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脱钩组件和吊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934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脱钩组件和吊钩装置,其中,吊钩装置包括吊钩本体,防脱钩组件包括:铰接轴,穿过吊钩本体上开设的铰接孔设置,铰接孔设置于吊钩本体封闭端与开放端相邻的侧面上;第一框架,呈门字型,第一框架开口侧的两端固定连接于铰接轴上,使得第一框架套设于吊钩本体的封闭端;第二框架,第二框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铰接轴上,第二框架的另一端朝向吊钩本体的开放端。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实现吊钩防脱钩作用的同时,提升了防脱钩牢靠性,安全性,而且使用寿命更长。而且使用寿命更长。而且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脱钩组件和吊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吊装吊钩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脱钩组件和一种吊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使用起重机或吊车等来运送重物时,为了安全起见,一般需要在吊钩上设置防脱钩装置,而现有的防脱钩装置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0003]一般通过弹簧把遮挡片连接在吊钩的封闭端,按压弹簧实现吊钩开放端的开合,在要将重物挂上和取下时,从重物的进入和移出位置处,人力按压遮挡片,容易受伤,安全性差,再就是遮挡片和弹簧容易从吊钩的封闭端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脱钩组件和一种吊钩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防脱钩组件,适用于吊钩装置,吊钩装置包括吊钩本体,防脱钩组件包括:铰接轴,穿过吊钩本体上开设的铰接孔设置,铰接孔设置于吊钩本体封闭端与开放端相邻的侧面上;第一框架,呈门字型,第一框架开口侧的两端固定连接于铰接轴上,使得第一框架套设于吊钩本体的封闭端;第二框架,第二框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铰接轴上,第二框架的另一端朝向吊钩本体的开放端。
[0007]本方案中,通过铰接轴、第一框架、第二框架配合设置,实现了防脱钩作用,而且牢靠性比较强,无需使用弹簧,使用寿命更长,通过人力移动第二框架的位置,就能够实现第一框架的位置移动,无需从重物的进入和移出位置处进行人力按压遮挡片,减少了被重物夹手等意外的发生,安全性更强。
[0008]具体地,工作人员从吊钩本体的封闭端一侧向上移动第一框架,第二框架随之移动,贴合到吊钩本体的封闭端,将重物从吊钩本体的开放端挂上去或者移出去,工作人员将第一框架向下移动至贴合到吊钩本体的封闭端,第二框架随之移动,贴合到吊钩本体的开放端,实现防脱钩作用。
[0009]优选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的角度为45度~90度。
[0010]本方案中,通过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的角度为45度~90度,使得在将第一框架向下移动至贴合到吊钩本体的封闭端时,第二框架能够贴合到吊钩本体的开放端,防脱钩效果更好。
[0011]优选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均焊接于铰接轴的两端。
[0012]本方案中,通过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均焊接于铰接轴的两端,牢靠性更强。
[0013]优选地,第二框架呈门字型、长方型或者面板型。
[0014]优选地,在第一框架转动至处于最低位置时,第二框架的最低位置触碰吊钩本体的开放端,且第二框架的最低位置比吊钩本体的开放端的最高位置低。
[0015]本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框架转动至处于最低位置时,第二框架的最低位置触碰吊钩本体的开放端,且第二框架的最低位置比吊钩本体的开放端的最高位置低,进一步保障了防脱钩效果。
[0016]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吊钩本体的大小实际情况,调整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长度、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的角度来实现。
[0017]优选地,第二框架的最低位置比吊钩本体的开放端的最高位置低10-20cm。
[0018]本方案中,通过第二框架的最低位置比吊钩本体的开放端的最高位置低10-20cm,进一步保障了防脱钩效果。
[0019]优选地,第一框架与铰接轴相对的侧杆上设置朝上的把手。
[0020]本方案中,通过第一框架与铰接轴相对的侧杆上设置朝上的把手,使得工作人员在移动第一框架的时候更加方便。
[0021]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吊钩装置,包括:吊钩本体;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提出的防脱钩组件,防脱钩组件与吊钩本体铰接。
[0022]本方案中,吊钩装置包括吊钩本体和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提出的防脱钩组件,防脱钩组件与吊钩本体铰接,因此具有上述技术方案提出的防脱钩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23]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铰接轴、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等与吊钩本体配合设置,在实现吊钩防脱钩作用的同时,提升了防脱钩牢靠性,安全性,而且使用寿命更长。
[002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5]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6]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防脱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吊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吊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30]102吊钩本体,1021铰接孔,1022封闭端,1023开放端,104防脱钩组件,1041铰接轴,1042第一框架,1043第二框架,104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3]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防脱钩组件和吊钩装置进行具
体说明。
[0034]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防脱钩组件104,适用于吊钩装置,吊钩装置包括吊钩本体102,防脱钩组件104包括:铰接轴1041,穿过吊钩本体102上开设的铰接孔1021设置,铰接孔1021设置于吊钩本体102封闭端1022与开放端1023相邻的侧面上;第一框架1042,呈门字型,第一框架1042开口侧的两端固定连接于铰接轴1041上,使得第一框架1042套设于吊钩本体102的封闭端1022;第二框架1043,第二框架104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铰接轴1041上,第二框架1043的另一端朝向吊钩本体102的开放端1023。
[0035]本实施例中,通过铰接轴1041、第一框架1042、第二框架1043配合设置,实现了防脱钩作用,而且牢靠性比较强,无需使用弹簧,使用寿命更长,通过人力移动第二框架1043的位置,就能够实现第一框架1042的位置移动,无需从重物的进入和移出位置处进行人力按压遮挡片,减少了被重物夹手等意外的发生,安全性更强。
[0036]具体地,工作人员从吊钩本体102的封闭端1022一侧向上移动第一框架1042,第二框架1043随之移动,贴合到吊钩本体102的封闭端1022,如图3所示,将重物从吊钩本体102的开放端1023挂上去或者移出去,工作人员将第一框架1042向下移动至贴合到吊钩本体102的封闭端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钩组件,适用于吊钩装置,所述吊钩装置包括吊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钩组件包括:铰接轴,穿过所述吊钩本体上开设的铰接孔设置,所述铰接孔设置于所述吊钩本体封闭端与开放端相邻的侧面上;第一框架,呈门字型,所述第一框架开口侧的两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铰接轴上,使得所述第一框架套设于所述吊钩本体的封闭端;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铰接轴上,所述第二框架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吊钩本体的开放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的角度为45度~90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脱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均焊接于所述铰接轴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嘉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嘉隆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