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胶金属件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297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5
本申请涉及注塑成型工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包胶金属件成型工艺。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S1:对压铸模喷涂脱模剂,对金属原料进行加热熔化,将流体状金属在压铸模中高速压射成型;S2:去除金属件压铸后的边料;S3:对金属件表面清洗;S4:在金属件待注塑的外观面处涂抹胶水;S5:烘烤金属件;S6:将金属件放置于注塑模具内,注塑模具在金属件的外观面注胶以形成塑胶层;S7:将注塑后的成品制件从注塑模具中取出,本申请具有改善包胶层与金属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的作用。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的作用。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胶金属件成型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注塑成型工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包胶金属件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包胶成型工艺是一种特殊的塑料成型工艺,通常用于增加产品减震、减噪、防水以及防撞的功能性以及附加值,在实际应用中,可适用于套啤金属件一类的工件中,比如电锯握把外壳、螺丝刀的把手、汽车钥匙以及摩托车把手外壳等,将塑胶层套接于金属件处不仅可使产品自身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同时还可以提升产品与人体接触时的舒适感,最终起到增加产品功能性以及附加值的效果。
[0003]目前,在相关技术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包胶成型工艺为粘合工艺,首先需要对金属件以及包胶层进行预制,随即将包胶层套接至金属件处,包胶层与产品制件通过胶水相互粘合固定,最终得到包胶制件。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包胶层相对于制件产生松脱及打滑的作用,包胶层与金属件之间连接不够稳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包胶层与金属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包胶金属件成型工艺。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包胶金属件成型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包胶金属件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对压铸模喷涂脱模剂,对金属原料进行加热熔化,将流体状金属在压铸模中高速压射成型;S2:去除金属件压铸后的边料;S3:对金属件表面清洗;S4:在金属件待注塑的外观面处涂抹胶水;S5:烘烤金属件;S6:将金属件放置于注塑模具内,注塑模具在金属件的外观面注胶以形成塑胶层;S7:将注塑后的成品制件从注塑模具中取出。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原料在熔化后,在压铸模的作用下实现成型,随后去除金属件表面的边料,使得金属件具有较好的表面质量,随后对金属件表面进行清洗,以洗去残留于金属件表面的脱模剂,进一步提升了金属件的表面质量,随后在金属件的注塑面处涂抹胶水,在烘烤的作用下胶水预固化,使得胶水处于较为稳定的粘附状态,最后通过注塑模具在注塑面处成型塑胶层,塑胶层通过胶水与金属制件相一体,包胶层与金属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得到提升,结构强度较为牢固,最终将成品制件从注塑模具内取出,完成包胶工艺流程。
[0008]优选的,所述金属原料采用铝锭,铝锭在压铸机内进行加热融化形成流体状金属,
流体状金属在压铸机处射出至压铸模内实现成型。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材质具有较好的轻便型以及热加工性,满足了制件的使用需求,降低制件的自身重量,实用性较好。
[0010]优选的,S2包括以下子步骤:S2-1:抛丸处理;S2-2:切除渣包;S2-3:切除水口;S2-4:切除披锋;S2-5:切口整形。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件通过抛丸处理可强化表面质量以及精整铸件表面,切除渣包、水口以及披锋等渣料后可得到金属工件,最后通过切口整形,可磨平渣包、水口以及披锋等杂料与金属件之间的连接痕迹,提升金属件的表面质量。
[0012]优选的,步骤S3中采用脱模清洁剂对金属件进行清洗。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铸过程中通常在模具处喷涂脱模液,通过使用清洁剂实现对金属件的表面进行清洗,使金属件表面更净洁,便于金属件后续加工。
[0014]优选的,将金属件放置于烘烤设备处进行烘烤,烘烤时间为115min至124min,烘烤温度在96
°
至106
°
之间。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金属件放置于烘烤设备处在96
°
至106
°
的范围内烘烤115min至124min,可使胶水固化至合适粘度,减少胶水固化不足以及过度固化的情况出现,胶水的固化效果得到提升。
[0016]优选的,步骤S4与步骤S3之间还依次经过步骤S3-1以及步骤S3-2,S3-1:在金属件表面喷涂粉末;S3-2:在金属件表面进行丝印。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金属件表面喷涂粉末,粉末层可对金属件起到防锈以及填充颜色的作用,同时,粉末层表面呈粗糙质感,在丝印进过程中对颜料的附着力更大,丝印质量得到提升。
[0018]优选的,粉末的厚度范围为:0.05mm-0.12mm。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粉末厚度低于0.05mm时,粉末层容易在使用过程中磨损刮花,造成粉末层对金属件的保护性较低,当粉末层的厚度大于0.12mm时,花费的粉末原料较多,提升制造成本,并且粉末层过于厚重容易产生脱模,粘付效果较差,当粉末层的厚度在0.05mm至0.12mm之间时,粉末层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以及经济效益。
[0020]优选的,步骤S4与步骤S3之间还经过步骤S3-3;S3-3:在CNC加工中心对金属件加工螺纹孔特征以及对金属件进行磨削修整。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件在CNC加工中心中钻取螺纹孔特征可便于金属件进行安装,满足的实际使用工况,另外,对金属件进行磨削修整,不仅提升金属件的尺寸精度,而且便于将金属件准确地放置于注塑模具中进行加工,提升金属件的加工精度。
[0022]优选的,在CNC加工中心对金属件进行加工以及修整后,并且在金属件进行注塑前,使用酒精清洗金属件的注塑面。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CNC加工中心在对工件进行加工时通常使用切削液进行
降温以及润滑,酒精可对位于金属件上的切削液进行清洗,以提升金属件表面的净洁度,便于金属件的后续加工。
[0024]优选的,在对注塑面进行注塑之前对注塑面打磨。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注塑面进行打磨可提升注塑面的粗糙程度,进而起到提升附着于注塑面处的胶水或者塑胶的安装强度,包胶质量得到提升。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金属件去除边料后使得金属件具有较好的表面质量,随即对金属件表面进行清洗以去除脱模剂,随后在金属件的注塑面处涂抹胶水,在烘烤的作用下胶水预固化,使得胶水处于较为稳定的粘附状态,最后通过注塑模具在注塑面处成型塑胶层,塑胶层通过胶水与金属制件相一体,结构强度较为牢固,最终将成品制件从注塑模具内取出,完成包胶工艺流程,结构牢固;2、将金属件放置于烘烤设备处在96
°
至106
°
的范围内烘烤55min至64min,可使胶水固化至合适粘度,减少胶水固化不足以及过度固化的情况出现,提升了金属件与塑胶层之间的粘结强度;3、对注塑面进行打磨可提升注塑面的粗糙程度,进而起到提升附着于注塑面处的胶水或者塑胶的安装强度,包胶质量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中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包胶金属件成型工艺。参照图1,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0]S1:对压铸模喷涂脱模剂,对金属原料进行加热熔化,将流体状金属在压铸模中高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胶金属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压铸模喷涂脱模剂,对金属原料进行加热熔化,将流体状金属在压铸模中高速压射成型;S2:去除金属件压铸后的边料;S3:对金属件表面清洗;S4:在金属件待注塑的外观面处涂抹胶水;S5:烘烤金属件;S6:将金属件放置于注塑模具内,注塑模具在金属件的外观面处注胶,以形成塑胶层;S7:将注塑后的成品制件从注塑模具中取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胶金属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原料采用铝锭,铝锭在压铸机内进行加热融化形成流体状金属,流体状金属在压铸机处射出至压铸模内实现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胶金属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S2包括以下子步骤:S2-1:抛丸处理;S2-2:切除渣包;S2-3:切除水口;S2-4:切除披锋;S2-5:切口整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胶金属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采用脱模清洁剂对金属件进行清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胶金属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将金属件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燊华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