其使用方法,克服前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方便迅速地将脊柱钉棒内固定系统中使用的连接棒弯折成“U”型,且在弯折过程中双臂不会产生交错,操作舒适度强。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环形弯棒器,包括固定机构和与固定机构铰接的弯棒机构,其中:
[0007]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上端沿左右方向设置有棒体穿孔,第一连接块的右端面设置有与棒体穿孔的位置相对应的导向块,导向块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水平,右端面为弧形面,导向块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把手,固定机构中棒体穿孔主要用于穿入棒体并对棒体形成周向的限位支撑,导向块主要用于在棒体弯折过程中对棒体形成一个导向的作用;
[0008]所述弯棒机构包括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的下端面沿左右方向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左端与第二连接块的左端面连通,第一凹槽的后端与第二连接块的右端面连通,第一凹槽内铰接有滚轮,第二连接块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第二连接块前端面的右上角和后端面的右上角均设置有第二凹槽,前后两第二凹槽上铰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包括连接主体和设置于连接主体左端的第三耳板,第三耳板铰接在与其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凹槽内,铰接后连接头在第二凹槽内能够旋转90
°
,连接主体上设置有左右贯穿的通孔,通孔内设置有限位杆,通孔内安装有第二把手,第二把手的杆壁上设置有限位杆滑槽,限位杆位于限位杆滑槽内,第二把手的左端开设有插槽,第二连接块的上端面设置有插杆,插杆的直径与插槽的直径相配合,初始状态下连接头的第三耳板的下端面抵触在第二凹槽的下端面上,便于第二把手下压过程中施加力,从而带动第二连接块移动,当逆时针旋转第二把手时,连接头随之旋转,旋转90
°
后插槽与插杆对准,推动第二把手即可使插杆插入插槽中此时下压,此时第二把手移动时也能够带动第二连接块移动;
[0009]固定机构的导向块位于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之间并与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铰接,导向块上端面与滚轮下端面之间形成棒体夹持腔,棒体从棒体穿孔和棒体夹持腔穿过,此时顺时针下压第二把手,即可带动第二连接块沿其与导向块的铰接端顺时针移动,进而使得棒体顺时针弯折90
°
,然后逆时针上提第二把手,连接头随之旋转,旋转90
°
后插槽与插杆对准,推动第二把手使得插杆插入插槽中,然后顺时针旋转第二把手90
°
,即可使棒体弯折为“U”型,整个过程不仅操作迅速,而且手臂不会产生交叉,操作舒适度强。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以及导向块的上端面、右侧面和下端面设置有与棒体直径相配合的导向槽,棒体在弯折过程中沿着导向槽弯折,防止产生错位。
[00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至少对称设置有两条,限位杆滑槽的数量和位置与限位杆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限位杆位于限位杆滑槽左端时,第二把手上提至插槽与插杆对应的过程中无阻碍,限位杆位于限位杆滑槽右端时,插槽与插杆插接,设置至少两条限位杆有利于确保第二把手平稳地推出和收回。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末端内嵌有滚珠,滚珠与第二把手的位于通孔内的杆体相接触,使得第二把手推出收回连接头通孔的过程更顺畅。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把手设置于第一连接块下端面的前端,所述导向块设置于第一连接块右端面的后端,确保第一把手和导向块之间不产生运动阻碍。
[0014]进一步的,所述滚轮设置有两个,左侧的滚轮与导向块之间形成棒体弯折的限位支点,右侧的滚轮为弯折棒体过程中主要的施力点。
[0015]一种环形弯棒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1)将棒体从棒体穿孔和棒体夹持腔穿过,棒体待弯折部位的下端与导向块上的导向槽相接触,待弯折部位的上端与左侧的滚轮相接触;
[0017](2)左手持第一把手,右手持第二把手,顺时针下压第二把手,使得第二连接块沿与导向块的铰接端顺时针旋转90
°
,棒体被弯折90
°

[0018](3)逆时针上提第二把手,第二把手带动连接头逆时针旋转90
°
,此时第二把手上的插槽对准插杆,推动第二把手,使第二把手的插槽与插杆插接,顺时针下压第二把手,使得棒体继续弯折90
°
并最终形成“U”型结构,从右侧抽出弯折后的棒体即可。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环形弯棒器及其使用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棒体从棒体穿孔和棒体夹持腔穿过,此时顺时针下压第二把手,即可带动第二连接块沿其与导向块的铰接端顺时针移动,进而使得棒体顺时针弯折90
°
,然后逆时针上提第二把手,连接头随之旋转,旋转90
°
后插槽与插杆对准,推动第二把手使得插杆插入插槽中,然后顺时针旋转第二把手90
°
,即可使棒体弯折为“U”型,整个过程不仅操作迅速,而且手臂不会产生交叉,操作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穿入棒体状态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弯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弯棒机构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将棒体弯折90
°
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将棒体弯折为“U”型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1固定机构、101第一连接块、102棒体穿孔、103导向块、104第一把手、105导向槽、2弯棒机构、201第二连接块、202第一凹槽、203滚轮、204第一耳板、205第二耳板、206第二凹槽、207连接头、2071连接主体、2072第三耳板、2073通孔、2074限位杆、208第二把手、209限位杆滑槽、210插槽、211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弯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构和与固定机构铰接的弯棒机构,其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上端沿左右方向设置有棒体穿孔,第一连接块的右端面设置有与棒体穿孔的位置相对应的导向块,导向块的右端面为弧形面,导向块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弯棒机构包括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的下端面沿左右方向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左端与第二连接块的左端面连通,第一凹槽的后端与第二连接块的右端面连通,第一凹槽内铰接有滚轮,第二连接块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第二连接块前端面的右上角和后端面的右上角均设置有第二凹槽,前后两第二凹槽上铰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包括连接主体和设置于连接主体左端的第三耳板,第三耳板铰接在与其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凹槽内,铰接后连接头在第二凹槽内能够旋转90
°
,连接主体上设置有左右贯穿的通孔,通孔内设置有限位杆,通孔内安装有第二把手,第二把手的杆壁上设置有限位杆滑槽,限位杆位于限位杆滑槽内,第二把手的左端开设有插槽,第二连接块的上端面设置有插杆,插杆的直径与插槽的直径相配合;固定机构的导向块位于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之间并与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铰接,导向块上端面与滚轮下端面之间形成棒体夹持腔,棒体从棒体穿孔和棒体夹持腔穿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弯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以及导向块的上端面、右侧面和下端面设置有与棒体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岱刘帅郑晓义王利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