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轮边制动于一体的行走驱动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912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轮边制动于一体的行走驱动减速器,属于梭车制动减速器的技术领域,包括轮毂、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轴、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轴、太阳轮轴、太阳轮、行星轮、行星轮轴、行星架、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内齿圈、静摩擦片、动摩擦片、活塞、复位螺钉、复位弹簧、环形的过渡连接板和限位钢片。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行星架和过渡连接板采用分体设计,便于湿式制动部分的安装与维护,可以实现仅拆轮胎和过渡连接板就能实现摩擦片的更换,在摩擦片更换时无需拆除整个行星架以及与行星架关联的行星轮等零件,省时省力。省时省力。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轮边制动于一体的行走驱动减速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梭车制动减速器的
,具体公开了一种集轮边制动于一体的行走驱动减速器。

技术介绍

[0002]梭车是煤矿井下实现短距快速运输的一种无轨胶轮车辆,作为短壁机械化开采的重要设备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连续采煤机的煤转运到给料破碎机上。专利号ZL 201510635944.0公开了一种集差速分动、湿式制动一体的重型梭车轮边减速制动系统,该系统的轮边减速器上设置有轮边湿式制动器,集差速分动、湿式制动于一体,但是行星架直接与轮边湿式制动器的外壳连接,当摩擦片磨损需要更换时,需要拆除轮边湿式制动器的外壳、整个行星架以及与行星架关联的行星轮等零件,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轮边制动于一体的行走驱动减速器,以改善
技术介绍
所述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轮边制动于一体的行走驱动减速器,包括轮毂、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轴、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轴、太阳轮轴、太阳轮、行星轮、行星轮轴、行星架、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内齿圈、静摩擦片、动摩擦片、活塞、复位螺钉、复位弹簧、环形的过渡连接板和限位钢片;第一锥齿轮位于轮毂内,固定穿设有第一锥齿轮轴,第一锥齿轮轴与轮毂转动连接且两端分别自轮毂伸出与传动轴连接;第二锥齿轮位于轮毂内,与第一锥齿轮垂直啮合,固定穿设有第二锥齿轮轴,第二锥齿轮轴与轮毂转动连接且通过球笼联轴器与太阳轮轴连接;太阳轮轴上固定有太阳轮,太阳轮与多个行星轮啮合,行星轮绕太阳轮转动,行星轮内固定穿设有行星轮轴;行星架包括分别与行星轮轴的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转动连接在第一外壳内,第一外壳与轮毂的两组连接耳板通过关节轴承和销轴连接,第二架体与第二外壳固定连接,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通过浮动密封连接;内齿圈与行星轮啮合,固定设置在第一外壳和第二架体之间,外壁设置静摩擦片安装槽,静摩擦片安装槽内安装有静摩擦片;第二外壳的内壁设置有动摩擦片安装槽,动摩擦片安装槽安装有动摩擦片;多片静摩擦片和动摩擦片依次交替设置构成摩擦副,摩擦副间充满油液;活塞滑动设置在第一外壳、浮动密封和摩擦副围合成的密封腔体内;复位螺钉滑动穿过活塞,端部固定在第一外壳上,螺帽和活塞之间套设有复位弹簧;第一外壳上设置有与密封腔体连通的液压油道,第一外壳与球笼联轴器之间设置有第一端盖;过渡连接板环绕在第二架体的外圆周面外,与摩擦副的位置对应,过渡连接板的外端面和第二架体的外端面通过圆销连接;限位钢片设置在摩擦副、第二外壳、内齿圈、第二架体和过渡连接板围合成的空间内,定位销穿过过渡连接板和限位钢片与第二外壳连接,螺钉穿过圆销和过渡连接板压紧限位钢片。
[0005]进一步地,过渡连接板的内端面和第二架体的内端面之间设置有限位环。
[0006]进一步地,活塞与第一外壳之间设置有防止液压油泄漏的O型圈。
[0007]进一步地,静摩擦片通过花键安装在静摩擦片安装槽内,动摩擦片通过花键安装在动摩擦片安装槽内。
[0008]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行星架和过渡连接板采用分体设计,便于湿式制动部分的安装与维护,可以实现仅拆轮胎和过渡连接板就能实现摩擦片的更换,在摩擦片更换时无需拆除整个行星架以及与行星架关联的行星轮等零件,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集轮边制动于一体的行走驱动减速器的外观图;图2为图1所示行走驱动减速器沿垂直中线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行走驱动减速器沿水平中线的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行走驱动减速器中湿式制动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10]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轮毂;1.1-轮毂盖;2-第一锥齿轮;3-第一锥齿轮轴;4-第二锥齿轮;5-第二锥齿轮轴;6-太阳轮轴;7-太阳轮;8-行星轮;9-行星轮轴;10.1-第一架体;10.2-第二架体;11-第一外壳;11.1-液压油道;12-第二外壳;13-内齿圈;14-静摩擦片;15-动摩擦片;16-活塞;17-复位螺钉;18-复位弹簧;19-球笼联轴器;20-关节轴承;21-销轴;22-浮动密封;23-第一端盖;24-过渡连接板;25-限位钢片;26-圆销;27-限位环;28-定位销;29-螺钉;30-O型圈;31-第二端盖;32-传动轴连接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集轮边制动于一体的行走驱动减速器,包括轮毂1、第一锥齿轮2、第一锥齿轮轴3、第二锥齿轮4、第二锥齿轮轴5、太阳轮轴6、太阳轮7、行星轮8、行星轮轴9、行星架、第一外壳11、第二外壳12、内齿圈13、静摩擦片14、动摩擦片15、活塞16、复位螺钉17、复位弹簧18、环形的过渡连接板24和限位钢片25;第一锥齿轮2位于轮毂1内,固定穿设有第一锥齿轮轴3,第一锥齿轮轴3与轮毂1转动连接且两端分别自轮毂1伸出与传动轴连接;第二锥齿轮4位于轮毂1内,与第一锥齿轮2垂直啮合,固定穿设有第二锥齿轮轴5,第二锥齿轮轴5与轮毂1转动连接且通过球笼联轴器19与太阳轮轴6连接;太阳轮轴6上固定有太阳轮7,太阳轮7与多个行星轮8啮合,行星轮8绕太阳轮7转动,行星轮8内固定穿设有行星轮轴9;行星架包括分别与行星轮轴9的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架体10.1和第二架体10.2,第一架体10.1和第二架体10.2为整体式设计,第一架体10.1转动连接在第一外壳11内,第一外壳11与轮毂1的两组连接耳板通过关节轴承20和销轴21连接,第二架体10.2与第二外壳12固定连接,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之间通过浮动密封22连接;内齿圈13与行星轮8啮合,固定设置在第一外壳11和第二架体10.2之间,外壁设置静摩擦片安装槽,静摩擦片安装槽内通过花键安装有静摩擦片14;第二外壳12的内壁设置有动摩擦片安装槽,动摩擦片安装
槽通过花键安装有动摩擦片15;多片静摩擦片14和动摩擦片15依次交替设置构成摩擦副,摩擦副间充满油液;活塞16滑动设置在第一外壳11、浮动密封22和摩擦副围合成的密封腔体内;复位螺钉17滑动穿过活塞16,端部固定在第一外壳11上,螺帽和活塞16之间套设有复位弹簧18;第一外壳11上设置有与密封腔体连通的液压油道11.1,第一外壳11与球笼联轴器19之间设置有第一端盖23;过渡连接板24环绕在第二架体10.2的外圆周面外,过渡连接板24的外端面和第二架体10.2的外端面通过圆销26连接,过渡连接板24的内端面和第二架体10.2的内端面之间设置有限位环27;限位钢片25设置在摩擦副、第二外壳12、内齿圈13、第二架体10.2和过渡连接板24围合成的空间内,定位销28穿过过渡连接板24和限位钢片25与第二外壳12连接,螺钉29穿过圆销26和过渡连接板24压紧限位钢片25。
[0013]行星架和过渡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轮边制动于一体的行走驱动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轴、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轴、太阳轮轴、太阳轮、行星轮、行星轮轴、行星架、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内齿圈、静摩擦片、动摩擦片、活塞、复位螺钉、复位弹簧、环形的过渡连接板和限位钢片;所述第一锥齿轮位于轮毂内,固定穿设有第一锥齿轮轴,第一锥齿轮轴与轮毂转动连接且两端分别自轮毂伸出与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位于轮毂内,与第一锥齿轮垂直啮合,固定穿设有第二锥齿轮轴,第二锥齿轮轴与轮毂转动连接且通过球笼联轴器与太阳轮轴连接;所述太阳轮轴上固定有太阳轮,太阳轮与多个行星轮啮合,行星轮绕太阳轮转动,行星轮内固定穿设有行星轮轴;所述行星架包括分别与行星轮轴的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转动连接在第一外壳内,第一外壳与轮毂的两组连接耳板通过关节轴承和销轴连接,第二架体与第二外壳固定连接,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通过浮动密封连接;所述内齿圈与行星轮啮合,固定设置在第一外壳和第二架体之间,外壁设置静摩擦片安装槽,静摩擦片安装槽内安装有静摩擦片;所述第二外壳的内壁设置有动摩擦片安装槽,动摩擦片安装槽安装有动摩擦片;多片静摩擦片和动摩擦片依次交替设置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福文郭进彬王炳效郭大武申国建庞宇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