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载天线和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107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3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机载天线和具有该机载天线的飞行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载通信系统在工作中通信时断时续的问题,该机载天线与飞行器的垂直尾翼连接,该机载天线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第一天线内嵌在垂直尾翼的第一侧边的内部;第二天线位于垂直尾翼的第二侧边的上方;其中,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相互独立且分别通过各自的馈电点与垂直尾翼相连接,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相邻且具有公共端点。通过采用双天线的设计方法,将天线分为低频天线与高频天线,两天线相互独立,优化了机载天线的系统性能,并改善了机载天线的增益和不圆度,从而实现了对通信系统性能的改善,增强了机载天线的稳定性和通信的可靠性。稳定性和通信的可靠性。稳定性和通信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载天线和飞行器


[0001]本技术涉及通讯
,尤其涉及一种机载天线和飞行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需要与周围其它飞机或地面控制中心进行通信,如传输语言、文字、图像、数据等信息,传统的机载通信天线采用单个宽频带超短波天线,且通常设置在飞机的垂直尾翼,由于飞机垂直尾翼本身的倾斜和垂直尾翼自身空间的影响,会导致天线通信距离的缩短甚至产生通信盲区,进一步地,由于受飞机垂直尾翼内部金属部件及框架材料等影响,会使得单个宽频带超短波天线在某些频点会出现方向图恶化的问题,从而造成通信时断时续、通信不稳定的问题。现代无线通信系统要求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大的信道容量和更宽的通信频带,现有的机载天线,带宽以及稳定性已无法满足当前大数据量稳定通信的通讯需求。
[0003]因此,设计一种带宽较大,在水平各方向增益稳定,通讯灵敏度高的机载天线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载天线和飞行器,通过采用双天线的设计方法,将机载天线分为低频天线与高频天线,两天线相互独立,优化了机载天线的系统性能,并改善了机载天线的增益和不圆度,从而实现了对通信系统性能的改善,增强了机载天线稳定性和通信的可靠性,使得具有该机载天线的飞行器具备更加良好的通信性能。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机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载天线与飞行器的垂直尾翼连接,所述机载天线包括:第一天线,内嵌在所述垂直尾翼的第一侧边的内部;第二天线,位于所述垂直尾翼的第二侧边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相互独立且分别通过各自的馈电点与所述垂直尾翼相连接,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相邻且具有公共端点。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垂直尾翼共面。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天线呈梯形,所述梯形的上底边和所述垂直尾翼的第一侧边共线,所述梯形的两条腰分别自所述垂直尾翼的第一侧边起向所述垂直尾翼的内部延伸并与所述垂直尾翼相互间隔以形成两条间隙。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天线通过第一馈电点连接所述垂直尾翼,所述第一馈电点设置在所述梯形的下底边,所述梯形的下底边与所述垂直尾翼相互间隔并在所述第一馈电点的两侧形成不连通的两条间隙。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垂直尾翼非共面。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天线呈轴对称结构。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天线呈六边形并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上底边和下底边,所述第
二天线的对称轴垂直于所述上底边和所述下底边。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天线通过第二馈电点连接所述垂直尾翼,所述第二馈电点设置在所述六边形的下底边。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天线的下底边与所述垂直尾翼的第二侧边相互平行。
[00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包括上述内容中的任意一种机载天线。
[0015]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载天线以及具有该机载天线的飞行器,该机载天线采用了双天线的设计方法,使用两个天线分别实现天线系统的低频及高频辐射特性,实现了天线系统更优的水平面增益方向图;通过采用低频天线与高频天线相互独立的双天线设计,优化了机载天线的系统性能,并改善了机载天线的增益和不圆度,从而实现了对通信系统性能的改善。进一步地,通过对低频天线采用与飞行器垂直尾翼共用表面的设计,实现了天线与垂直尾翼的共形特性,减小了其对飞行器飞行阻力的影响。
[0016]本技术应用于机载超短波通信系统,提高了天线的水平面方向图的增益,在机载超短波通信领域,增加了通信系统的通信带宽,改善了通信系统的通信灵敏度,使得机载超短波通信系统的通信距离得到了有效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通信盲区的产生,保证了通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0018]图1a为本技术机载天线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0019]图1b为本技术机载天线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机载天线实施例第一天线的驻波比示意图;
[0021]图3a-3c为本技术机载天线实施例第一天线不同频率时水平增益方向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机载天线实施例第二天线的驻波比示意图;
[0023]图5a-5c为本技术机载天线实施例第二天线不同频率时水平增益方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技术。为了避免混淆本技术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没有详细叙述。
[0025]下面结合实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6]图1a和图1b分别示出了本技术机载天线实施例的平面和立体示意图,如图1a所示,该机载天线与飞行器的垂直尾翼连接,该机载天线包括第一天线100和第二天线200,即该机载天线采用了相互独立的双天线设计,第一天线100和第二天线200例如均设置于飞行器的垂直尾翼300,第一天线100与第二天线200相互独立且分别通过各自的馈电点与垂直尾翼300相连接,其中,第一天线100例如为低频天线,工作频率为30-90MHz,第二天线200
例如为高频天线,工作频率为100-400MHz;具体地,第一天线100例如位于垂直尾翼300的第一侧边,且嵌入垂直尾翼300中,第一天线100呈梯形,该梯形的上底边和垂直尾翼300的第一侧边共线,梯形的两条腰分别自垂直尾翼300的第一侧边起向垂直尾翼300的内部延伸并与垂直尾翼300相互间隔以形成两条间隙。第一天线100位于垂直尾翼300内部左侧,以实现与飞行器垂直尾翼的共形设计,
[0027]第二天线200例如位于垂直尾翼300的第二侧边的上方,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相邻,第二天线200采用轴对称结构,第二天线200呈六边形并包括相互平行的上底边和下底边,第二天线200的对称轴垂直与上底边和下底边,第二天线200的上底边和下底边的长度均小于第二天线200中间部分的宽度,该设计有效降低第二天线200的天线高度,减少第二天线200可能增加的风阻。
[0028]如图1b所示,该第一天线100和第二天线200均为板状,其材料例如选用银、铜、铝中的至少一种,因其均为机载天线,综合考虑材料密度和成本等方面问题,优选地,第一天线100和第二天线200均选取厚度为2-8mm的铝板制成,当然地,也可采用其余轻质金属或轻质合金;因第一天线100嵌入垂直尾翼300中,第一天线100与垂直尾翼300共面,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载天线与飞行器的垂直尾翼连接,所述机载天线包括:第一天线,内嵌在所述垂直尾翼的第一侧边的内部;第二天线,位于所述垂直尾翼的第二侧边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相互独立且分别通过各自的馈电点与所述垂直尾翼相连接,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相邻且具有公共端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垂直尾翼共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呈梯形,所述梯形的上底边和所述垂直尾翼的第一侧边共线,所述梯形的两条腰分别自所述垂直尾翼的第一侧边起向所述垂直尾翼的内部延伸并与所述垂直尾翼相互间隔以形成两条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通过第一馈电点连接所述垂直尾翼,所述第一馈电点设置在所述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若鹏赵治亚雷硕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光启尖端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