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养殖用喂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1517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羊养殖用喂水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储物机构和蓄水机构,储物机构设置于支撑机构内部,蓄水机构设置于支撑机构顶部,支撑机构包括底板,底板顶部靠近三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螺纹杆,每个支撑螺纹杆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调节圈。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底板,使设备能够稳固放置于指定使用地点,进而能够通过旋转调节圈有效改变支撑螺纹杆外表面套设的定位杆实际使用高度,进而在定位杆和定位圈的有效配合下,能够有效调节蓄水机构实际使用高度,进而方便向集水框内部注入水资源,进而使水资源能够通过注水口有效注入蓄水框内部进行有效储存,当集水框内部水资源水位超过注水口后停止注水。注水口后停止注水。注水口后停止注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羊养殖用喂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喂水设备
,具体为一种羊养殖用喂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羊是羊亚科的统称,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羊亚科,是人类的家畜之一,有毛的四腿反刍动物,是羊毛的主要来源,毛色主要是白色,参照中国专利CN111512987A:一种牛羊养殖用喂水装置,包括:支撑箱;所述水槽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箱的内部,所述水槽组件包括中心水盘,所述中心水盘的周侧面对称连通有四个矩形水槽;所述连接管固定于所述支撑箱的顶部;所述储水组件连通于所述连接管的顶端;所述阀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的下端上且位于所述支撑箱上;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滑杆、防护罩、第一光电开关、第二光电开关,所述滑杆表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套设有第一浮球和第二浮球,通过设置设置控制组件配合阀组件,当水槽组件内部的水低于容积的三分之一时,可以自动加水至容积的五分之四,不需要人工进行加水,自动加水,更加的方便,避免出现漏加水的情况,该专利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电力才能使设备正常运行,而对于放养式较大养殖区域,实际设备投放距离间隔较远,进而使设备实际供电极为不便,进而需要进行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才能有效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该设备实际结构固定,且实际使用高度较低,进而使设备内部水资源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羊群的踩踏影响,进而使水体受到污染,而对于无法提供活水的设备来说,使羊群容易受到污水的影响,进而影响羊群的正常生长,使设备实际使用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底板,使设备能够稳固放置于指定使用地点,进而能够通过旋转调节圈有效改变支撑螺纹杆外表面套设的定位杆实际使用高度,进而在定位杆和定位圈的有效配合下,能够有效调节蓄水机构实际使用高度,进而方便向集水框内部注入水资源,进而使水资源能够通过注水口有效注入蓄水框内部进行有效储存,当集水框内部水资源水位超过注水口后停止注水,同时集水框能够有效进行自然降水的收集,进而有效确保设备的正常供水,注入蓄水框内部的水资源能够通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有效注入连接框内部,进而当连接框内部水位超过隔板高度时,水资源将能够有效到达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上方空间,进而使水资源能够有效通过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排水接头注入载物框内部,当载物框内部水位淹没排水接头时,由于没有空气注入连接框,进而使连接框内部水资源无法继续向集水框内部注入,进而使载物框内部水资源减少后,外界空气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有效注入连接框内部,进而使连接框内部水资源能自动向载物框内部注入,直至载物框内部水位再次淹没排水接头输出口,进而使设备无需电力即可正常进行使用,进而有效提高设备实际使用的广泛性,同时通过旋转限位圈能够有效调节两个载物框的使用高度,进而使设备能够有效满足不同体型羊群的使用,同时避免羊群踩踏污染水资源,同时通过过滤框能够便捷将集水框内部异物取出,进而有效确保水资源不会受到污染,确保羊群的正常饮用。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羊养殖用喂水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储物机构和蓄水机构,所述储物机构设置于支撑机构内部,所述蓄水机构设置于支撑机构顶部,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靠近三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螺纹杆,每个所述支撑螺纹杆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调节圈,每个所述支撑螺纹杆外表面位于对应调节圈上方均滑动套设有定位杆,所述储物机构包括两个载物框,其中一个所述载物框顶部中心处滑动嵌设有限位螺纹杆,所述限位螺纹杆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限位圈,两个所述载物框内部均设置有过滤框,每个所述载物框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设置有固定块,每个所述固定块后表面靠近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且每个安装块顶部中心处均贯穿有排水接头,两个所述固定块前表面靠近底部边缘中心处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并且每个第一螺纹孔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定位栓,每个所述载物框内部底面靠近一侧边缘处均开设有排水口,每个所述载物框底部位于排水口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框,每个所述复位框底部中心处均滑动贯穿有复位杆。
[0005]其中,所述蓄水机构包括集水框,所述集水框底部靠近边缘处且沿圆周方向等距固定连接有三个定位圈,所述集水框顶部中心处贯穿有蓄水框,所述蓄水框外表面沿圆周方向且位于集水框内部等距开设有多个注水口,所述蓄水框前表面位于集水框下方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框,所述蓄水框内表壁靠近底部边缘处且位于两个连接框后侧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每个所述连接框后表面位于对应第一连接孔一侧均开设有第二连接孔,并且每个第二连接孔和对应第一连接孔内部均连通,每个所述连接框内部底面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隔板,每个所述隔板前表面靠近底部边缘中心处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每个所述连接框前表面靠近底部边缘中心处均开设有第三螺纹孔,并且每个第三螺纹孔和对应第二螺纹孔内部均螺纹连接有止水栓。
[0006]其中,所述底板顶部靠近三个边缘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且每个支撑柱顶部中心处均开设有连接孔。
[0007]其中,其中一个所述载物框底部靠近边缘处沿圆周方向等距固定连接有三个连接杆。
[0008]其中,另一个所述载物框滑动套设于限位螺纹杆外表面,且另一个载物框底部和限位圈顶部贴合。
[0009]其中,两个所述过滤框顶部沿圆周方向等距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每个所述过滤框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0]其中,其中一个所述排水接头顶端连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且第一连接管一端延伸至其中一个连接框内部。
[0011]其中,另一个所述排水接头顶端连通设置有第二连接管,且第二连接管一端延伸至另一个连接框内部。
[0012]其中,每个所述复位杆外表面位于对应复位框内部均滑动套设有支撑弹簧,每个所述复位杆顶端且位于对应排水口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块。
[0013]其中,每个所述复位框后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导水框。
[001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底板,使设备能够稳固放置于指定使用地点,进而能够通过旋转调节圈有效改变支撑螺纹杆外表面套设的定位杆实际使用高度,进而在定位杆和定位圈
的有效配合下,能够有效调节蓄水机构实际使用高度,进而方便向集水框内部注入水资源,进而使水资源能够通过注水口有效注入蓄水框内部进行有效储存,当集水框内部水资源水位超过注水口后停止注水,同时集水框能够有效进行自然降水的收集,进而有效确保设备的正常供水,注入蓄水框内部的水资源能够通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有效注入连接框内部,进而当连接框内部水位超过隔板高度时,水资源将能够有效到达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上方空间,进而使水资源能够有效通过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排水接头注入载物框内部,当载物框内部水位淹没排水接头时,由于没有空气注入连接框,进而使连接框内部水资源无法继续向集水框内部注入,进而使载物框内部水资源减少后,外界空气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有效注入连接框内部,进而使连接框内部水资源能自动向载物框内部注入,直至载物框内部水位再次淹没排水接头输出口,进而使设备无需电力即可正常进行使用,进而有效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羊养殖用喂水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储物机构(2)和蓄水机构(3),所述储物机构(2)设置于支撑机构(1)内部,所述蓄水机构(3)设置于支撑机构(1)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底板(101),所述底板(101)顶部靠近三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螺纹杆(103),每个所述支撑螺纹杆(103)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调节圈(104),每个所述支撑螺纹杆(103)外表面位于对应调节圈(104)上方均滑动套设有定位杆(105);所述储物机构(2)包括两个载物框(201),其中一个所述载物框(201)顶部中心处滑动嵌设有限位螺纹杆(202),所述限位螺纹杆(202)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限位圈(203),两个所述载物框(201)内部均设置有过滤框(205),每个所述载物框(201)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设置有固定块(206),每个所述固定块(206)后表面靠近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且每个安装块顶部中心处均贯穿有排水接头(208),两个所述固定块(206)前表面靠近底部边缘中心处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并且每个第一螺纹孔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定位栓(207),每个所述载物框(201)内部底面靠近一侧边缘处均开设有排水口,每个所述载物框(201)底部位于排水口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框(209),每个所述复位框(209)底部中心处均滑动贯穿有复位杆(2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养殖用喂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机构(3)包括集水框(301),所述集水框(301)底部靠近边缘处且沿圆周方向等距固定连接有三个定位圈(306),所述集水框(301)顶部中心处贯穿有蓄水框(302),所述蓄水框(302)外表面沿圆周方向且位于集水框(301)内部等距开设有多个注水口,所述蓄水框(302)前表面位于集水框(301)下方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框(303),所述蓄水框(302)内表壁靠近底部边缘处且位于两个连接框(303)后侧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每个所述连接框(303)后表面位于对应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冬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百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