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1459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箱装置,包括第一输送通道、下料通道以及第一推板;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用于输送管体且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内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下料通道具有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一侧,所述出口处于所述入口的下方;所述第一推板设于所述第二位置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推板用于推动处于第二端的管体经入口进入下料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进行血路管的自动装箱,高效、快速地完成血路管生产线最后的打包工序的一部分,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箱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体装箱
,特别是涉及一种装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管体装箱前,管体已被卷绕并收纳在包装袋内,在装箱时,需要将管体叠放收纳在箱体内。
[0003]现有技术中,一般手动将叠放完成的管体塞入箱体内,耗时长且难以保证管体塞入箱体内后能够保持规则,致使管体的装箱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完成管体装箱的装箱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箱装置,包括第一输送通道,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用于输送管体且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内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下料通道,所述下料通道具有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一侧,所述出口处于所述入口的下方;以及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设于所述第二位置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推板用于推动处于第二位置的管体经入口进入下料通道。
[0006]进一步地,所述入口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处于同一高度。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下料通道的具有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入口设于所述竖直段的一端,所述竖直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平段的一端连接,所述出口设于所述水平段的另一端;还包括设于所述竖直段外的第二推板、滑设在所述竖直段内的载物台,以及设于所述竖直段内的第三推板;其中,所述第二推板用于将管体压紧在载物台上,所述第三推板用于将管体从载物台上经所述出口推出。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输送箱体且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平行设置的第二输送通道、设于所述入口和第二输送通道之间的移动台,以及驱动所述移动台在靠近所述入口的装箱位置和靠近所述第二输送通道的卸载位置之间切换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输送通道上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间隙,所述移动台上设有与多个所述间隙一一对应的第一杆,多个所述第一杆上分别垂直连接有第二杆;多个所述第一杆的一端分别枢接在所述移动台的台面靠近边缘处,多个所述第一杆能够在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间旋转;当所述移动台处于所述装箱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一杆均处于第一角度且分别与所述移动台的表面垂直,多个所述第二杆分别与所述移动台的表面平行;多个所述第一杆、多个所述第二杆以及所述入口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箱体的夹持空间;当所述移动台处于所述卸载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一杆均处于所述的第二角度且分别配合于对应的所述间隙内,多个所述第二杆垂直于所述移动台的表面。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输送通道、设有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的第四输送通道、第四推板,以及第五推板;所述第三输送通道内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第三输送通道以及第四输送通道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一位置处于所述第四位置和所述第六
位置之间,所述第一位置的水平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六位置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四推板设于所述第四位置的远离所述第一位置一侧,用于将处于所述第四位置的管体推动至所述第一位置上;所述第五推板处于所述第六位置的远离所述第一位置一侧,用于将处于所述第六位置的管体推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并叠放在从第四位置进入第一位置的管体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位置靠近所述第六位置的一侧设有挡块,所述挡块的上表面高度与所述第六位置齐平。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输送通道包括第一段、与所述第一段在所述第三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二段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转盘;所述第三位置靠近所述第一段的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所述第四位置靠近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所述转盘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一段的表面重合;所述转盘的侧面上开设有多个转移槽,多个所述转移槽绕所述转盘的旋转轴环形分布;所述转盘旋转时,多个所述转移槽依次与所述第一段连通,多个所述转移槽依次与所述第二段连通。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具有第一端的第五输送通道,所述第五输送通道通过所述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输送通道和第四输送通道连通。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五输送通道靠近所述第一端处设置有转板和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转板在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间切换;当所述转板处于所述第一角度时,所述第五输送通道和所述第三输送通道连通,所述转板将所述第五输送通道和所述第四输送通道隔绝;当所述转板处于所述第二角度时,所述第五输送通道和所述第四输送通道连通,所述转板将所述第五输送通道和所述第三输送通道隔绝。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下料通道和所述第一推板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下料通道和多个所述第一推板一一对应,各所述第一推板分别用于推动处于第二位置的管体经入口进入对应的下料通道。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装箱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管体被第一输送通道输送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推板移动,进入到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内并推动处于第二位置的管体,随着第一推板的继续移动,第一推板推动管体脱离第一输送通道并经入口掉落进入下料通道;此时,第一推板反向运动至其初始位置;而后,管体经下料通道的出口脱离下料通道并进入到箱体内。依次将多个管体装入箱体内后,将箱体从出口处移开,完成管体的自动装箱。采用本实施方式进行血路管的自动装箱,能够高效、快速地完成血路管生产线最后的打包工序的一部分,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箱装置的整体俯视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箱装置的第一输送通道、第一推板以及下料通道的结构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箱装置的移动台结构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箱装置的移动台处于卸载位置时与第二输送通道的配合结构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箱装置的第一输送通道、第三输送通道以及第四输送通道的结构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箱装置的转盘结构图。
[0023]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箱装置的第五输送通道与第三输送通道连通时的结构图。
[0024]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箱装置的第五输送通道与第四输送通道连通时的结构图。
[0025]图中,100、第一输送通道;101、第一位置;102、第二位置;103、挡块;
[0026]200、下料通道;201、入口;202、出口;203、水平段;204、竖直段;
[0027]300、第一推板;
[0028]400、第二推板;
[0029]500、第二输送通道;501、间隙;502、导向辊;
[0030]600、移动台;601、第一杆;602、第二杆;
[0031]700、第三输送通道;701、第三位置;702、第四位置;703、第一段;704、第二段;705、转盘;706、转移槽;
[0032]800、第四输送通道;801、第五位置;802、第六位置;
[0033]900、第四推板;
[0034]110、第五推板;
[0035]120、第五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通道,用于输送管体;所述第一输送通道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内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下料通道,所述下料通道具有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一侧,所述出口处于所述入口的下方;以及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设于所述第二位置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推板用于推动处于第二位置的管体经入口进入下料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处于同一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通道的具有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入口设于所述竖直段的一端,所述竖直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平段的一端连接,所述出口设于所述水平段的另一端;还包括设于所述竖直段外的第二推板、滑设在所述竖直段内的载物台,以及设于所述竖直段内的第三推板;其中,所述第二推板用于将管体压紧在载物台上,所述第三推板用于将管体从载物台上经所述出口推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输送箱体且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平行设置的第二输送通道、设于所述入口和第二输送通道之间的移动台,以及驱动所述移动台在靠近所述入口的装箱位置和靠近所述第二输送通道的卸载位置之间切换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输送通道上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间隙,所述移动台上设有与多个所述间隙一一对应的第一杆,多个所述第一杆上分别垂直连接有第二杆;多个所述第一杆的一端分别枢接在所述移动台的台面靠近边缘处,多个所述第一杆能够在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间旋转;当所述移动台处于所述装箱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一杆均处于第一角度且分别与所述移动台的表面垂直,多个所述第二杆分别与所述移动台的表面平行;多个所述第一杆、多个所述第二杆以及所述入口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箱体的夹持空间;当所述移动台处于所述卸载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一杆均处于所述的第二角度且分别配合于对应的所述间隙内,多个所述第二杆垂直于所述移动台的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输送通道、第四输送通道、第四推板,以及第五推板;所述第三输送通道内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所述第一输送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磊
申请(专利权)人:贝恩医疗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