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减震钢轨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983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减震钢轨枕,包括轨枕本体,所述轨枕本体为空心,其内部设置有若干组复合减震组件;所述复合减震组件包括柔性减震组件以及弹簧减震器。具有上述结构的复合减震钢轨枕,利用复合柔性体与弹簧减震器配合进行减震,使得光学抓拍组件能够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环境中对列车轮对及其他重要部件进行抓拍,使其成像更加的清晰准确,保证了后期图像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适性。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减震钢轨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轨枕,尤其是一种减震的钢轨枕。

技术介绍

[0002]钢轨枕是指承垫于钢轨之下,用以固定钢轨的结构物。轨枕既要支承钢轨,又要保持钢轨的位置,还要把钢轨传递来的巨大压力再传递给道床。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柔韧性和弹性。列车经过时,它可以适当变形以缓冲压力,但列车过后还得尽可能恢复原状。
[0003]为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及舒适性,需要对正在行驶中的列车轮对等重要部件尺寸及位置进行检查。检查的方式是利用光学抓拍组件对上述部件进行抓拍,当被抓拍对象的尺寸或位置与理论值的误差超限时,就应该作相应的处理。而列车在运行中对道床是有震动的,这种震动对抓拍结果有很大的不良影响,使得检查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减震钢轨枕,为铁路正线及入库线轨边光学检测设备的安装运行提供支承平台,它具有减震,隔振的作用,避免了光学等贵重器件在过车震动时的损坏,降低了紧固件的松动概率。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减震钢轨枕,包括轨枕本体,所述轨枕本体为空心,其内部设置有若干组复合减震组件;所述复合减震组件包括柔性减震组件以及弹簧减震器。
[0006]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柔性减震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方的柔性体上座和设置在下方的柔性体下座;所述柔性体上座设置有两道对称的斜面,所述柔性体下座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两道斜面平行的斜面;所述柔性体上座和柔性体下座平行的斜面之间设置有复合柔性体。倾斜设置的复合柔性体在受到列车时会产生水平的分量,每个柔性减震组件上都对称设置若干个复合柔性体,这些复合柔性体产生的水平分量大小相同且方向相反,恰好互相抵消,使上托板保持在初始平衡位置,不易被外力所移动。
[0007]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复合柔性体包括柱状的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两端固定有钢板。复合柔性体具体耐压缩、耐老化、耐撕裂、抗剪切、回弹性好等特性
[0008]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弹性体为高分子材料。
[0009]作为一种改进,轨枕本体两根为一组,两根轨枕本体之间铺设有若干托板;所述复合减震组件设置在托板的底部,并且两根轨枕本体上的复合减震组件位置相对应。托板用于安装光学抓拍组件对列车轮对等重要部件进行拍摄。
[0010]作为一种改进,每组的两根轨枕本体之间利用连接杆进行固定。连接的同时用于固定两根轨枕本体之间的间距,同时保证震动是由一个整体部件传给复合减震系统,弱化了不同震动力经过复合减震系统后的误差,同时此连接件加强了平台的刚性,对设备的稳定性大有好处。
[0011]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柔性体上座开有安装槽,若干柔性体上座利用镶嵌于安装槽
内的连接梁连接;所述连接梁与钢轨垂直。用于将不同的几组复合减震系统连接起来成为一体,使得被连成一体的几组相同的上托板安装表面始终处于同一平面内,这样就保证所设置的几处光学抓拍部件相对于钢轨的空间位置始终保持不变,使光学抓拍部件的可靠工作成为可能。
[0012]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连接梁为方管。方管的中间孔洞用于铺设电缆及气路管道。
[0013]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弹簧减震器包括相套设置的上下壳体;所述上下壳体之间设置有弹簧。用于将垂直方向震动减弱,同时将水平方向的震动通过柔性体下座传递给复合柔性体。
[0014]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竖直贯穿上壳体的调节螺杆,所述弹簧上端固定在调节螺杆上;所述调节螺杆延伸出上壳体的部分套有螺帽。方便调节弹簧的的回弹力。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复合减震钢轨枕,利用复合柔性体与弹簧减震器配合进行减震,使得光学抓拍组件能够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环境中对列车轮对及其他重要部件进行抓拍,使其成像更加的清晰准确,保证了后期图像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
[0018]图3为复合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若干复合减震组件连接图。
[0020]图5一组轨枕本体的示意图。
[0021]图6为符合柔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弹簧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复合柔性体的布置方式示意图。
[0024]图中标记:1钢轨、2轨枕本体、3复合减震组件、4光学抓拍组件、21连接杆、31柔性体上座、32复合柔性体、33柔性体下座、34连接梁、35弹簧减震器、36托板、321弹性体、322钢板、351上壳体、352下壳体、353弹簧、354调节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6]如图1-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轨枕本体2,所述轨枕本体2为空心,其内部设置有若干组复合减震组件3;所述复合减震组件3包括柔性减震组件以及弹簧减震器35。
[0027]本实施例中,轨枕本体2两根为一组,两根轨枕本体2之间铺设有若干托板36;所述复合减震组件3设置在托板36的底部,并且两根轨枕本体2上的复合减震组件3位置相对应。如图5所示,每组的两根轨枕本体2之间利用连接杆21进行固定。光学抓拍组件4安装在托板36上。
[0028]轨枕本体2由型材焊接而成,是内部有空腔的钢性轨枕,外形类似于真实轨枕。它连接于钢轨1底面,同时还具有与普通混凝土轨枕的支承作用。轨枕本体2可以替代普通混
凝土轨枕,将铁路道床上的混凝土轨枕替换再将周围用道砟填满后,并不影响原有道床与钢轨1功能,也不影响原有轨枕的布局;对于列车的安全并没有坏的影响,同时它的中空结构为复合减震的安装和布置提供必要的空间,此结构的巧妙之处在于将原有实心混凝土轨枕替换成空心钢轨枕,在保证空心钢轨枕与原混凝土轨枕外形尺寸和功能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合减震组件安装到位。
[0029]柔性减震组件和弹簧减震器35上下安装,其位置可以颠倒:即柔性减震组件在上,弹簧减震器35安装在柔性减震组件底部;也可以弹簧减震器35在上而柔性减震组件安装在弹簧减震器35底部。本实施采用的是柔性减震组件在上弹簧减震器35在下的方式。
[0030]如图3,图4所示,柔性减震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方的柔性体上座31和设置在下方的柔性体下座32;所述柔性体上座31设置有两道对称的斜面,所述柔性体下座33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两道斜面平行的斜面;所述柔性体上座31和柔性体下座33平行的斜面之间设置有复合柔性体32。使得对称设置的两个复合柔性体32呈“八”字形或者倒“八”字形,其减震原理一致。如图6所示,复合柔性体32包括柱状的弹性体321,所述弹性体321两端固定有钢板322。柔性体上座31开有安装槽,若干柔性体上座利用镶嵌于安装槽内的连接梁34连接;所述连接梁34与钢轨1垂直。连接梁34最好为方管。复合柔性体32由钢板及优质高分子材料硫化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减震钢轨枕,包括轨枕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本体为空心,其内部设置有若干组复合减震组件;所述复合减震组件包括柔性减震组件和弹簧减震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减震钢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减震组件包括设置在上方的柔性体上座和设置在下方的柔性体下座;所述柔性体上座设置有两道对称的斜面,所述柔性体下座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两道斜面平行的斜面;所述柔性体上座和柔性体下座平行的斜面之间设置有复合柔性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减震钢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柔性体包括柱状的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两端固定有钢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减震钢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高分子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减震钢轨枕,其特征在于:轨枕本体两根为一组,两根轨枕本体之间铺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渝赵波彭建平胡继东黄炜章祥王小伟马莉吴炎昭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主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