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陡峭崖壁拱座边坡区域内布置出渣便道的开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090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陡峭崖壁拱座边坡区域内布置出渣便道的开挖方法,采用本方法无需使用起重吊装设备出渣,有效提高单次运渣方量,开挖进度不再受起重吊装设备的轮转速度的影响,设备投入少、施工效率高,减小了拱座边坡开挖进度受地形条件的影响,施工难度大大降低,出渣便道位于拱座边坡区域内部,其布置受桥址区地形条件的影响小,出渣便道位于拱座边坡内部,更靠近山体内侧,承载能力高,施工时安全防护面积更少,安全系数更高,拱座边坡区域仅设置两条开挖主便道,无需针对每级边坡设置区域外的出渣便道,有效大幅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并且减少了对桥址区两岸山体自然表面破坏的面积以及对河流的影响,环保效益高。环保效益高。环保效益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陡峭崖壁拱座边坡区域内布置出渣便道的开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陡峭崖壁拱座边坡区域内布置出渣便道的开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上承式拱桥的拱座作为承受拱上建筑物沿拱圈传递至拱脚的荷载的主要受力结构,其位置一般位于两岸山坡的中下部,往往涉及的关键工序存在拱座高边坡施工。根据上承式拱桥的结构特点,其拱座边坡的开挖方式与水利工程中的大坝坝基开挖施工方法类似,一般分为两种:(1)起重吊装设备垂直吊运进行出渣,即通过在拱座边坡顶部布置塔吊或缆索吊等大型吊装设备,在边坡土石方开挖完成后,将出渣料斗下放至开挖面进行装渣,然后通过起重吊装设备垂直吊运至坡顶主便道进行出渣;(2)沿山体在边坡区域外展线修建多条出渣便道进行出渣,根据桥址区两岸地形情况,通常从设计边坡两侧,沿山体坡面走势展线布置出渣便道,针对台阶型多级边坡则每级边坡设置一条出渣便道进行出渣。
[0003]上述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一般起重吊装设备额定装载能力和覆盖范围有限,单次运渣方量小,加上吊装设备需要起吊、下落、安拆吊钩、料斗卸料等运转时间,出渣效率极低,存在大量起重吊装作业,增大了物体打击、起重吊装伤害等施工安全风险;(2)在陡峭崖壁地形条件下,需要增加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工程量,对于处在水资源保护或景区等有硬性保护条件的地区,还需要大范围设置溜渣防护措施,避免污染拱座下方的自然环境,造成施工成本极大,施工效率不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吊装设备垂直吊运出渣限制较多,边坡区域外布置出渣便道开挖过大、成本极高、容易污染环境等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陡峭崖壁拱座边坡区域内布置出渣便道的开挖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陡峭崖壁拱座边坡区域内布置出渣便道的开挖方法,包含如下步骤:a、对拱座边坡区域附近的既有道路施工路面防护以及滚石防护措施;b、根据设计边坡结构线、出渣便道宽度、停靠平台的平面位置,放出设计边坡的坡顶开挖边线和出渣便道的开挖边线;c、根据设计边坡各级的设计边线,结合出渣便道的设计坡度及便道边坡的设计坡度,在拱座边坡区域内从坡顶到坡底进行出渣便道的开挖并连通坡顶主便道,其中,出渣便道位于设计边坡的表面;d、待出渣便道展线至坡底并连通坡底主便道后,再次从坡顶到坡底进行设计边坡的开挖并挖除出渣便道;其中,在步骤c之前,完成坡顶主便道的施工,在步骤d之前,完成坡底主便道的施工。
[0006]坡顶主便道和坡底主便道根据桥址区各施工区域的需求布置。
[0007]采用本申请的开挖方法,并未从设计边坡两侧布置沿山体坡面走势展线的出渣便道,而是针对台阶型多级边坡,进行两轮开挖,先在拱座边坡区域内部,从坡顶到坡底依次开挖各级的便道及设计边坡台阶平台,形成位于待开挖的设计边坡每级坡面表面并连通的一条出渣便道,出渣便道连通坡顶主便道进行出渣,即运渣车辆能够从坡顶主便道进出开挖区域装载渣料及出渣,然后进行设计边坡的开挖,将出渣便道连通坡底主便道用于出渣,仍然从坡顶向坡底进行设计边坡的分层开挖,开挖至设计边坡的当前级边坡时,挖除对应的便道,运渣车辆从坡底主便道进出开挖区域装载渣料及出渣,直至完成设计边坡的开挖,仅剩坡顶主便道和坡底主便道。采用本方法无需使用起重吊装设备出渣,有效提高单次运渣方量,开挖进度不再受起重吊装设备的轮转速度的影响,设备投入少、施工效率高,减小了拱座边坡开挖进度受地形条件的影响,施工难度大大降低,出渣便道位于拱座边坡区域内部,其布置受桥址区地形条件的影响小,出渣便道位于拱座边坡内部,更靠近山体内侧,承载能力高,施工时安全防护面积更少,安全系数更高,拱座边坡区域仅设置两条开挖主便道,无需针对每级边坡设置区域外的出渣便道,有效大幅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并且减少了对桥址区两岸山体自然表面破坏的面积以及对河流的影响,环保效益高。
[0008]优选的,出渣便道沿设计边坡的坡面以“Z”字型布置。
[0009]进一步优选的,停靠平台设于出渣便道“Z”字型的转角处,停靠平台长度为10-12m。
[0010]采用上述设置方式,有利于设置转弯空间,便于挖掘机装渣,有利于缩短前后两辆运渣车的过渡时间,提高渣料装车频率。
[0011]进一步优选的,当设计边坡对应级的宽度小于或等于50m,在步骤c中,先将出渣便道与坡底主便道连通,在步骤d中,修整出渣便道路面高程至与坡底主便道设计路线重合。
[0012]即当某级边坡横向宽度小于或等于50m,若坡度较陡进行“Z”字型展线需设置多级转弯平台,导致可开挖方量少,为加快开挖进度,可先将上一级设计台阶平台与坡底主便道相连,以保证进行设计边坡开挖时,运渣车辆能够从坡底主便道进入开挖区域内进行装渣,随对应级边坡的开挖进度,修整此级边坡的便道的高程,直至此便道与坡底主便道设计路线重合。
[0013]优选的,在步骤c中,针对岩石边坡,在距离出渣便道及便道边坡2m范围外采用深孔台阶爆破,距离出渣便道及便道边坡2m范围内采用深孔松动爆破并结合机械开挖,形成出渣便道的路面及便道边坡坡面。炮孔深度根据出渣便道坡率和设计边坡坡率,以停靠平台或设计边坡台阶平台为界限进行计算。
[0014]进一步优选的,出渣便道的开挖以停靠平台或设计边坡台阶平台作为分界线进行分别施工。
[0015]土质边坡在当前停靠平台或设计边坡台阶平台施工完成后,再进行下一级出渣便道的放线;岩石边坡在分层爆破后进行开挖。
[0016]优选的,在步骤d中,土质边坡按照设计边坡边线进行刷坡,岩石边坡按照距离设计边坡坡面2m范围内采用光面爆破并结合机械修整坡面的形式进行开挖。设计边坡的开挖与步骤c中类似。
[0017]即根据设计边坡或便道边坡的地质进行施工方式选择。
[0018]优选的,出渣便道的坡度为10-14%,出渣便道的路面宽度为3-4m,出渣便道的结构
层包含泥结碎石层和找平层。
[0019]优选的,便道边坡的坡率大于或等于设计边坡的坡率,土质的便道边坡的坡率小于或等于1:0.5,岩石的便道边坡小于或等于1:0.2。
[0020]优选的,坡顶主便道和坡底主便道的结构层均包含片石层和混凝土面层,坡顶主便道和坡底主便道的宽度均大于或等于4.5m,坡顶主便道和坡底主便道的坡度均小于或等于10%。
[0021]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陡峭崖壁拱座边坡区域内布置出渣便道的开挖方法,无需使用起重吊装设备出渣,有效提高单次运渣方量,开挖进度不再受起重吊装设备的轮转速度的影响,设备投入少、施工效率高,减小了拱座边坡开挖进度受地形条件的影响,施工难度大大降低,出渣便道位于拱座边坡区域内部,其布置受桥址区地形条件的影响小,出渣便道位于拱座边坡内部,更靠近山体内侧,承载能力高,施工时安全防护面积更少,安全系数更高,拱座边坡区域仅设置两条开挖主便道,无需针对每级边坡设置区域外的出渣便道,有效大幅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并且减少了对桥址区两岸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陡峭崖壁拱座边坡区域内布置出渣便道的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a、对拱座边坡区域附近的既有道路施工路面防护以及滚石防护措施;b、根据设计边坡结构线、出渣便道(1)宽度、停靠平台(2)的平面位置,放出设计边坡的坡顶开挖边线和出渣便道(1)的开挖边线;c、根据设计边坡各级的设计边线,结合出渣便道(1)的设计坡度及便道边坡的设计坡度,在拱座边坡区域内从坡顶到坡底进行出渣便道(1)的开挖并连通坡顶主便道(3),其中,出渣便道(1)位于设计边坡的表面;d、待出渣便道(1)展线至坡底并连通坡底主便道(4)后,再次从坡顶到坡底进行设计边坡的开挖并挖除出渣便道(1);其中,在步骤c之前,完成坡顶主便道(3)的施工,在步骤d之前,完成坡底主便道(4)的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出渣便道(1)沿设计边坡的坡面以“Z”字型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停靠平台(2)设于出渣便道(1)“Z”字型的转角处,停靠平台(2)长度为10-12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设计边坡对应级的宽度小于或等于50m,在步骤c中,先将出渣便道(1)与坡底主便道(4)连通,在步骤d中,修整对应的出渣便道(1)的高程至与坡底主便道(4)设计路线重合。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王雄张越廖杰邱雄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