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跟骨骨折复位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58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跟骨骨折复位钳,包括相互铰接的左钳体和右钳体,左钳体和右钳体的一端设置有操作手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左夹持柄和右夹持柄,其中左夹持柄为方形或椭圆形,右夹持柄为椭圆形或方形,使用时,外形为方形的夹持柄夹持跟骨外侧,椭圆形的夹持柄则夹持跟骨内侧,由于人体跟骨的特殊结构,左夹持柄和右夹持柄均能够与人体组织更好的贴合,从而增大左夹持柄和右夹持柄与人体的接触面积,降低单位面积的人体组织受到的压力,避免组织被复位钳夹伤,甚至导致组织坏死,减轻病人的痛苦,缩短病人的恢复时间;同时通过紧固螺母将左钳体和右钳体的位置固定,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动,使用更加可靠、稳定。稳定。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跟骨骨折复位钳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跟骨骨折复位钳。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人体跟骨骨折后一般在脚后跟的外侧面切开切口,再将固定钢板和钢钉将跟骨连接,在上述手术过程中,需要通过复位钳将跟骨夹持固定,但人体跟骨外侧面较平坦,而内侧面(大拇指一侧)则右凹坑,现有的复位钳与人体跟骨外侧贴合较好,但与人体跟骨内侧贴合则较差,导致在夹持过程中,复位钳与人体组织接触面积过小,极易将组织压伤、甚至导致组织坏死,影响病人的后期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容易压伤人体组织,延长病人恢复时间的缺陷,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跟骨骨折复位钳,采用本技术能够更好的在手术中保护人体组织,避免其被钳子压伤,既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缩短病人的恢复时间。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5]一种跟骨骨折复位钳,包括相互铰接的左钳体和右钳体,左钳体和右钳体的一侧设置有操作手柄,另一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左夹持柄和右夹持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持柄为椭圆形或方形,所述右加持柄为方形或椭圆形,且左夹持柄或右夹持柄为椭圆形时,其夹持面呈向外突出的椭球形;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上均设置有调节轮,左钳体和右钳体之间还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于调节轮适配的滑槽;所述调节轮上还设置有锁紧螺母。
[0006]优选的,滑槽为横截面呈阶梯形的腰型孔。
[0007]优选的,左夹持柄或右夹持柄的夹持面均设置有防滑齿。
[0008]优选的,左夹持柄或右夹持柄为方形,其夹持面与侧面之间通过圆弧过渡面相连。
[0009]优选的,左夹持柄与左钳体之间通过连接销铰接,右夹持柄与右钳体之间通过连接销铰接;
[0010]优选的,左夹持柄与左钳体之间,右夹持柄与右钳体之间通过万向节相连。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包括相互铰接的左钳体和右钳体,左钳体和右钳体的一端设置有操作手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左夹持柄和右夹持柄,其中左夹持柄为方形或椭圆形,右夹持柄为椭圆形或方形,且左夹持柄或右夹持柄为椭圆形时,其夹持面呈向外突出的椭球形,使用时,外形为方形的夹持柄夹持跟骨外侧,椭圆形的夹持柄则夹持跟骨内侧,由于人体跟骨的特殊结构,左夹持柄和右夹持柄均能够与人体组织更好的贴合,从而增大左夹持柄和右夹持柄与人体的接触面积,降低单位面积的人体组织受到的压力,避免组织被复位钳夹伤,甚至导致组织坏死,减轻病人的痛苦,缩短病人的恢复时间;同时通过调节轮和调节杆的配合实现左钳体和右钳体的快速调节,并在调整到位后实时固定,其能够保证稳定的夹持固定
状态,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0013]2、本技术的滑槽为横截面呈阶梯形的腰型孔,方便将转动轴和调节轮隐藏到整个调节杆,避免因部件裸露划伤病人健康组织,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14]3、本技术在左夹持柄和右夹持柄的夹持面上均设置有防滑齿,增大钳体与人体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复位钳与人体支架夹持的稳定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用力过大而发生滑动,使用更加可靠。
[0015]4、本技术的左夹持柄或右夹持柄为方形,其夹持面与侧面之间通过圆弧过渡面相连,通过圆弧过渡面降低夹持柄的尖锐度,避免过于尖锐的部件在使用过程中伤害人体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进而延长病人的恢复时间。
[0016]5、本技术通过左夹持柄与左钳体之间通过连接销铰接,右夹持柄与右钳体之间通过连接销铰接,或在左夹持柄与左钳体之间,右夹持柄与右钳体之间通过万向节相连,是左夹持柄与左钳体之间为铰接相连,右夹持柄与右钳体之间为铰接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调节左夹持柄和右夹持柄的偏转角度,左夹持柄和右夹持柄能够更加贴合人体跟骨,复位钳能够适应各种复杂手术环境的需要,避免手术过程中伤害人体组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调节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椭圆形夹持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2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左钳体,2、右钳体,3、操作手柄,4、左夹持柄,5、右夹持柄,6、调节轮,7、调节杆,8、滑槽,9、锁紧螺母,10、夹持面,11、防滑齿,12、圆弧过渡面,13、连接销,14、万向节,1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5]实施方式1
[0026]本实施方式作为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其公开了一种跟骨骨折复位钳,具体结构如图1到图4所示,包括左钳体1和右钳体2,所述左钳体1和右钳体2通过连接销12实现铰接相连,左钳体1和右钳体2的一侧均设置有供医护人员操作复位钳的操作手柄3,另一端则分别设置有左夹持柄4和右夹持柄5,其中左夹持柄4为方形,右夹持柄5为椭圆形,或左夹持柄4为椭圆形,右夹持柄5为方形,其中左夹持柄4为方形,右夹持柄5为椭圆形时主要使用于病人的左腿,反之则应用于右腿;且左夹持柄4或右夹持柄5为椭圆形时,其横截面如图3所示,其夹持面10呈向外突出的椭球形;同时在左夹持柄4和右夹持柄5的夹持面10上均设置有防滑齿11,而外形为方形的夹持柄的夹持面10与侧面之间通过圆弧过渡面12相连;所述左夹持柄4与左钳体1之间通过连接销13实现铰接相连,右夹持柄5与右钳体2之间通过连接销13实现铰接相连。
[0027]所述左钳体1和右钳体2外侧还固定设置有转轴15,所述转轴前端固定设置有调节轮,同时左钳体1和右钳体2之间还设置有调节杆7,所述调节杆7上设置有滑槽8,滑槽8为阶梯孔,其大口端朝向外侧,内表面与调节轮7贴合,其小口端则朝内设置,用于放置转轴;同时滑槽8呈腰型孔设置,以保证其两端与调节轮7的贴合性能,所述转轴15的顶部还丝扣连接有用于锁止调节轮7的锁止螺母9。
[0028]实施方式2
[0029]本实施方式作为本技术的又一个较佳实施方式,其公开了一种跟骨骨折复位钳,具体结构如图3、图5和图6所示,包括左钳体1和右钳体2,所述左钳体1和右钳体2通过连接销13实现铰接相连,左钳体1和右钳体2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左夹持柄4和右夹持柄5,所述左夹持柄4与左钳体1之间通过万向节14相连,右夹持柄5与右钳体2之间通过万向节14相连,从而保证左夹持柄4和右夹持柄5能够根据需要随意转动调节。
[0030]本技术所述的复位钳在使用时,外形为方形的夹持柄夹持住跟骨的外侧面,而椭圆形的夹持柄则夹持住跟骨的内侧面(大拇指一侧的跟骨),由于人体跟骨的特殊构造,将能够保证位于内侧的椭圆形夹持柄与跟骨内侧更加贴合,从而提高夹持柄与人跟骨的接触面积,降低单位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跟骨骨折复位钳,包括相互铰接的左钳体(1)和右钳体(2),左钳体(1)和右钳体(2)的一侧设置有操作手柄(3),另一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左夹持柄(4)和右夹持柄(5),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持柄(4)为椭圆形或方形,所述右夹持柄(5)为方形或椭圆形,且左夹持柄(4)或右夹持柄(5)为椭圆形时,其夹持面呈向外突出的椭球形;所述左钳体(1)和右钳体(2)上均设置有调节轮(6),左钳体(1)和右钳体(2)之间还设置有调节杆(7),所述调节杆(7)上设置有于调节轮(6)适配的滑槽(8);所述调节轮(6)上还设置有锁紧螺母(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骨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8)为横截面呈阶梯形的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叶禾兰家平阳波米宁王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遂宁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