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醛生产节能装置及生产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0474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甲醛生产节能装置及生产工艺,涉及甲醛生产制造技术领域,三元气处理器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蒸发器、过滤器和过热器,并通过第一混合气管道与氧化器相连接。换热层套设在氧化器外围,出水管道连接在换热层与焚烧炉之间,焚烧炉通过第二蒸汽管道与三元气处理器相连接。氧化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混合气管道与吸收塔相连接,吸收塔通过甲醛管道与收集罐相连接,甲醇水溶液管道设在三元气处理器与吸收塔之间,尾气排放管道设在吸收塔与焚烧炉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流程短,设备少,占地面积小,投资少,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甲醛生产节能装置及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甲醛生产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甲醛生产节能装置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外甲醛生产方法主要有银法和铁钼法两种,其中银法以其投资小,操作弹性大等优点而被广泛推广,银法生产工艺是在过量甲醇下,使用甲醇、空气和水蒸气三元混合气在银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脱氢氧化反应生产甲醛,其反应温度一般在650℃左右,具体视催化剂情况而定。
[0003]然而,现有的甲醛生产工艺中,工艺流程较长、能源消耗较高,操作调整不够灵活,运行周期短,影响生产连续稳定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甲醛生产节能装置及生产工艺,涉及甲醛生产制造
,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05]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甲醛生产节能装置,包括:三元气处理器、空气管道、甲醇管道、第一蒸气管道、氧化器、第一混合气管道、焚烧炉、吸收塔和收集罐。
[0006]所述空气管道、所述甲醇管道和所述第一蒸气管道的出气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三元气处理器的进气端,所述第一蒸气管道上设有第一开关阀,所述三元气处理器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蒸发器、过滤器和过热器,并通过所述第一混合气管道与所述氧化器相连接。
[0007]换热层套设在所述氧化器外围,进水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层的底部相连接,所述进水管道上设有第二开关阀,出水管道连接在所述换热层与所述焚烧炉之间,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第三开关阀,所述焚烧炉通过第二蒸汽管道与所述三元气处理器相连接。
[0008]所述氧化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混合气管道与所述吸收塔相连接,所述吸收塔的下端设有甲醛管道,所述甲醛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收集罐相连接,甲醇水溶液管道设在所述三元气处理器与所述吸收塔之间,尾气排放管道设在所述吸收塔与所述焚烧炉之间。
[0009]进一步,罗茨风机设在所述空气管道上。
[0010]进一步,真空泵设在所述甲醇管道上。
[0011]进一步,所述氧化器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0012]进一步,所述吸收塔的上端设有吸收液管道。
[0013]进一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和所述第三开关阀相连接。
[0014]根据一种甲醛节能装置进行的一种甲醛生产生产工艺,步骤如下:
[0015](一)、甲醇和空气分别在所述罗茨风机和所述真空泵的作用下进入所述三元气处理器内部,同时,开启所述第一开关阀,水蒸气通过所述第一蒸气管道进入所述三元气处理器内进行均匀混合,得到三元混合气体。
[0016](二)、混合后的三元混合气体进入所述氧化器内,在银触媒的催化作用下,于590℃~610℃的高温下进行甲醇的氧化反应,得到反应气。
[0017](三)、反应气被送往所述吸收塔内,并通过吸收液对反应气进行洗涤吸收,得到的甲醛溶液最终被收集至所述收集罐内,产生的尾气被输送至所述焚烧炉内进行焚烧处理,没有被吸收的甲醇水溶液从所述吸收塔塔顶排出,并返回到所述三元气处理器中进行再利用。
[0018]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判断所述氧化器内的温度是否超过610℃时,若是,则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开关阀和所述第三开关阀开启,同时关闭所述第一开关阀,通过所述换热层内的冷凝水对所述氧化器内的热量进行回收,并输送至所述焚烧炉内进行加热,产生的水蒸气通过所述第二蒸汽管道输送至所述三元气处理器中。
[0019]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1、将蒸发器、过滤器和过热器三者合为一体,形成三元气处理器,使甲醇、空气和水蒸气直接混合均匀,得到三元混合气体,替代了传统工艺中,三种装置之间通过管道连接,不仅降低了设备投资及装置占地面积,同时减少了管道的使用,有效地避免了气体在管道内部传输过程中热量的散失,提高热利用率,节能高效,安全方便。
[0021]2、换热层可通过冷凝水吸收在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使氧化器内部温度维持在催化剂活性较高的温度范围内,吸收热量后的冷凝水被输送至焚烧炉内,通过吸收塔排放的尾气对其加热,生成的水蒸气送往三元气处理器内,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水的用量。
[0022]3、吸收塔内未被吸收的甲醛水溶液可以直接回收利用,并回到三元气处理器内参与甲醛制备反应。
[0023]该专利技术具备工艺流程短,设备少,占地面积小,投资少的特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一种甲醛生产节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控制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三元气处理器,2、空气管道,3、甲醇管道,4、第一蒸气管道,5、氧化器,6、第一混合气管道,7、焚烧炉,8、吸收塔,9、收集罐,10、控制器,
[0028]11、蒸发器,12、过滤器,13、过热器,
[0029]21、罗茨风机,
[0030]31、真空泵,
[0031]41、第一开关阀,
[0032]51、温度传感器,52、换热层,53、进水管道,54、出水管道,55、第二混合气管道,
[0033]531、第二开关阀,
[0034]541、第三开关阀,
[0035]71、第二蒸汽管道,72、尾气排放管道,
[0036]81、吸收液管道,82、甲醇水溶液管道,83、甲醛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
[0038]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39]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40]结合图1-2,一种甲醛生产节能装置,包括:三元气处理器1、空气管道2、甲醇管道3、第一蒸气管道4、氧化器5、第一混合气管道6、焚烧炉7、吸收塔8和收集罐9。
[0041]空气管道2、甲醇管道3和第一蒸气管道4的出气端分别连接在三元气处理器1的进气端,第一蒸气管道4上设有第一开关阀41,三元气处理器1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蒸发器11、过滤器12和过热器13,并通过第一混合气管道6与氧化器5相连接。
[0042]换热层52套设在氧化器5外围,进水管道53的输出端与换热层52的底部相连接,进水管道53上设有第二开关阀531,出水管道54连接在换热层52与焚烧炉7之间,出水管道54上设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醛生产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元气处理器(1)、空气管道(2)、甲醇管道(3)、第一蒸气管道(4)、氧化器(5)、第一混合气管道(6)、焚烧炉(7)、吸收塔(8)和收集罐(9);所述空气管道(2)、所述甲醇管道(3)和所述第一蒸气管道(4)的出气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三元气处理器(1)的进气端,所述第一蒸气管道(4)上设有第一开关阀(41),所述三元气处理器(1)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蒸发器(11)、过滤器(12)和过热器(13),并通过所述第一混合气管道(6)与所述氧化器(5)相连接;换热层(52)套设在所述氧化器(5)外围,进水管道(53)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层(52)的底部相连接,所述进水管道(53)上设有第二开关阀(531),出水管道(54)连接在所述换热层(52)与所述焚烧炉(7)之间,所述出水管道(54)上设有第三开关阀(541),所述焚烧炉(7)通过第二蒸汽管道(71)与所述三元气处理器(1)相连接;所述氧化器(5)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混合气管道(55)与所述吸收塔(8)相连接,所述吸收塔(8)的下端设有甲醛管道(83),所述甲醛管道(83)的输出端与所述收集罐(9)相连接,甲醇水溶液管道(82)设在所述三元气处理器(1)与所述吸收塔(8)之间,尾气排放管道(72)设在所述吸收塔(8)与所述焚烧炉(7)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醛生产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罗茨风机(21)设在所述空气管道(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醛生产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真空泵(31)设在所述甲醇管道(3)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醛生产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器(5)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5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醛生产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孙晶晶孙玉石石运冬牟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惠丰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