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型纸制造工艺及其生产的离型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9292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型纸制造工艺及其生产的离型纸,依次包括选材底涂,胶水烘干,形成离型剂层,硅油烘干,背涂,胶水烘干,非接触补水回湿,收卷,包装步骤。在离型纸的制造工艺中,在纸材的光面上进行两次涂布,依次形成胶层和离型剂层,然后在纸材的毛面上进行背涂,形成防卷层,在制造过程中根据纸材、胶水、硅油、防卷胶水的特性进行工艺布局,合理设计涂布和烘干工艺,使离型纸的整体厚度更薄、克重更小,涂布更均匀,离型纸的表面更平整,韧性更强,离型力更稳定且小;通过在毛面上进行背涂形成防卷层,并进行非接触加湿,使离型纸的韧性增强,防止离型纸的边缘收卷,发生卷边的现象。象。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型纸制造工艺及其生产的离型纸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型纸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离型纸制造工艺及其生产的离型纸。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生产离型纸的设备通常通过上胶后进行施加离型剂并通过烘干后形成离型纸,生产设备设置中常用设置方式为一条生产线对应一种产品,若需要进行切换另一种产品便往往需要另一生产线进行生产,生产灵活度不高,需要安置的设备较多,其次上胶或上硅过程中不均匀则对离型纸的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烘干后的离型纸较脆,不便于后工序加工和最终客户端使用,再次,通常上胶、上硅、背涂分3道工序完成,既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又降低了单位生产效率,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人此前研发了一种离型纸及生产该离型纸的设备和工艺,并具体公开了上胶设备包括相互连接并可相互切换进行上胶的第一上胶设备、第二上胶设备,所述上硅油设备包括相互连接并可相互切换的第一上硅油设备、连接并设置于第一上硅油设备一侧的第二上硅油设备,设置两种的上胶设备以及上硅油设备,以便于在不同的底涂胶和不同的硅油品种之间进行切换,生产灵活性较高,资源利用率较大,通过上胶设备上胶后进行刮胶抹平处理,使纸材的表面上胶的平整度效果较好,使上胶均匀;其次,在上硅油完毕进行烘干后进行回湿处理,使纸材变软,从而保证其平整性。具体技术方案参照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910065536.4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而该技术方案在离型纸的实际制造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无法实现超低克重离型纸的涂布。超低克重离型原纸纸材的克重、含水量、厚度、紧度等参数参差不齐,在超低克重离型纸涂布时,会导致纸张在胶层涂布和硅层涂布过程中,纸张横向和纵向张力不稳定,纸张打皱、断纸,纸张胶层和硅层覆盖不均匀,最终产品剥离力不稳定等。
[0004]2)离型纸在收卷时,由于背面为毛面,涂布面与非涂布面两面收缩量不同,纸张含水量以及涂布面和非涂布面张力存在差异,容易发生卷边等现象,在生产超低克重离型纸时,则直接发生断裂问题,无法实现连续生产。
[0005]3)纸材上胶形成的胶层厚度不均,使离型纸的胶层覆盖性及表面平滑度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后工序涂硅。
[0006]4)离型纸上的离型剂层由于硅油的上硅工艺与烘干工艺之间不匹配,导致离型纸的平整性较差,离型纸的韧性不足,剥离力不稳定。
[0007]5)纸张的回湿方式较为传统,因传统接触式补水方式会与纸张表面发生摩擦,回湿效果不均匀,回湿量难以保证,最终容易造成收卷纸卷不平整,对纸张的成品质量造成很大负面影响,最终导致成品合格率下降。
[0008]因此需要针对上述问题对离型纸的制造工艺进行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型纸制造工艺及其生产的离型纸。
[0010]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型纸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选材,选择克重为27-28gsm、含水量为5%-7%、厚度为35-50μm、紧度为0.73-0.9g/m3薄页的纸材,纸材包括相对设置的光面和毛面,纸材通过放卷设备进行放卷,并放卷到上胶设备进行上胶;S2.底涂,纸材通过放卷设备放卷到上胶设备进行上胶操作,上胶设备在纸材的光面涂覆一层胶水,胶水涂布量显著增加,明显改善涂胶后胶水覆盖性,为涂硅打下基础;S3.胶水烘干,上胶设备对纸材上胶完毕后,以超短距离传输到烘胶设备进行烘干操作使纸材光面上形成胶层,通过表面烘干展平,保证纸张不变形,就解决了因胶水涂布量增大、超低克重离型纸吸胶速度非常快所导致的,吸湿后严重润涨后纸张变皱、无法进一步涂布的问题;S4.离型剂层,对形成胶层的纸材传输到上硅油设备进行上硅油操作,上硅油设备在胶层上涂覆一层硅油;S5.硅油烘干,上硅油设备对纸材进行上硅油完毕后传输到烘硅油设备进行烘干操作使纸材的胶层上形成离型剂层;S6.背涂,对形成离型剂层的纸材传输到背涂设备进行背涂,背涂设备在纸材的毛面上涂覆一层防卷胶水;S7.胶水烘干,背涂设备对纸材进行背涂完毕后传输到背涂烘箱进行烘干操作时纸材毛面上形成防卷层;S8.补水回湿,对形成防卷层的纸材进行非接触式补水回湿;S9.收卷设备对形成防卷层的纸材进行收卷;S10.整机张力和收卷张力控制方式优化,优化后满足低张力下双面硅离型纸收卷要求。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纸材的克重公差为0.4-0.9gsm。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中,纸材光面的平滑度为52.4-426.2S,纸材毛面的平滑度为13.5-1.6.3S,纸材的横向抗张力为1.1-2.1KN/m,纸材的竖向抗张力为2.2-4.2 KN/m。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S2中的胶水为PVA胶,胶水的黏度为140-380CPS、涂胶干量为1.0gsm、固含量为7-9%、pH值为5.78。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S2中的胶水为乳胶,胶水的黏度为38CPS、涂胶干量为1gsm、固含量为13.8%-17.8%、pH值为7.23。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S4中的硅油为无溶剂硅油,硅油涂布量为0.5gsm-0.9gsm、固含量为100%、黏度为140-250CPS。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S6中的防卷胶水为PVA胶,防卷胶水的涂胶干量为0.1-0.2gsm、固含量为1-3%、黏度为4.7CPS。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S5的硅油烘干温度为150-180℃,烘干时间为4S。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S7中的防卷胶水的烘干温度为60-70℃。
[0019]一种离型纸,包括纸材、设置在纸材光面上的胶层、设置在胶层上的离型剂层、设
置在纸材毛面上的防卷层。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离型纸的制造工艺中通过在纸材的光面上进行两次涂布,依次形成胶层和离型剂层,然后在纸材的毛面上进行背涂,形成防卷层,在制造过程中根据纸材、胶水、硅油、防卷胶水的特性进行工艺布局,合理设计涂布和烘干工艺,使离型纸的整体厚度更薄、更均匀,离型纸的表面更平整,韧性强,通过在毛面上进行背涂形成防卷层,并进行非接触式的加湿,诸如蒸汽加湿或者离心加湿,使离型纸的韧性增强,回湿效果更均匀,避免纸面被破坏,防止离型纸的边缘收卷,发生翻边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施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施例离型纸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纸材1、胶层11、离型剂层12、防卷层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与相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相关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说明本专利技术本身而举的优选实施例,而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如下的实施例中,并且本专利技术涉及本
的相关必要部件,应当视为本
内的公知技术,是本
所属的技术人员所能知道并掌握的。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型纸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材,选择克重为27-28gsm、含水量为5%-7%、厚度为35-50μm、紧度为0.73-0.9g/m3薄页的纸材,纸材包括相对设置的光面和毛面,纸材通过放卷设备进行放卷,并放卷到上胶设备进行上胶;S2.底涂,纸材通过放卷设备放卷到上胶设备进行上胶操作,上胶设备在纸材的光面涂覆一层胶水;S3.胶水烘干,上胶设备对纸材上胶完毕后,以超短距离传输到烘胶设备进行烘干操作使纸材光面上形成胶层;S4.离型剂层,对形成胶层的纸材传输到上硅油设备进行上硅油操作,上硅油设备在胶层上涂覆一层硅油;S5.硅油烘干,上硅油设备对纸材进行上硅油完毕后传输到烘硅油设备进行烘干操作使纸材的胶层上形成离型剂层;S6.背涂,对形成离型剂层的纸材传输到背涂设备进行背涂,背涂设备在纸材的毛面上涂覆一层防卷胶水;S7.胶水烘干,背涂设备对纸材进行背涂完毕后传输到背涂烘箱进行烘干操作时纸材毛面上形成防卷层;S8.补水回湿,对形成防卷层的纸材进行非接触式补水回湿;S9.收卷设备对形成防卷层的纸材进行收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型纸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纸材的克重公差为0.4-0.9gs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型纸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纸材光面的平滑度为52.4-426.2S,纸材毛面的平滑度为13.5-1.6.3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范飞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新飞卫生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