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兰炭循环流化燃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032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兰炭循环流化燃烧系统,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以及将循环流化床锅炉顶部和尾部烟道顶部连通的旋风分离器,其中,炉膛底部设置有布风装置,其送风量占炉膛内总送风量的40%~45%,且炉膛前墙高于布风装置1.7m~2.5m的位置处设置有燃料进料装置,燃料进料装置上设置有供兰炭进入的兰炭入口;燃料进料装置上方设置有二次配风装置,其送风量占炉膛内总送风量的55%~60%,二次配风装置距离燃料进料装置的出口2m~2.5m;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不小于99.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纯兰炭的稳定燃烧。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纯兰炭的稳定燃烧。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纯兰炭的稳定燃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兰炭循环流化燃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洁净煤燃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兰炭循环流化燃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兰炭是烟煤经过干馏制备而成的低挥发分、低硫低氮、固定碳含量高、发热量高的洁净煤燃料。
[0003]然而兰炭挥发分低,着火困难且燃尽率低,燃烧后飞灰含碳量高,导致锅炉热效率偏低,制约了兰炭在燃烧领域中的应用和推广。
[0004]鉴于兰炭的上述燃烧特性,其在固定床和链条炉中应用的较多,但是仍然以掺烧为主,最大的掺烧比例为15%,即便如此,在固定床和链条炉中应用的兰炭依然存在燃烧不充分的问题,燃尽率也难以保证,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
[0005]因此,提供一种全新的兰炭燃烧系统,以解决兰炭难燃、燃烧效率低以及只能掺烧的问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已经成为了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兰炭循环流化燃烧系统,以便能够解决兰炭难燃、燃烧效率低以及只能掺烧的技术问题。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br/>[000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兰炭循环流化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尾部烟道(14)以及将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顶部和所述尾部烟道(14)顶部连通的旋风分离器(13),其中,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1)底部设置有提供一次风的布风装置(6),所述布风装置(6)的送风量占所述炉膛(1)内总送风量的40%~45%,且所述炉膛前墙高于所述布风装置(6)1.7m~2.5m的位置处设置有燃料进料装置(5),所述燃料进料装置(5)上设置有供兰炭进入的兰炭入口(501);所述燃料进料装置(5)的出口上方设置有二次配风装置(2),所述二次配风装置(2)的送风量占所述炉膛(1)内总送风量的55%~60%,所述二次配风装置(2)分多路由所述炉膛(1)的前墙和后墙送入所述炉膛内,所述二次配风装置(2)与所述炉膛(1)的前墙和后墙相连接的位置距离所述燃料进料装置(5)的出口2m~2.5m;所述旋风分离器(13)的分离效率不小于99.6%,所述旋风分离器(13)的返料管与所述炉膛(1)上的返料口连通,所述返料口高于所述布风装置(6)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兰炭循环流化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旋风分离器(13)下方的返料管上还设置有返料阀(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兰炭循环流化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一次配风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炉膛(1)内的布风装置(6)以及设置在所述炉膛(1)外部并向所述布风装置(6)送风的一次风室(7),所述一次风室(7)的侧面还安装有用于床下点火的一级点火器(9),所述返料管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支管(4),所述支管(4)供床料以及点火煤投入所述炉膛(1)内。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玉平马艳妮李瑞波李斌陈玉娇闫蕾宋伟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特利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