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期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118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3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经期裤,其中,所述经期裤包括裤体,所述裤体包括相连接的裤体腰部和裤体裆部,所述裤体裆部设置有吸收芯体,所述裤体腰部内侧、对应人体小腹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中药层,在所述裤体腰部、与所述第一中药层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发热材料,所述经期裤通过在对应人体小腹部的位置设置第一中药层,通过第一中药层的中药成分实现缓解痛经和暖宫的作用,并且在第一中药层的相对位置设置第一发热材料,通过第一发热材料的热量,对第一中药层以及人体肌肤起到加热的作用,可以让第一中药层的中药成本更好的深入加热后毛孔张开的人体肌肤中,从而使得缓解痛经以及暖宫的效果会更好。果会更好。果会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期裤


[0001]本申请涉及卫生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经期裤。

技术介绍

[0002]很多女性在经期都伴有痛经的现象,经期的疼痛常常非常无奈,有些女性会采取药物来直接缓解疼痛,有些则采用发热体如热水袋来尽可能的温暖子宫缓解疼痛。但是热水袋的携带多多少少都有些不便。
[0003]因此,继续提供一种方便携带以及使用方便的经期裤,以缓解女性在经期的疼痛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经期裤,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000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经期裤,包括:
[0006]裤体,所述裤体包括相连接的裤体腰部和裤体裆部,所述裤体裆部设置有吸收芯体,所述裤体腰部内侧、对应人体小腹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中药层,在所述裤体腰部、与所述第一中药层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发热材料。
[0007]可选的,所述第一中药层与所述裤体腰部之间形成第一发热材料放置区,所述第一发热材料放置于所述第一发热材料放置区内。
[0008]可选的,所述裤体腰部外侧、与所述第一中药层相对的位置设置第一覆盖布,所述第一覆盖布与所述裤体腰部外侧之间形成第一发热材料放置区,所述第一发热材料放置于所述第一发热材料放置区内。
[0009]可选的,所述裤体腰部内侧、对应人体腰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中药层,在所述裤体腰部、与所述第二中药层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发热材料。
[0010]可选的,所述第二中药层与所述裤体腰部之间形成第二发热材料放置区,所述第二发热材料放置于所述第二发热材料放置区内。
[0011]可选的,所述裤体腰部外侧、与所述第二中药层相对的位置设置第二覆盖布,所述第二覆盖布与所述裤体腰部外侧之间形成第二发热材料放置区,所述第二发热材料放置于所述第二发热材料放置区内。
[0012]可选的,所述裤体腰部包括复合的内衬和外衬,所述裤体腰部的边缘位置在所述内衬和所述外衬之间设置有夹橡筋;
[0013]所述内衬和所述外衬的材料为纺粘无纺布、PP热风无纺布、PE热风无纺布或水刺无纺布。
[0014]可选的,还包括第三覆盖布和第四覆盖布,所述第一中药层设置在所述内衬上,所述第三覆盖布设置在所述第一中药层上,以及所述第二中药层设置在所述内衬上,所述第四覆盖布设置在所述第二中药层上。
[0015]可选的,所述吸收芯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复合的面层、导流层、吸收层、底膜层,所
述面层的两侧有护围,所述护围位于所述面层沿宽度方向的侧边。
[0016]可选的,所述裤体裆部设置为符合人体大腿形状的弧形。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中药层和所述第二中药层均为中药片,所述第一中药层复合在所述裤体腰部内侧、对应人体小腹部的位置;
[0018]所述第二中药层复合在所述裤体腰部内侧、对应人体腰部的位置。
[0019]可选的,所述中药片由组分A和/或组分B构成,所述组分A包括艾叶、香附、吴茱萸、肉桂、当归、川芎、白芍、地黄、黄芪和/或续断;所述组分B包括益母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川芎和/或熟地黄。
[0020]可选的,所述第一发热材料和所述第二发热材料均包括导电发热材料或自发热材料。
[002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经期裤,其中,所述经期裤包括裤体,所述裤体包括相连接的裤体腰部和裤体裆部,所述裤体裆部设置有吸收芯体,所述裤体腰部内侧、对应人体小腹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中药层,在所述裤体腰部、与所述第一中药层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发热材料,所述经期裤通过在对应人体小腹部的位置设置第一中药层,通过第一中药层的中药成分实现缓解痛经和暖宫的作用,并且在第一中药层的相对位置设置第一发热材料,通过第一发热材料的热量,对第一中药层以及人体肌肤起到加热的作用,可以让第一中药层的中药成本更好的深入加热后毛孔张开的人体肌肤中,从而使得缓解痛经以及暖宫的效果会更好。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经期裤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经期裤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经期裤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经期裤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1-第一中药层,2-第三覆盖布,3-第一发热材料,4-吸收芯体,5-裤体,6-裤体腰部,7-裤体裆部,8-第二发热材料,9-第二中药层,10-第四覆盖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0029]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0030]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0031]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0032]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其两个端点内的整个范围,也包括含于其中的若干子范围。
[0033]参见图1和图2,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经期裤,包括裤体5,所述裤体1包括相
连接的裤体腰部6和裤体裆部7,所述裤体裆部7设置有吸收芯体4,所述裤体腰部6内侧、对应人体小腹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中药层1,在所述裤体腰部6、与所述第一中药层1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发热材料3。
[0034]其中,第一中药层1为中药片,实际应用中,第一中药层1复合在裤体腰部6内侧、对应人体小腹部的位置,实现与裤体腰部6一体成型。
[0035]具体的,所述中药片由组分A和/或组分B构成,所述组分A包括艾叶、香附、吴茱萸、肉桂、当归、川芎、白芍、地黄、黄芪和/或续断;所述组分B包括益母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川芎和/或熟地黄。
[0036]具体实施时,中药片可以是由组分A或组分B进行熬制等形成的浆体喷洒在无纺布上形成,也可以是由组分A或组分B进行粉碎后经过搅拌、打浆、融合等一些列的工艺形成的可与裤体腰部6复合的片剂。
[0037]而第一发热材料3包括导电发热材料或自发热材料,例如暖贴、印刷导电油墨的PE膜或者无纺布,在一种可实现方案中,第一发热材料3和第二发热材料8还可以为通电加热的材料,具体形式本说明书实施例不做限制。
[0038]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中药层1与所述裤体腰部6之间形成第一发热材料3放置区,所述第一发热材料3放置于所述第一发热材料3放置区内。
[0039]具体的,第一中药层1与裤体腰部6复合时,仅在第一中药层1的边缘施胶,使得第一中药层1与裤体腰部6复合时,中间不施胶的区域可以形成容纳腔,该容纳腔即为放置第一发热材料3的第一发热材料3放置区,通过将第一发热材料3放置在裤体腰部6内侧,紧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期裤,其特征在于,包括裤体,所述裤体包括相连接的裤体腰部和裤体裆部,所述裤体裆部设置有吸收芯体,所述裤体腰部内侧、对应人体小腹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中药层,在所述裤体腰部、与所述第一中药层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发热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期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药层与所述裤体腰部之间形成第一发热材料放置区,所述第一发热材料放置于所述第一发热材料放置区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期裤,其特征在于,所述裤体腰部外侧、与所述第一中药层相对的位置设置第一覆盖布,所述第一覆盖布与所述裤体腰部外侧之间形成第一发热材料放置区,所述第一发热材料放置于所述第一发热材料放置区内。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经期裤,其特征在于,所述裤体腰部内侧、对应人体腰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中药层,在所述裤体腰部、与所述第二中药层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发热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经期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药层与所述裤体腰部之间形成第二发热材料放置区,所述第二发热材料放置于所述第二发热材料放置区内。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经期裤,其特征在于,所述裤体腰部外侧、与所述第二中药层相对的位置设置第二覆盖布,所述第二覆盖布与所述裤体腰部外侧之间形成第二发热材料放置区,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素芳李银琪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丝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