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伍柏峰专利>正文

一种无垢双模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694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热水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换热的电热水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换热形式,包括了至少一个大容积的蓄热仓和至少一个小容积的聚能仓,换热器分别安装在蓄热仓与聚能仓中,还包括泵,根据需要使水流在聚能仓与蓄热仓中循环,泵根据聚能仓中的温度以及水流通断的条件,采用电子或机械的方式控制泵的流量和通断。当进水温度较高时,发热器只加热聚能仓中的水,实现即开即热的效果;当进水温度较低时,发热器加热蓄热仓中的水,冷水流经换热器吸收蓄热仓中的热量再进入到聚能仓中的换热器二次加热。当关掉自来水时,由于聚能仓里高温,再次开水会流出一股烫水,故泵可以在关水后运行一段时间消除高温烫水。关水后运行一段时间消除高温烫水。关水后运行一段时间消除高温烫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垢双模热水器


[0001]本技术属于热水器领域,特别是一种采用换热的电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电储水式热水器需要长期保温,浪费能源,且由于储水式热水器的热水率输出率一般为60%,使得需要较大容积或较高温度才能满足洗浴要求,内胆温度高于60度还会导致结水垢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同时实现即热与储热效果,在气温较高时不需要内胆预热保温,冬天也无需长时间反复加热保温。如上所述的技术要求已经可通过别方式实现,比如专利名称为“一种多模热水器”的专利,但在“一种多模热水器”这个专利中,还存在一个缺陷,关水后几分钟内再次开水会出来一股烫水,这是由于换热的温差导致的问题(比如聚能腔中65度,通过换热管的自来水42度左右,当关水之后,换热管中的水有充足的时间吸收聚能仓中的热能,达到聚能仓一样的水温,这样关水再开水,就会烫到使用者),另外,一种多模热水器的一级换热效果也不是很好,还需要加强。
[0003]综上所述,传统电热水器以及后续革新技术的电热水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技术革新来解决问题。本技术是利用水泵,控制聚能仓与蓄热仓的热交换,可以在关水之后,水泵持续工作一段时间,把聚能仓中的热水抽往蓄热仓,以降低聚能仓中的温度,从而避免关水再开的烫水问题;同时,为了提高安放在蓄热仓中的换热器(一级换热器)的效率,还增加了喷管,喷管上面可以像花洒一样开设一些喷口,均匀的喷在换热器上,增加一级换热器周围的对流强度;通过热膨胀元件感应聚能仓中的水温或同时感应聚能仓及换热器的温度来控制流经喷管及聚能仓的流量比例,也可以根据水流状态及聚能仓温度,采用电机或其它电动机构来调节流经喷管与聚能仓的流量比例。比如,当冬天蓄热仓中的温度降到较低时,希望聚能仓不再向蓄热仓供热,发热器的全部功率用于加热流经聚能仓换热器,且希望蓄热仓增强换热以吸收更多的热能,此时热膨胀元件或电动机构关闭通往聚能仓的通路,而喷管的通路全开,实现最佳的效果。当然,也可以通过调速模块控制泵的转速来控制聚能仓与蓄热仓之前的流量,此方案更为简单,但效果稍差。
[0004]如果不考虑成本,还可以采用两组发热器,一组发热器装配在蓄热仓中,另一组发热器装配在聚能仓中,通过电子控制两组发热器的工作状态与功率,使两组发热器功率之和不大于额定功率,根据水温的情况分配两组发热器的功率比例。比如当出水温度或内胆温度较高时,蓄热仓中发热器功率占比大,随着使用温度越来越低,聚能仓中发热器功率占比越来越高,直至占有全部的功率。这种方式下水泵的目的可以有三个:1、关停水后把聚能仓中的烫水泵出;2、增强一级换热器的效率;3、让聚能仓中的水内循环,使得聚能仓换热温差低,从而也可以避免烫水(比如做到换热温差5度以内时,出水42 度,聚能仓中只有47度,也烫不到人),根据需要这三种作用可以单独或组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面技术解决方案解决的:
[0006]一种无垢双模热水器,包括外壳、发热器、换热器、蓄热仓、控制单元、热水接头、冷水接头,还包括泵、聚能仓,所述泵的一头与蓄热仓连通,另一头与聚能仓连通,所述换热器分别安装在蓄热仓与聚能仓中,所述聚能仓与所述蓄热仓之间有水流通道。
[0007]进一步地,无垢双模热水器还包括热膨胀元件、顶杆、弹簧、喷管14,所述喷管安装在蓄热仓中,喷管的喷口位置和结构以有利于增强换热器周围换热介质的流动,所述热膨胀元件装配在聚能仓中或与聚能仓中的介质进行热藕合,所述顶杆与热膨胀元件的推杆配合,弹簧装配在顶杆上,所述热膨胀元件根据聚能仓中的温度确定顶杆打开的长度,调节从泵流往聚能仓和喷管的流量,热膨胀元件收缩时顶杆在弹簧的反作用力下复位。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混温块,所述混温块与聚能仓以及二级换热器中的水进行热藕合,所述热膨胀元件安装在混温块上。
[0009]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调速模块、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装配在聚能仓内,所述调速模块跟据温度传感器的数据控制泵的转速。
[0010]可选地,还包括马达、喷管、温度传感器,所述喷管安装在蓄热仓中,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应聚能仓的水温,所述马达根据聚能仓中的水温调节从泵流往聚能仓和喷管的流量比例。
[0011]进一步的,所述热水器还包括水流开关,所述泵和马达根据水流开关的状态确定工作模式。
[0012]可选地,所述发热器为两组或多组,其中至少一组装配在聚能仓内,至少另一组装配在蓄热仓内。
[0013]可选地,所述发热器装配在聚能仓内,所述聚能仓装配在蓄热仓的外部。
[0014]进一步地,两组发热器的功率都为额定功率,其控制方式保证两组发热器任意工作状态的即时功率之和不大于额定功率。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开发的一种利用泵循环加热的双模热水器,能够解决传统电储水式热水器全年需要保温蓄热而导致能耗高的问题,也解决了即热热水器功率大水量小的问题,还解决了“多模热水器”关水再开启的烫水问题以及一级换热效率低的问题,且成本不高,具有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图1是无垢双模热水器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2是无垢双模热水器结构示意图二
[0020]图3是混温块方案局部示意图
[0021]图4是马达驱动阀芯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两组发热器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两组发热器电路控制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外壳
ꢀꢀ
2、蓄热仓
ꢀꢀ
3、一级换热器
ꢀꢀ
4、二级换热器
ꢀꢀ
5、聚能仓 6、发热器
ꢀꢀ
7、泵 8、温包 9、顶杆 10、弹簧 11、翻板 12、冷水接头 13、热水接头
ꢀꢀ
14、喷管 15、混温块
ꢀꢀ
16、阀芯
ꢀꢀ
17、第二发热器
ꢀꢀ
18、泵连接管
ꢀꢀ
19、温度传感器
ꢀꢀ
20、控制单元
ꢀꢀ
21、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实施例一
[0028]图1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热水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热水器有一个有一定容量的蓄热仓2,一级换热器3装配在蓄热仓内部(注意一级换热器与二级换热器可以是同一个换热器的两个部分)。聚能仓5采用外置的形式安装在蓄热仓2的外部,这样设计的目的不仅有利于维修,且聚能仓散热更小,即热效率更高。发热器6以及二级换热器4装配在聚能仓内。泵7的吸水端连接在蓄热仓2的底部(之所以吸水端连接蓄热仓是因为没经过聚能仓加热的水温度总是低一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垢双模热水器,包括外壳(1)、发热器(6)、换热器、蓄热仓(2)、控制单元(20)、热水接头(13)、冷水接头(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泵(7)、聚能仓(5),所述泵(7)的一端与蓄热仓(2)连通,另一端与聚能仓(5)连通,所述换热器分别安装在蓄热仓与聚能仓中,所述聚能仓(5)与所述蓄热仓(2)之间有水流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垢双模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膨胀元件(8)、顶杆(9)、弹簧(10)、喷管(14),所述喷管(14)安装在蓄热仓(2)中,喷管的喷口位置和结构以有利于增强换热器周围换热介质的流动,所述热膨胀元件(8)装配在聚能仓(5)中或与聚能仓(5)中的介质进行热藕合,所述顶杆(9)与热膨胀元件的推杆配合,弹簧(10)装配在顶杆上,所述热膨胀元件(7)根据聚能仓(5)中的温度确定顶杆(9)打开的长度,调节从泵(7)流往聚能仓(5)和喷管(14)的流量,热膨胀元件收缩时顶杆(9)在弹簧的反作用力下复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垢双模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温块(15),所述混温块(15)与聚能仓(5)以及二级换热器(4)中的水进行热藕合,所述热膨胀元件(8)安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柏峰
申请(专利权)人:伍柏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