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式车载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56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载电源散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冷式车载电源,包括:液冷箱,设有导流壁和第一电磁屏蔽导热结构;扰流组件,设置在导流通道上,扰流组件可旋转地设置在导流通道上;盖板,与导流通道之间形成导流腔,盖板设有第二电磁屏蔽导热结构;第一PCB板,设有第一发热器件,第一发热器件设置在第二电磁屏蔽导热结构中;第二PCB板,设有第二发热器件,第二发热器件设置在第一电磁屏蔽导热结构中。第一电磁屏蔽导热结构与导流壁接触可将第二发热器件的热量带走;盖板上设有第二电磁屏蔽导热结构,第一发热器件的热量通过盖板传递到冷却液;导流通道内设有可旋转的扰流组件,能够防止产生局部湍流并调整冷却液的流动路径。止产生局部湍流并调整冷却液的流动路径。止产生局部湍流并调整冷却液的流动路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冷式车载电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电源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液冷式车载电源。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的普及渐渐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和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节能和环保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主题之一。在过去的十几年间,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及其相关的零部件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
[0003]由于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提高,动力电池电量提升,从而使用户对充电效率及时间有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车载电源交流充电一般为3.3kW或6.6kW,已经满足不了普通用户对汽车快速充电的要求,对于续驶里程500km以上的新能源汽车,普遍采用11kW、22kw甚至40kW的车载电源。随之而来的就是冷却需求的增加,使产品体积增大,重量增加。为解决现有问题,满足整车交流大功率充电性能,需要更高换热效率的结构与其匹配。传统的液冷散热器采用分立式开发,同时内部为冷板形式,水道结构简单。散热效率低下,且水道内部易产生局部死水即局部湍流现象,同时对元器件布置要求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式车载电源,以解决现有车载电源上液冷散热器体积较大、容易产生局部湍流而造成散热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液冷式车载电源,包括:
[0007]液冷箱,设有侧板、导流壁和第一电磁屏蔽导热结构,所述导流壁包括内外两层并形成导流通道,所述第一电磁屏蔽导热结构与所述导流壁的外层面接触;
[0008]扰流组件,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导流通道内;
[0009]盖板,连接在所述液冷箱的顶部,所述盖板与所述导流通道之间形成导流腔,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二电磁屏蔽导热结构;
[0010]第一PCB板,连接在所述液冷箱的顶部,所述第一PCB板设有第一发热器件,所述第一发热器件向下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磁屏蔽导热结构中;和
[0011]第二PCB板,连接在所述液冷箱的底部,所述第二PCB板设有第二发热器件,所述第二发热器件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屏蔽导热结构中。
[0012]作为上述液冷式车载电源的优选方案,所述导流通道包括相互平行的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
[0013]所述侧板对应所述进液流道设有进液口,所述侧板对应所述出液流道设有出液口。
[0014]作为上述液冷式车载电源的优选方案,所述导流通道还包括过渡流道,所述过渡流道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液流道远离所述进液口的一端,所述过渡流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出液流道远离所述出液口的一端;
[0015]所述出液流道的底面高于所述过渡流道的底面。
[0016]作为上述液冷式车载电源的优选方案,所述过渡流道内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扰流块,所述条形扰流块凸出于所述出液流道的底面。
[0017]作为上述液冷式车载电源的优选方案,所述扰流组件包括:
[0018]旋转底盘,所述旋转底盘至少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旋转底盘设置在所述进液流道,另一所述旋转底盘设置在所述出液流道;
[0019]水滴形扰流柱,若干个所述水滴形扰流柱排列在每个所述旋转底盘上;和
[0020]驱动机构,与所述旋转底盘一一对应并驱动所述旋转底盘旋转。
[0021]作为上述液冷式车载电源的优选方案,所述液冷箱的底板向内凹陷形成安装槽;
[0022]所述旋转底盘密封盖设在所述安装槽上,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
[0023]作为上述液冷式车载电源的优选方案,任一个所述旋转底盘上的各个所述水滴形扰流柱的排列方向均相同。
[0024]作为上述液冷式车载电源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电磁屏蔽导热结构环设在所述第一发热器件的外周;
[0025]所述第一电磁屏蔽导热结构环设在所述第二发热器件的外周。
[0026]作为上述液冷式车载电源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电磁屏蔽导热结构和所述第一发热器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一电磁屏蔽导热结构和所述第二发热器件之间均填充导热材料。
[0027]作为上述液冷式车载电源的优选方案,所述盖板由导热材料制成。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导流壁的导流通道内设有循环的冷却液,第一电磁屏蔽导热结构与导流壁接触进而可将第二发热器件的热量带走;导流壁和盖板之间形成导流腔,盖板上设有第二电磁屏蔽导热结构,第一发热器件的热量能够通过盖板传递到冷却液并随之带走;导流通道内设有可旋转的扰流组件,一方面能够防止产生局部湍流,另一方面可通过调整旋转方向调整冷却液的流动路径,进一步避免导流通道内形成局部湍流。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液冷式车载电源的爆炸图;
[0030]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PCB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PCB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液冷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4]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扰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
[0036]1-液冷箱;10-侧板;11-导流壁;12-第一电磁屏蔽导热结构;100-安装槽;101-进液口;102-出液口;111-进液流道;112-出液流道;113-过渡流道;1131-条形扰流块;
[0037]2-扰流组件;21-旋转底盘;22-水滴形扰流柱;23-驱动机构;
[0038]3-盖板;31-第二电磁屏蔽导热结构;
[0039]4-第一PCB板;41-第一发热器件;
[0040]5-第二PCB板;51-第二发热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4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43]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44]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式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箱(1),设有侧板(10)、导流壁(11)和第一电磁屏蔽导热结构(12),所述导流壁(11)包括内外两层并形成导流通道,所述第一电磁屏蔽导热结构(12)与所述导流壁(11)的外层面接触;扰流组件(2),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导流通道内;盖板(3),连接在所述液冷箱(1)的顶部,所述盖板(3)与所述导流通道之间形成导流腔,所述盖板(3)的上表面设有第二电磁屏蔽导热结构(31);第一PCB板(4),连接在所述液冷箱(1)的顶部,所述第一PCB板(4)设有第一发热器件(41),所述第一发热器件(41)向下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磁屏蔽导热结构(31)中;和第二PCB板(5),连接在所述液冷箱(1)的底部,所述第二PCB板(5)设有第二发热器件(51),所述第二发热器件(51)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屏蔽导热结构(12)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包括相互平行的进液流道(111)和出液流道(112);所述侧板(10)对应所述进液流道(111)设有进液口(101),所述侧板(10)对应所述出液流道(112)设有出液口(1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式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还包括过渡流道(113),所述过渡流道(113)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液流道(111)远离所述进液口(101)的一端,所述过渡流道(1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出液流道(112)远离所述出液口(102)的一端;所述出液流道(112)的底面高于所述过渡流道(113)的底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式车载电源,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强刘健李威姜涛宋江柱张显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