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换角度的离心式研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00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换角度的离心式研磨机,包括:机架、公转驱动装置、公转装置、瓶体夹持装置、自转驱动装置、摆动驱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公转与自转结合的行星传动装置来提高压力和速度的,瓶体可在转子转动的同时绕自身轴线转动,公转与自转的旋转方向相反;在夹持转子带动瓶体转动的过程中,瓶体除公转与自转外,瓶体还会自动周期性的摆动;有效提高了研磨效率、消除研磨死角以及提升产品质量。磨效率、消除研磨死角以及提升产品质量。磨效率、消除研磨死角以及提升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换角度的离心式研磨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力气瓶内表面研磨领域,特别提供一种可变换角度的离心式研磨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对压力气瓶内所充装气体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用户对气瓶内表面的光洁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甚至需达到镜面的标准。但是,由于气瓶本身的特殊结构,瓶嘴开孔直径很小,很多加工方法都难以实施,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磨料研磨法,就是把磨料装入气瓶内,密封住瓶嘴,然后使气瓶转动,使磨料与气瓶内壁产生相对滑动进行研磨,比较典型的是采用辊床式研磨机,这种方法有两个缺点且较难解决:第一,效率低,一个研磨周期需3天以上;其次是瓶肩与瓶底有加工死角达不到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研磨效率、消除研磨死角以及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一种可变换角度的离心式研磨机。
[0004]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如下:
[0005]1、提高研磨效率:
[0006]提高效率的关键点是提高磨料与瓶体内壁的相对运动速度以及磨料对瓶体内壁的压力,经分析传统辊式研磨的原理发现,此法是靠磨料本身自重及瓶体的转动而产生的相对运动进行研磨的,瓶体的转动速度不能太快,转数超过100转/min时,磨料在离心力作用下会贴附在瓶壁上,相对运动就消失了,起不到研磨作用,这样无论在速度和压力上的提高都受到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利用公转与自转结合的行星传动装置来提高压力和速度的,其工作原理是:装置有一个夹持转子,这个转子可在电机与减速装置的驱动下绕轴转动,其上可同时夹持多个瓶体,而且瓶体可在转子转动的同时绕自身轴线转动,公转与自转的旋转方向相反;内装磨料的瓶体随转子绕主轴旋转,又由于瓶体处于转子的边缘,所以内部的磨料产生一种向外的离心力使其紧紧地压在瓶壁上,从而为高效率研磨创造了有力条件;在转子公转的同时,瓶体也在行星传动机构的驱动下向反方向自转,这样就产生了较高的相对运动速度,在速度和压力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瓶体自转速度400转/min,比传统设备提高4倍以上;自转转数提高而不会产生磨料依附在瓶壁上致使研磨作用消失的原因是因为作用在磨料上的离心力方向与瓶体自转的方向相反,蕴含着离心力的磨料不会被转动的瓶体而带动,而是以较大的相对速度和较大的压力在瓶壁上滑动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效率。
[0007]2、消除研磨死角及提升产品质量:
[0008]在夹持转子带动瓶体转动的过程中,瓶体除公转与自转外,瓶体还会自动周期性的摆动,形成一定的倾斜角度,致使磨料周期性的冲击研磨瓶肩与瓶底,这样就消除了死角,使整个瓶体内壁都得到有效的研磨,同时也改善了研磨的纹理,交叉的网状纹理更有利
于效率与质量的提高。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变换角度的离心式研磨机,包括:机架100、公转驱动装置200、公转装置300、瓶体夹持装置400、自转驱动装置500、摆动驱动装置600;
[0010]所述机架100包括底部架体101和设于底部架体101两侧的左支架102及右支架103;
[0011]所述公转驱动装置200包括电机201、传动带202、带轮203、传动轴204、公转驱动齿轮205及传动轴轴承座206;所述电机201及传动轴轴承座206设于底部架体101上,所述传动轴204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传动轴轴承座206上,所述带轮203及公转驱动齿轮205固定在传动轴204上,所述电机201输出轴与带轮203之间通过传动带202连接进行传动;
[0012]所述公转装置300包括夹持转子齿轮盘301、夹持转子主轴302、夹持转子后盘303及夹持转子主轴轴承座304;所述左支架102及右支架103上分别固定有夹持转子主轴轴承座304,所述夹持转子齿轮盘301及夹持转子后盘303分别固定在夹持转子主轴302的左右两侧,所述夹持转子主轴302两侧端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夹持转子主轴轴承座304上,所述夹持转子齿轮盘301与公转驱动齿轮205啮合;
[0013]所述自转驱动装置500包括同步轮固定板501、固定同步带轮502、多个行星同步带轮503、主动同步带504、被动同步带505、主动同步带张紧器506、被动同步带张紧器507、主传动带轮508、自转传动轴509、夹持转子后盘轴承盒510、夹持转子后盘轴承511及万向联轴节512;所述同步轮固定板501固定在右支架103上,所述固定同步带轮502固定在同步轮固定板501上并与夹持转子后盘303同心设置;所述主动同步带张紧器506及被动同步带张紧器507分别固定在夹持转子后盘303外侧,所述多个行星同步带轮503固定在各自的自转传动轴509上且多个行星同步带轮503沿夹持转子后盘303外侧周向均布,所述自转传动轴509通过夹持转子后盘轴承盒510及夹持转子后盘轴承511活动连接在夹持转子后盘303上,所述自转传动轴509另一端通过万向联轴节512与瓶体夹持装置400右侧端部小轴连接;其中一个自转传动轴509上还固定有主传动带轮508,所述主动同步带504设于固定同步带轮502与主传动带轮508之间并通过主动同步带张紧器506张紧,所述被动同步带505设于多个行星同步带轮503之间并通过被动同步带张紧器507张紧,所述自转传动轴509通过夹持转子后盘303转动而向相反方向转动从而驱动瓶体夹持装置400自转;
[0014]所述摆动驱动装置600包括摆动驱动齿轮601、椭圆槽齿轮盘602、椭圆槽齿轮盘轴承盒603、移动轴承座604、调心轴承605、摆动传动轴606及摆动传动轴轴承607;所述摆动驱动齿轮601固定在传动轴204上,所述椭圆槽齿轮盘602通过椭圆槽齿轮盘轴承盒603活动连接在夹持转子主轴302上并与摆动驱动齿轮601啮合,所述椭圆槽齿轮盘602位于夹持转子齿轮盘301外侧;所述夹持转子齿轮盘301上开设有多个沿周向均布的条形槽301a,所述移动轴承座604设于条形槽301a内,所述瓶体夹持装置400左侧端部小轴通过调心轴承605与移动轴承座604连接;所述椭圆槽齿轮盘602上开设有椭圆形环槽602a,所述摆动传动轴606一端通过摆动传动轴轴承607连接在椭圆槽齿轮盘602的椭圆形环槽602a内,另一端连接在移动轴承座604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瓶体夹持装置400包括瓶体夹持槽座401、半环形压板402及螺栓403;所述半环形压板402一端与瓶体夹持槽座401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403与瓶体夹持槽座401固定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转子齿轮盘301与夹持转子后盘303之间还设有多根平行于夹持转子主轴302的加固定位螺栓305,多根加固定位螺栓305沿周向均布。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0018]1、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由于研磨速度与研磨压力的大幅度提高,促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原来研磨周期72小时,采用本专利技术后只需8小时,生产效率提高9倍。
[0019]2、消除研磨死角,显著改善产品质量:由于瓶体在研磨过程中可自动周期性的变换角度,促使磨料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换角度的离心式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公转驱动装置(200)、公转装置(300)、瓶体夹持装置(400)、自转驱动装置(500)、摆动驱动装置(600);所述机架(100)包括底部架体(101)和设于底部架体(101)两侧的左支架(102)及右支架(103);所述公转驱动装置(200)包括电机(201)、传动带(202)、带轮(203)、传动轴(204)、公转驱动齿轮(205)及传动轴轴承座(206);所述电机(201)及传动轴轴承座(206)设于底部架体(101)上,所述传动轴(204)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传动轴轴承座(206)上,所述带轮(203)及公转驱动齿轮(205)固定在传动轴(204)上,所述电机(201)输出轴与带轮(203)之间通过传动带(202)连接进行传动;所述公转装置(300)包括夹持转子齿轮盘(301)、夹持转子主轴(302)、夹持转子后盘(303)及夹持转子主轴轴承座(304);所述左支架(102)及右支架(103)上分别固定有夹持转子主轴轴承座(304),所述夹持转子齿轮盘(301)及夹持转子后盘(303)分别固定在夹持转子主轴(302)的左右两侧,所述夹持转子主轴(302)两侧端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夹持转子主轴轴承座(304)上,所述夹持转子齿轮盘(301)与公转驱动齿轮(205)啮合;所述自转驱动装置(500)包括同步轮固定板(501)、固定同步带轮(502)、多个行星同步带轮(503)、主动同步带(504)、被动同步带(505)、主动同步带张紧器(506)、被动同步带张紧器(507)、主传动带轮(508)、自转传动轴(509)、夹持转子后盘轴承盒(510)、夹持转子后盘轴承(511)及万向联轴节(512);所述同步轮固定板(501)固定在右支架(103)上,所述固定同步带轮(502)固定在同步轮固定板(501)上并与夹持转子后盘(303)同心设置;所述主动同步带张紧器(506)及被动同步带张紧器(507)分别固定在夹持转子后盘(303)外侧,所述多个行星同步带轮(503)固定在各自的自转传动轴(509)上且多个行星同步带轮(503)沿夹持转子后盘(303)外侧周向均布,所述自转传动轴(509)通过夹持转子后盘轴承盒(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扬涛康景祥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中复科金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