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军工零部件测试用介质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9919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军工零部件测试用介质加热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外侧设置有炉体外壳,炉体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腔,炉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接线盒,炉体的顶端中部设置有介质进口,介质进口的底端贯穿炉体连接有第一空气总管,炉体上部对应加热腔的位置处设置有保护气进口,加热腔另一端设置有保护气出口,第一总气管的底端连接有支管,支管位于加热腔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运用了间接加热,不污染介质;主管道变为诸多支管道,有效增加了换热效率,减小了管道尺寸,无论体积和成本都在减小;采用大热熔结构,储存的能量可以随时释放,避免了每次工况切换带来的温度不稳定的情况。免了每次工况切换带来的温度不稳定的情况。免了每次工况切换带来的温度不稳定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军工零部件测试用介质加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军工零部件测试
,尤其是涉及一种军工零部件测试用介质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军工是有关军事方面的工业。而在军工中会用到较多的军工零部件,为了保证军工零部件的质量,就需要军工测试平台对零部件进行测试,某些零部件需要承受高温高压下的气体冲击,以此来测试产品的性能,这就需要用到介质加热装置对介质进行加热。
[0003]但是现有的介质加热装置出口介质想达到稳定的温度,通常介质的压力稳定,流量稳定,经过加热器的出口温度才会稳定,但是对于工况随意频繁变化的情况不适用,再次情况下不能得到稳定的出口温度,以及加热到所需温度所用的时间长,使得工作效率低,同时运用了直接加热,会污染介质,以及利用少量的主管道,换热效率低,管道尺寸大,使得体积和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军工零部件测试用介质加热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介质加热装置出口介质想达到稳定的温度,通常介质的压力稳定,流量稳定,经过加热器的出口温度才会稳定,但是对于工况随意频繁变化的情况不适用,再次情况下不能得到稳定的出口温度,以及加热到所需温度所用的时间长,使得工作效率低,同时运用了直接加热,会污染介质,以及利用少量的主管道,换热效率低,管道尺寸大,使得体积和成本增加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外侧设置有炉体外壳,炉体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腔,炉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接线盒,炉体的顶端中部设置有介质进口,介质进口的第一接线盒底端贯穿炉体连接有第一空气总管,炉体上部对应加热腔的位置处设置有保护气进口,加热腔另一端设置有保护气出口,第一总气管的底端连接有支管,支管位于加热腔的内部,支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空气总管,第二空气总管贯穿炉体连接有第二接线盒,第二接线盒位于炉体顶端的另一侧,加热腔的内壁均匀分布有电阻丝,炉体上部的一侧设置有炉膛测温计,炉膛测温计的下方设置有电阻丝测温计,炉体的底部设置有管道测温计。
[0006]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气进口的一端连接有冲保护气装置,冲保护气装置的一端设置有保护气进口,冲保护气装置的中部设置有过滤器,过滤器的一侧设置有自力式保护气封阀。
[0007]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气出口设置有超压保护阀。
[0008]进一步的,所述炉膛测温计、电阻丝测温计和管道测温计的数量均为四个。
[0009]进一步的,所述电阻丝的输入端通过外置控制开关与市电电性连接,电阻丝的材质为耐高温材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炉体外壳的外侧设置有外保温层,炉体的内壁设置有内保温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炉体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板。
[0012]本专利技术运用了间接加热,不污染介质;主管道变为诸多支管道,有效增加了换热效率,减小了管道尺寸,无论体积和成本都在减小;采用大热熔结构,储存的能量可以随时释放,避免了每次工况切换带来的温度不稳定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正面剖视图。
[0015]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剖视图。
[0016]图4是本专利技术冲保护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实施例,由图1、图2、图3和图4给出,本专利技术包括炉体1,炉体1的外侧设置有炉体外壳2,炉体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腔7,炉体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接线盒3,炉体1的顶端中部设置有介质进口4,介质进口4的第一接线盒3底端贯穿炉体1连接有第一空气总管8,炉体1上部对应加热腔7的位置处设置有保护气进口9,加热腔7另一端设置有保护气出口20,第一总气管8的底端连接有支管11,支管11位于加热腔7的内部,支管1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空气总管13,第二空气总管13贯穿炉体1连接有第二接线盒14,第二接线盒14位于炉体1顶端的另一侧,加热腔7的内壁均匀分布有电阻丝16,炉体1上部的一侧设置有炉膛测温计17,炉膛测温计17的下方设置有电阻丝测温计18,炉体1的底部设置有管道测温计19,使用时由市电提供电能,通过电阻丝16可以对炉体1和加热腔7内部进行加热,炉体1内储存足够的能量,形成大热熔,这时空气介质通过第一接线盒3上的介质进口4进入到第一空气总管8,最后分流到加热腔7内部的支管11中,其中通过保护气进口9和保护气出口20,便于保护气的输入和输出,可以保证安全性,即利用大热熔可以对空气介质进行快速加热,加热后的空气介质先汇总到第二空气总管13中,然后通过第二接线盒14上的介质出口15输出,即利用蓄热,经过的介质只吸收一部分热量,总体温度影响不大,比如一池的水,扔进去一个冰块,对池里的水而言,温度下降的几乎忽略不计,所以任然会保持稳定的出口温度保持正负1℃,利用大热熔,工况随意频繁变化,任然得到稳定的出口温度,能力达850℃,实际运用已经650℃在运行了,以及将主管道分层多个细管道,换热好,短时间就能达到所需温度,提高工作效率。
[0019]保护气进口9的一端连接有冲保护气装置22,冲保护气装置22的一端设置有保护气进口23,冲保护气装置22的中部设置有过滤器24,过滤器24的一侧设置有自力式保护气封阀25,使用时通过保护气装置22内部的过滤器24和自力式保护气封阀25,便于过滤保护气和以阀后压力为动力源,引入阀后压力到指挥器膜片上以控制指挥器阀芯位置,改变流经指挥器阀芯的介质压力和流量,使阀门后端压力保持恒定。
[0020]保护气出口20设置有超压保护阀21,具有超压保护,保证安全性。
[0021]炉膛测温计17、电阻丝测温计18和管道测温计19的数量均为四个,方便测温。
[0022]电阻丝16的输入端通过外置控制开关与市电电性连接,电阻丝16的材质为耐高温材质,便于对炉体1的内部进行加热。
[0023]炉体外壳2的外侧设置有外保温层5,炉体1的内壁设置有内保温层6,通过外保温层5和内保温层6,可以保证炉体外壳2的保温性,防止热量的流失。
[0024]炉体1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板26,便于炉体1的安装。
[0025]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由市电提供电能,通过电阻丝16可以对炉体1和加热腔7内部进行加热,炉体1内储存足够的能量,形成大热熔,这时空气介质通过介质进口4进入到第一空气总管8,最后分流到加热腔7内部的支管11中,其中通过保护气进口9和保护气出口20,便于保护气的输入和输出,可以保证安全性,即利用大热熔可以对空气介质进行快速加热,加热后的空气介质先汇总到第二空气总管13中,即利用蓄热,经过的介质只吸收一部分热量,总体温度影响不大,所以任然会保持稳定的出口温度保持正负1℃,利用大热熔,工况随意频繁变化,任然得到稳定的出口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军工零部件测试用介质加热装置,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外侧设置有炉体外壳(2),炉体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腔(7),炉体(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接线盒(3),炉体(1)的顶端中部设置有介质进口(4),介质进口(4)的底端贯穿炉体(1)连接有第一空气总管(8),炉体(1)上部对应加热腔(7)的位置处设置有保护气进口(9),加热腔(7)另一端设置有保护气出口(20),第一总气管(8)的底端连接有支管(11),支管(11)位于加热腔(7)的内部,支管(1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空气总管(13),第二空气总管(13)贯穿炉体(1)连接有第二接线盒(14),第二接线盒(14)位于炉体(1)顶端的另一侧,加热腔(7)的内壁均匀分布有电阻丝(16),炉体(1)上部的一侧设置有炉膛测温计(17),炉膛测温计(17)的下方设置有电阻丝测温计(18),炉体(1)的底部设置有管道测温计(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军工零部件测试用介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进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鑫姚小明许顺海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优珂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