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121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包括极片本体,极片本体的两侧设有极耳位,极片本体的上表面涂覆有第一活性物质涂覆区,极片本体的中心位置设有间隙位。该结构设置的极耳位上没有第一活性物质涂覆区,使得极片受到应力时会将其中和,不会使得两侧的翘起,并且凸起连接时会通过外缘的橡胶圈进行包裹,可以对凸起进行保护,提高连接的效果。提高连接的效果。提高连接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锂系电池分为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使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通常人们俗称其为锂电池;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而真正的锂电池由于危险性大,很少应用于日常电子产品。
[0003]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极片在进行连接时,很容使得极片的两端翘起,长时间使用很容易使得极片断裂,影响极片的正常使用,影响极片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以解决极片使用不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包括极片本体,所述极片本体的两侧设有极耳位,极耳位设有两个,分别设于极片本体的两侧,并且极片本体与两个极耳位一体制成,所述极片本体的上表面涂覆有第一活性物质涂覆区,第一活性物质涂覆区均匀涂敷在极片本体的上表面,所述极片本体的中心位置设有间隙位,间隙位设于极片本体的中心位置,间隙位上没有涂覆第一活性物质涂覆区,间隙位与极耳位之间相互连通,这样可以使极片本体的应力释放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极片的一致性。
[0006]优选的,所述极片本体的上端设有凸起,凸起设有四个,呈矩形设置,方便进行极片本体的连接使用。
[0007]优选的,所述凸起的上端设有第二活性物质涂覆区,第二活性物质涂覆区涂敷在凸起的上表面。
[0008]优选的,所述凸起的外侧设有橡胶圈,橡胶圈设置在凸起的外侧,并且橡胶圈的内壁与凸起的外侧表面直接的距离相同。
[0009]优选的,所述橡胶圈设于极片本体的上端,橡胶圈固定粘接在极片本体的上表面,橡胶圈的高度比凸起的高度低。
[0010]优选的,所述凸起与橡胶圈之间形成空腔,空腔的形成可以保证橡胶圈压缩过程中留有余量,保证凸起的连接较为稳定。
[0011]优选的,所述空腔为环形腔,环形腔与橡胶圈的形状相同,并且橡胶圈的直径比环形腔的直径大,使得橡胶圈的上下压缩较为灵活。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设置的极耳位上没有第一活性物质涂覆区,使得极片受到应力时会将其中和,不会使得两侧的翘起,并且凸起连接时会通过外缘的橡胶圈进行包裹,可以对凸起进行保护,提高连接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截面图。
[0015]图中:1、极片本体;2、极耳位;3、第一活性物质涂覆区;4、间隙位;5、凸起;6、第二活性物质涂覆区;7、橡胶圈;8、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包括极片本体1,极片本体1的两侧设有极耳位2,极耳位2设有两个,分别设于极片本体1的两侧,并且极片本体1与两个极耳位2一体制成,极片本体1的上表面涂覆有第一活性物质涂覆区3,第一活性物质涂覆区3均匀涂敷在极片本体1的上表面,极片本体1的中心位置设有间隙位4,间隙位4设于极片本体1的中心位置,间隙位4上没有涂覆第一活性物质涂覆区3,间隙位4与极耳位2之间相互连通,这样可以使极片本体1的应力释放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极片的一致性。
[0017]请参阅图1和图2,极片本体1的上端设有凸起5,凸起5设有四个,呈矩形设置,方便进行极片本体1的连接使用。
[0018]请参阅图1和图2,凸起5的上端设有第二活性物质涂覆区6,第二活性物质涂覆区6涂敷在凸起5的上表面。
[0019]请参阅图1和图2,凸起5的外侧设有橡胶圈7,橡胶圈7设置在凸起5的外侧,并且橡胶圈7的内壁与凸起5的外侧表面直接的距离相同。
[0020]请参阅图1和图2,橡胶圈7设于极片本体1的上端,橡胶圈7固定粘接在极片本体1的上表面,橡胶圈7的高度比凸起5的高度低。
[0021]请参阅图1和图2,凸起5与橡胶圈7之间形成空腔8,空腔8的形成可以保证橡胶圈7压缩过程中留有余量,保证凸起5的连接较为稳定。
[0022]请参阅图1和图2,空腔8为环形腔,环形腔与橡胶圈7的形状相同,并且橡胶圈7的直径比环形腔的直径大,使得橡胶圈7的上下压缩较为灵活。
[0023]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导线和极片本体1进行连接,会使得极片本体1两侧翘起,由于极片本体1的两侧设有极耳位2翘起时不会对极片本身受到影响,不会对极片本体1的使用寿命和质量造成影响,第二活性物质涂覆区6可以增强凸起5的连接的效果,在通过凸起5进行连接时,橡胶圈7会发生压缩,方便对连接后的凸起5进行包裹,使得极片本体1的连接较为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包括极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本体(1)的两侧设有极耳位(2),所述极片本体(1)的上表面涂覆有第一活性物质涂覆区(3),所述极片本体(1)的中心位置设有间隙位(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本体(1)的上端设有凸起(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5)的上端设有第二活性物质涂覆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长勇徐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东腾锂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