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仲秋专利>正文

封闭式植物供水系统及其设备,以及其建造、制作、设置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91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封闭式植物供水系统及其设备、以及其建造、制作、设置方法,属人工给植物供水技术领域。主要解决地表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其特征在于将水源设施封闭并尽大范围互相连通成网,排水装置采用隔离,微孔,植物体内排水技术,同时设置水力发电设施缓冲水压和供给电能,污水净化利用设施增加水源,肥水设施增加水的肥力,保墒保温供暖装置保证寒冷环境能持续供水,形成封闭式植物供水系统以达到节水,节能,供水效果可靠范围广的目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封闭式植物供水系统及其设备、以及其建造、制作、设置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给植物供水技术。现技术是将各种水源拦,蓄,提高水位,渠道或管道输水。排水方式有漫灌、渠灌、喷灌、渗灌、滴管、微灌等给植物供水。具体方法在农、林、水利等有关专著中都有详细论述。建造拦河坝、水库,堤岸工程大、造价高、占地多、泄洪慢、有水灾隐患、水资源利用率低。管道输水水源端不封闭,输水管道和外界不能完全封闭,输水慢,排水端不能保持原水源水位高度,形成的水位落差势能被消耗,无法利用。给植物供水调控设施少,不能建成较大范围的供水网络,水资源分配不平衡,干旱、半干旱地区长期处于缺水状态。供水区平时水储量少,用水旺季水源不足,用水淡季水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同时,储水设施少,缺水地区无法发展水产养殖业,紧急泄洪困难,也不能有效地补充地下水和改善内陆地区气候和环境。排水方式大都是将水排放在地表,导致土壤龟裂、板结,破坏了土壤的保墒性能,加速水分大量蒸发,不利于植物生长,也造成水资源不必要的损失。也有将排水孔设置在地表以下的排水装置,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八日,中央电视台七套农业节目《科技苑》介绍了国外的和推荐了一种和国外产品类似的国产渗灌管,但需特殊的橡胶材料制造,制造工艺复杂,价格昂贵,只能在有条件的环境下使用,不宜在大田中推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造、制作、设置、使用简单方便,材料来源广、成本低,水量可任意调节和随时供水,让水携带其它有益成分容易,节水、节能、供水效果好,能充分利用各种地表水资源,形成较大范围的供水网络,并具有泄洪、水力发电、水产养殖、污水利用、肥水、保墒保温供暖多种功能的封闭式植物供水系统及其设施、装置,以及其建造、制作、设置方法。封闭式植物供水系统包括水源水池、调控水池、储水池、封闭式输水管道、泄洪设施、水力发电设施、污水净化处理利用设施、节水式排水装置、肥水设施,保墒保温供暖装置。为了充分利用各种地表水资源,给尽大范围的植物供水,并达到节水、节能、供水效果可靠、投资少的目的,需建成封闭式植物供水网络。封闭式植物供水网络1是将封闭式植物供水系统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互相连通构成。即在一个够大的范围内,凡可利用的各种地表水水源都建造水源水池,供水区按需要分布调控水池和储水池,用封闭式输水管道将所有水源水池、调控水池、储-->水池互相连通成网,利用节水式排水装置给植物供水,形成封闭式植物供水网络,网络可调控使用水源水量和均衡各供水区用水量,并可用来泄洪,水力发电、水产养殖,同时具有污水利用、肥水、保墒、保温和供暖功能。水源水池为了不使空气进入输水管道,达到输水管道中的水与外界完全封闭,在可供利用的各种地表水水源,需建造水源水池。水源水池包括封闭式水源水池2、喷泉水源水池3、开放式水源水池4和提水池5。封闭式水源水池2水源水面高于供水区平面可建造封闭式水源水池,根据水源地理特点,可建造在水中,也可建造在堤岸以外。封闭式水源水池2由地基、水池、安全闸、进水口、出水口、排气阀组成。封闭式水源水池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与水池用钢筋网连成一体,水池顶封闭,中间预设排气阀,进水口低于水源历史最低水位线,外设安全闸,有封闭式通道与水源相通,通道外清理一段水源底部淤泥,用大小石块混合填充,出水口即封闭式输水管道进水口,高于水池进水口。通水前开放排气阀,若水源水面高于水池顶,通水后将排气阀封死,若水源水面低于水池顶,通水时用抽气机抽出池中空气,通水完成后,封死排气阀,水池内不留空气。喷泉水源水池3若喷泉水量充沛、稳定,可用于给植物供水,则建造喷泉水源水池3。喷泉水源水池3由地基、水池、喷水口、出水口、排气阀组成。喷泉水源水池3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与水池用钢筋网连成一体,水池顶封闭,中间预设排气阀,喷水口设置在水池底部中间,出水口即封闭式输水管道进水口在水池壁中部,水池建成后抽出池中空气,封死排气阀。开放式水源水池4水源水面低于供水区平面可建造开放式水源水池4,根据水源地理特点,可建造在水中,也可建造在堤岸以外,用水泵给提水池供水。开放式水源水池4由地基、水池、进水口、水泵管口组成。开放式水源水池4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与水池用钢筋网连成一体,进水口低于水源历史最低水位线,进水口有封闭式通道与水源相通,通道外清理一段水源底部淤泥,用大小石块填充,水泵管口可设置在水池顶部或水池壁。提水池5若水源水面低于供水区平面,需建造提水池5提高水位,再向供水区输水。提水池5可建造在开放式水源水池4上或其它较高位置,高于供水区平面一米以-->上。提水池5由地基、水池、水泵排水管口、自动上水装置6、自动上水装置安装孔、出水口组成。提水池5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若建造在开放式水源水池上,二者用钢筋网连成一体,水池顶封闭,水泵排水管口在水池壁顶部,出水口即封闭式输水管道进水口在水池壁底部,自动上水装置6电源开关在水池外,杠杆轴在安装孔侧壁固定,浮球在水池中间一定高度悬吊。自动上水装置6由浮球、连杆、电源开关、导线、电源、水泵组成。浮球浮在提水池5水面,浮球可随提水池5水面上下浮动,浮球连接连杆,连杆有轴固定在安装孔侧壁与另一端形成杠杆,另一端与电源开关闸刀柄之间有可曲连杆连接,电源开关用导线与电源,水泵连通,水泵进水管口在开放式水源水池中,排水管口在提水池壁内侧顶部,当提水池5水位下降到一定高度时,浮球带动连杆一端下降,另一端上举,上举端接通电源开关,水泵通电,一个或数个水泵开始工作,水位上升,浮球随之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连杆一端上升,一端下降,下降端拉断电源开关,电源关闭,水泵停止工作。自动上水装置6要保证提水池水位始终高于出水口,使输水管道一直处于封闭状态。调控水池为了保证当地供水区用水和与周围供水区调控使用水源,即接受水源水和其它供水区节余水,并向其它供水区输水,向当地储水池,用户供水,在适当的范围内,如一个村镇,数个集中的村镇,一个较小的区域需建造调控水池。调控水池除受地理因素限制外,必须和相邻调控水池互相连通,不留盲端。调控水池包括封闭式调控水池8、双层调控水池9、调控水塔13。封闭式调控水池8供水区平面低于水源水位一至三米,且与周围相邻供水区平面高度基本一致,或高于相邻供水区平面可建造封闭式调控水池。封闭式调控水池8由地基、水池、进水口、调控水口、出水口组成。封闭式调控水池8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与水池用钢筋网连为一体,水池顶封闭,进水口与当地水源水池相连通,调控水口与其相邻水位高度基本一致的调控水池相连通,使水可以相互调节使用,即与水位高低基本一致的封闭式调控水池相连通,与上位的调控水池地下水池相连通,与下位的调控水池水位高度基本一致的地上水池相连通,出水口与当地供水范围内的储水池,用户输水管道相连通。双层调控水池9-->供水区平面低于水源水位三米以下,或低于不足一米至高于两米左右,需建造双层调控水池。双层调控水池9由地基、地下水池、地上水池、上下水池连通口、上下水池连通管道、调控水口、水泵管口、安装孔、自动断电指示装置7、进水口、自动上水装置6、出水口组成。双层调控水池9为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与上下水池用钢筋网连为一体,地下水池与地上水池有管道相互连通,地上水池的连通口在最高处即水池壁顶部,稍低于水源水位,连通管道浇铸混凝土时预置在水池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给植物供水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地表水水源建造水源水池,各不同地理环境供水区建造适宜的调控水池和储水池,具备条件的地理环境建造水力发电设施和污水净化处理利用设施,利用封闭式输水管道相互连通,使用节水式排水装置给植物供水,并用肥水设施增加水的肥力,保墒保温供暖装置使寒冷的季节和地区保证供水的连续性,构成封闭式植物供水系统的方法。除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外,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将封闭式植物供水系统互相连通,形成够大范围的封闭式植物供水网络[1]网络可调控使用水源水量和均衡各供水 区用水量,并可用来泄洪,水力发电,水产养殖,同时具有污水利用,肥水,保墒,保温,供暖功能的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人工给植物供水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地表水水源建造水源水池,各不同地理环境供水区建造适宜的调控水池和储水池,具备条件的地理环境建造水力发电设施和污水净化处理利用设施,利用封闭式输水管道相互连通,使用节水式排水装置给植物供水,并用肥水设施增加水的肥力,保墒保温供暖装置使寒冷的季节和地区保证供水的连续性,构成封闭式植物供水系统的方法。除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外,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将封闭式植物供水系统互相连通,形成够大范围的封闭式植物供水网络[1]网络可调控使用水源水量和均衡各供水区用水量,并可用来泄洪,水力发电,水产养殖,同时具有污水利用,肥水,保墒,保温,供暖功能的方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封闭式植物供水系统由水源水池,调控水池,储水池,封闭式输水管道,水力发电设施,污水净化处理利用设施,节水式排水装置,肥水设施,保墒保温供暖装置构成。封闭式植物供水网络[1]是在一个够大的范围内,凡可利用的各种地表水水源都建造水源水池,供水区按需要分布其适宜的调控水池和储水池,具备条件的地理环境建造水力发电设施和污水净化处理利用设施,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种植特点选用适宜的节水式排水装置,设置肥水设施和保墒保温供暖装置,利用封闭式输水管道相互连通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修建水源水池使输水管道进水口低于水源水池水面,输水管道进水口始终处于封闭状态的方法。水源水池包括封闭式水源水池[2]、喷泉水源水池[3]、开放式水源水池[4]和提水池[5]。封闭式水源水池[2]由地基、水池、安全闸、进水口、出水口、排气阀组成。封闭式水源水池[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与水池用钢筋网连成一体,水池顶封闭,中间预设排气阀,进水口低于水源历史最低水位线,外设安全闸,有封闭式通道与水源相通,通道外清理一段水源底部淤泥,用大小石块混合填充,出水口即封闭式输水管道进水口,高于水池进水口。通水前开放排气阀,若水源水面高于水池顶,通水后将排气阀封死,若水源水面低于水池顶,通水时用抽气机抽出池中空气,通水完成后,封死排气阀,水池内不留空气。喷泉水源水池[3]由地基、水池、喷水口、出水口、排气阀组成。喷泉水源水池[3]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与水池用钢筋网连成一体,水池顶封闭,中间预设排气阀,喷水口设置在水池底部中间,出水口即封闭式输水管道进水口在水池壁中部,水池建成后抽出池中空气,封死排气阀。开放式水源水池[4]由地基、水池、进水口、水泵管口组成。开放式水源水池[4]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与水池用钢筋网连成一体,进水口低于水源历史最低水位线,进水口有封闭式通道与水源相通,通道外清理一段水源底部淤泥,用大小石块填充,水泵管口可设置在水池顶部或水池壁。提水池[5]由地基、水池、水泵排水管口、自动上水装置[6]、自动上水装置安装孔、出水口组成。提水池[5]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若建造在开放式水源水池上,二者用钢筋网连成一体,水池顶封闭,水泵排水管口在水池壁顶部,出水口即封闭式输水管道进水口在水池壁底部,自动上水装置[6]电源开关在水池外,杠杆轴在安装孔侧壁固定,浮球在水池中间一定高度悬吊。自动上水装置[6]由浮球、连杆、电源开关、导线、电源、水泵组成。浮球浮在提水池[5]水面,可随提水池[5]水面上下浮动。浮球连接连杆,连杆有轴固定在安装孔侧壁与另一端形成杠杆,另一端与电源开关闸刀柄之间有可曲连杆连接。电源开关用导线与电源、水泵连通。水泵进水管口在开放式水源水池中,排水管口在提水池壁内侧顶部。当提水池[5]水位下降到一定高度时,浮球带动连杆一端下降,另一端上举,上举端接通电源开关,水泵通电,一个或数个水泵开始工作,水位上升,浮球随之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连杆一端上升,一端下降,下降端拉断电源开关,电源关闭,水泵停止工作。自动上水装置[6]要保证提水池水位始终高于出水口,使输水管道一直处于封闭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修建调控水池,均衡供水区供水量的方法。调控水池包括封闭式调控水池[8],双层调控水池[9]、调控水塔[13]。封闭式调控水池[8]由地基、水池、进水口、调控水口、出水口组成。封闭式调控水池[8]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与水池用钢筋网连为一体,水池顶封闭,进水口与当地水源水池相连通,调控水口与其相邻水位高度基本一致的调控水池相连通,使水可以相互调节使用,即与水位高低基本一致的封闭式调控水池相连通,与上位的调控水池地下水池相连通,与下位的调控水池水位高度基本一致的地上水池相连通,出水口与当地供水范围内的储水池,用户输水管道相连通。双层调控水池[9]由地基、地下水池、地上水池、上下水池连通口、上下水池连通管道、调控水口、水泵管口、安装孔、自动断电指示装置[7]、进水口、自动上水装置[6]、出水口组成。双层调控水池[9]为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与上下水池用钢筋网连为一体,地下水池与地上水池有管道相互连通,地上水池的连通口在最高处即水池壁顶部,稍低于水源水位,连通管道浇铸混凝土时预置在水池壁内或水池内,当地上水池一般水量时,水不能流入地下水池,只有地上水池水量充沛,水源富裕时才会流入地下水池,地下水池调控水口与水位高度基本一致的下位调控水池地上水池相连通,以调节用水。自动断电指示装置[7]由浮球、连杆、电源、电源开关、指示装置组成。浮球浮在地下水池水面,浮球可随地下水池水面上下浮动,浮球连接连杆,连杆有轴固定在安装孔侧壁与另一端形成杠杆,另一端与电源开关闸刀柄之间有可曲连杆连接,电源开关接通水泵总电源,当地下水池水源不足,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浮球带动连杆一端下降,另一端上举,上举端拉断电源开关,总电源断电,水泵停止工作,同时触发指示装置,告诉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启用储水池水源。当地下水池水位恢复时,电源接通,指示装置停止工作。自动上水装置工作恢复正常。地上水池进水口与当地水源水池相通,调控水口与其相邻水位高度基本一致的调控水池相连通,安装孔安装自动上水装置,水泵管口稍低于上下水池连通口,出水口与当地供水范围内的储水池,用户输水管道相连通。调控水塔[13]为地下水池和多层地上调控水池相叠组成,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半球形地基,中空浇铸技术。调控水塔[13]由半球形地基、塔体、上下水管道、上下水池连通管道、调控水口、进水口、出水口、阀门、自动上水装置、自动断电指示装置、上下通道、踏梯、观察孔、出入口、外形装饰结构、避雷装置构成。调控水塔[13]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半球形地基,中空浇铸技术,地基、塔体,上下通道及其圈梁、立柱、井字形大梁用钢筋网连为一体。地基可建成地下水池,即地下水池形状为中空半球形形状,与水池圈梁,井字形大梁,立柱连成一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塔体为数个地上环形水池相重叠,采用中空浇铸技术,中间有上下通道贯通。上下通道为圆筒形,贯通各地上水池,通道出入口设置在第二层即地上水池第一层,各地上水池有观察孔,设置在出入口对侧壁,各地上水池最高处,观察孔同时安装自动上水装置,上下通道钢筋踏梯两端横向固定在通道壁内,电源线,水泵,水泵输水管,管道阀门,设置在通道内,上下水管道,上下水池连通管道,可设置在通道内或预置在通道壁内,进出水管道预置在第一层地上水池底即地下水池顶内,有进水口的地上水池安装自动断电指示装置,与各自的水泵电源连通。各水池与相邻水池有上下水池连通管道连通,使各地上水池的富裕水能逐层向下层输送。与当地水源水位高度基本一致或稍低的水池设置进水口与当地水源水池连通,调控水口与其相邻水位高度基本一致的调控水池连通,各水池出水口与相应的供水范围内的储水池、用户输水管道独立连通。外形装饰结构与当地文化、风俗、景点相协调。半球形地基技术,建筑物地基呈半球形整体结构,重量要够大,凸面朝下,周围为夯土层,建筑物和地基重心要一致,并用钢筋网连为一体的方法。中空浇铸技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在强度许可的条件下,采用中空浇铸技术。即在浇铸钢筋混凝土时,在混凝土中有规律地排列一定形状和数量的由某种材料构成的几何体的方法。几何体为橡胶、塑料、木质、纸质或其他同类材料制作。几何体形状为球形[10]、圆柱形[12]、多面体[11]等,可中空和实体,木质、纸质等怕湿材料表面要有防水材料保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供水区修建储水池用于大量储水的方法。储水池包括调控储水池和单位用户储水池。调控储水池由水池、进水口、阀门、出水口、过滤装置、提示水位线构成。进水口与当地调控水池连通,有阀门控制进水量,有洪灾预报时,水量不能超过泄洪提示水位线,给泄洪留有一定的容量,出水口处有过滤装置,出水口不能低于养殖最低需要提示水位线,出水口与供水范围内的单位用户储水池,用户输水管道连通。单位用户储水池由进水口、出水口、过滤装置、阀门、流量表构成。进水口与当地调控水池或调控储水池连通,由阀门控制进水量,出水口有过滤装置,并与节水式排水装置输水管道连通,用阀门和流量表控制供水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使用封闭式输水管道,使管道中的水与外界封闭用于大量输水的方法。封闭式输水管道包括主干封闭式输水管道和分支封闭式输水管道。主干封闭式输水管道,管径大,无分支,路线设计时可采用吻接技术,设置在冰冻层以下,预置的管道套接时采用内封技术,管径较大,强度要求高的管道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连续现行浇铸,或数根较小管径的管道并排设置。设置水力发电设施缓冲水压。分支封闭式输水管道,管径较小,有分支,套接时采用内封技术,设置在冰冻层以下。虹吸技术输水,管道经过比水源水位高的地理位置时,封闭输水管道进水口和低于水源水位输水管道的某段排水管口,在输水管道最高处设置注水孔,用机械运水,注满后封死注水孔,先启封进水口,再启封排水口,即可输水的方法。封闭式输水管道用水泥、陶瓷、铸铁、合金、塑料或其它同类材料制作。内封技术,输液、输气或利用液体、气体输送固体物质的管道,可采用内封技术以加强套接时的密封和固定程度,即在外管套接处内侧壁和内管套接处外侧壁套接后的对应部位,各设置一周凹槽,使套接后两凹槽相吻合成一环形内封槽,外管凹槽有注液孔与外界相通,套接后,从注液孔向内封槽注入可凝固的液体物质顺利,这样,外管与内管套接后,从注液孔向内封槽注满可凝固的液体物质,凝固后两管道即被可靠地密封和固定的方法。可凝固的液体物质包括水泥沙浆、水泥浆、熔化后的金属液、粘合剂及其它同类物质。内封式管道包括单槽内封管、双槽内封管、分枝接头内封管和弯头内封管。单槽内封管[14],管道一端为内管,一端膨大成外管,外管内径与另一端外径相同,使外管部分与另一管道内管端套接恰好吻合,在套接段中部设置内封槽、注液孔。双槽内封管,分别设置外管[16]、内管[17],外管[16]内径与内管[17]外径相同,内管17两端距管口相同距离处各设置一内管凹槽,外管[16]长度大于两内管连接后两凹槽之间的距离,外管凹槽宽度等于或稍大于两内管[17]连接后内管凹槽间的距离,使套接后外管凹槽能覆盖两内管凹槽呈两端膨大的环形内封槽,两内管凹槽与外管凹槽的对应处各设置一个外管注液孔。管道需要改变口径时,双槽内封外管设置成两端口径不同的外管内封凹槽和注液孔,分别和相应的内管套接内封。分枝接头内封管,管道需要分枝套接时,只需将外管按需要口径设置成各分枝形状,每端分别设置外管凹槽和注液孔,与相应口径的内管套接内封。分枝接头内封管有三通接头外管[19]、四通接头外管[20]。弯头内封管,管道需要改变方向时,将外管按需要方向弯曲设置,两端分别设置外管凹槽和注液孔成弯头内封管外管[21],与相应的内管套接内封。根据液体在封闭式输送管道中自然流动,其流速、流量和所形成的落差势能受液体比重、大气压、地球引力、管道阻力、管道长度、管道内径横截面积、管道排液口与液源液面的垂直距离即落差距离等因素的影响,与管道内径横截面积,落差距离呈正相关,且在管道口径一致时,任一横截面流速,流量,水压(正负水压绝对值之和)和所形成的动能相等的原理。在水源水量充沛、稳定,管道内径大,落差距离大,构成发电条件的,可在主干封闭式输水管道设置水力发电设施,以缓冲水压,为封闭式植物供水系统增加电能。发电后输入当地调控水池,调控储水池或有水利设施的其它水域的方法。设置水力发电设施时,水轮机组可设置成封闭式水轮机组、开放式水轮机组、半开放式水轮机组。封闭式水轮机组是将水轮机组设置在封闭式输水管道任一适宜位置,与外界封闭。开放式水轮机组是将水轮机组设置在封闭式输水管道进水口或出水口之外,且对进出水口不形成阻力。半开放式水轮机组是水轮机组一端对外界开放,另一端与输水管道连通封闭,可和封闭式水轮机组同时设置,但能量利用要受到相互影响。设置封闭式或半开放式水轮机组,要同时设置应急输水管道和水闸。利用封闭式输水管道大量输水,使河道断流,用于疏通河道和设置其它设施的方法。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将各排放污水工厂的污水先小范围小区域收集,经过污水初步净化处理设施[28]处理后汇总输送到有一定条件的地理位置统一彻底净化处理后输入专用储水池,专用储水池与当地单位用户储水池,用户输水管道连通的方法。为了方便处理污水和缩小污染范围,可将排放污水的工厂厂址限定在某些有利于污水收集,输送,处理和利用的一定区域,如地理环境适宜的某些片或某些线内的方法。污水初步净化处理设施[28],含有加热管道,离心沉淀池,沉淀物池,漂浮物池,过滤池,沉淀储水池,输水管道。加热管道是根据涡流电热原理利用铁芯套管式涡流电热装置加热接近离心沉淀池排水管道中的污水,加速净化处理过程。铁芯套管式涡流电热装置是在铁制的管道上绕一定匝数有绝缘包衣的导线线圈,铁管中设置铁制的实心铁芯,套管与铁芯之间留有一定空隙,线圈通电后,铁芯即可发热,可加热套管与铁芯之间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线圈匝数和电流强度可调节产热程度的方法。铁芯套管式涡流电热装置由螺旋套管、铁芯组成。螺旋套管包括单层螺旋套管[22]、多层螺旋套管。单层螺旋套管[22]:在铁管上绕一定匝数有绝缘包衣的导线线圈。多层螺旋套管:在单层螺旋套管[22]内安装一层或数层有支架的内套管[24]。铁芯包括圆柱体铁芯[23]、圆柱体分段铁芯[25]、球体铁芯[26]、连续球体铁芯。圆柱体铁芯[23]:铁芯为圆柱体,两端有支架。圆柱体分段铁芯[25]:将园柱体铁芯分段安装。球体铁芯[26]:铁芯为球体,有支架。连续球体铁芯:将球体铁芯连续安装。离心沉淀池由进水口、圆形沉淀池、中心立柱[29]、漂浮旋转盘[30]、输水管道组成。进水口即加热管道排水口,与圆形沉淀池壁形成的圆相切。园形沉淀池底边缘稍高,中心稍低,呈圆椎形,圆心有中心立柱[29]。中心立柱[29]固定在圆形沉淀池中心,高度高于污水液面,顶端有圆轴,用可上下活动的轴承固定漂浮旋转盘,使漂浮旋转盘可随污水液面上下漂浮并固定在沉淀池中心。轴承下有漂浮物排水口,连通漂浮物输出管道,圆轴顶端有动力装置,可使漂浮旋转盘和污水同向旋转,中心立柱中上部有排水口与污水输出管道连通,底部有沉淀物排水口,与沉淀物输出管道连通。漂浮旋转盘[30],圆形,上面和侧面有漂浮物进水口,通过圆盘管道输入中心立柱上端漂浮物排水口,下面有放射状叶片,旋转时可推动污水旋转,圆心有轴承将旋转盘固定在立柱轴上,同时有传动装置与圆轴顶端动力装置连接。进水口与圆形沉淀池相切,可借助水的动力和惯性使污水旋转,漂浮旋转盘同方向加速旋转,可加速沉淀,并使沉淀物,漂浮物,悬浮物集中于池心,分别经各自的排水管道输入相应的池进一步净化处理,中上段较净化的污水输入过滤池过滤,同时在池中也可加入化学或生物净化剂促进净化处理过程。沉淀物池中上部有进水口,与离心沉淀池沉淀物输出管道连通,上部有排水口,与过滤池连通,下部有清除通道,用闸门封闭,沉淀物在此池集中沉淀,便于清除,清除的沉淀物按有关标准处理。漂浮物池上部有进水口与离心沉淀池漂浮物输出管道连通,中下部有排水口与过滤池连通,漂浮物集中后与沉淀物一同处理。过滤池内填充过滤材料,有进水口与离心沉淀池排水口连通,与沉淀物池、漂浮物池排水口分别连通,有排水口与沉淀储水池连通。沉淀储水池有进水口与过滤池连通,有输出管道将水输送到其它处理设施集中进一步净化处理。在沉淀储水池可用化学生物及其它方法进一步净化处理。以上设施可两套对称设置,便于维修和清理。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节水式排水装置包括隔离式排水装置、微孔式排水装置、植物体内排水装置。采用隔离装置将排水孔与土壤隔离使排水孔不直接接触土壤,避免排水孔堵塞的方法。隔离式排水装置包括隔离瓦,瓦状隔离式排水管,带状隔离式排水管,钟状隔离式排水孔。隔离瓦横截面顶部成弧形,两边切线方向延伸,下部边缘九十度向外翻转构成。隔离瓦由直隔离瓦[32]、三通隔离瓦[33]、四通隔离瓦[34]、弯头[35]、观察孔[36]、接头瓦当[37]、输水管口[38]、挡土瓦[39]、观察孔盖[40]组成。隔离瓦是水泥、陶瓷或无毒、性能稳定的塑料及同类材料制品。隔离瓦埋置时,根据植物和耕作特点,可埋置在耕作层或耕作层以下,呈环形,平行或网状排列,相间距离要保证供水效果和供水均匀。根据设置和排列需要,各种形状的隔离瓦互相连通,连接处覆盖挡土瓦,用接头瓦当连通隔离瓦进水端与输水管口。地块周围和中间设置数个观察孔,用于观察供水情况,也可将干净的雨水引入观察孔,腐熟的有机肥料,粉碎的作物秸杆,落叶以及化肥,药物等都可与水混合从观察孔加入,平时要盖上观察孔盖。瓦状隔离式排水管是在隔离瓦内侧顶部纵向连接一排水管,排水管两侧各有一排排水孔构成。瓦状隔离式排水管由直瓦状隔离式排水管[41]、三通瓦状隔离式排水管[42]、四通瓦状隔离式排水管[43]、弯头[44]、连通管[45]、接头瓦当[46]、输水管口[38]、挡土瓦[39]组成。瓦状隔离式排水管是陶瓷或无毒,性能稳定的塑料及同类材料制品。瓦状隔离式排水管埋置时,根据植物和耕作特点,可埋置在耕作层或耕作层以下,呈环形,平行或网状排列,相间距离要保证供水效果和供水均匀。根据设置排列需要,各种形状的瓦状隔离式排水管用连通管互相连通,连接处覆盖挡土瓦,用接头瓦当连通瓦状隔离式排水管进水口与输水管口,整平土地。带状隔离式排水管[47]是在排水管两侧各连接一条带裙,在两带裙之间排水管下壁有一排排水孔,呈带状,可卷曲。带状隔离式排水管[47]用无毒、性能稳定,有一定弹性和韧性,硬度适当可卷曲的塑料或其它同类材料制成。带状隔离式排水管[47]埋置在耕作层两行作物之间,平行排列,两端与输水管道连通,埋置时可用人工或机械操作,也可埋置在耕作层以下。带状隔离式排水管埋置用机械操作时,将埋带装置固定在覆膜播种机适当位置,使埋带、覆膜、播种一次完成的方法。埋带,覆膜,播种机[48]由机架、埋带装置、覆膜装置、播种装置组成。机架由牵引架[50]、导引柱横梁[51]、开沟铧、平土瓦安装横梁[52]、转盘架横梁[53]、地膜安装轴[54]、地膜轴管[55]、地膜隔盘[56]、种箱[58]、调种轴[59]、播种铧安装梁[64]、压膜轮轮轴[65]及轮轴架组成。牵引架[50]等腰三角形,用轴装在机架前端两上纵梁之间,前端有钩用于和机动装置连接;导引柱横梁[51]安装有导引柱;开沟铧、平土瓦安装横梁[52]有螺孔,可用螺栓固定开沟铧、平土瓦;转盘架横梁[53]装有转盘架;地膜安装轴[54]装有地膜轴管[55]和地膜隔盘[56];种箱[58]安装在两上纵梁之间后部,种箱调种轴孔装有调种轴[59],两端伸出安装同心齿轮;两播种铧安装梁[64]一根安装在两下纵梁后端,两端伸出安装同心齿轴,另一根安装在机架两后立柱下端,二者用于固定播种铧;压膜轮轮轴[65]安装压膜轮[66],两端伸出安装同心齿轮。有轮轴架与机架连接安装。埋带装置由导引柱、转盘支架[53]、开沟铧[60]、平土瓦[61]、开沟铧固定板[62]、平土瓦固定板[63]组成。导引柱是圆柱形立柱,竖装在其横梁上,可使转盘上的带状隔离式排水管改变方向并导引入开沟铧。转盘支架[53]安放盘成圆形的带状隔离式排水管,受排水管牵引时,转盘可在转盘支架轴上旋转。开沟铧[60]前端尖,有底,中后部无底,中部有平沟轮,牵引时可旋转,压平沟底和支撑机架,隔离式排水管从上孔和后孔穿过,进入沟底成设置位置。开沟铧[60]可用螺栓固定在其固定板[62]安装在机架上。平土瓦[61]两片,其外侧面向下弯曲成弧形,再向上翻转,其间稍有空隙,用于导引地膜和将地膜边缘埋入土中,每片有螺孔,可用螺栓固定在其固定板[63]安装在机架上,外缘可内外,上下旋转,调节两片组成的拱形高低和宽度。用于埋带,平土和覆膜。覆膜装置由地膜安装轴[54]、地膜轴管[55]、地膜隔盘[56]、平土瓦[61]、压膜轮[66]组成。地膜安装轴[54]圆柱形,安装在机架两前立柱中段,可拆卸,装上套有地膜卷的地膜轴管[55],地膜轴管[55]两端装有地膜隔盘[56]。压膜轮[66],哑铃状,中心有方形轴孔,可用轴安装在轮轴架下端,稍重,牵引时可旋转,将地膜压平整。播种装置由种箱、调种轴、同心齿轮、链条、播种铧组成。种箱放置种子,种箱底有长孔,装置调种轴。压膜轮轮轴、上播种铧安装梁、调种轴两端各安装两个不同齿数的同心齿轮,用链条连接,使压膜轮转动时,可带动调种轴旋转,将种子导送至播种铧内,同时可调节调种轴转速。播种铧,上端为种子孔道,播种铧在平土瓦与压膜轮外缘之间,可上下调节深度,将种子埋入适当位置。播种前,先调节好各装置宽度,深度,将地膜和排水管拉出一段固定在地块边缘,牵引播种机,开沟铧开沟,并将排水管导引入沟底成设置位置,平土瓦埋带、平土并将地膜边缘埋入土中成设置位置,两地膜边缘留有适当空隙,播种铧将种子播入两地膜之间适当深度,压膜轮最后平土,压膜成拱形,机械播种完成,人工将排水管两端与输水管连通,和地膜边缘一同埋入土地中。钟状隔离式排水孔隔离装置呈钟状,排水孔在内侧顶部与输水管连通。钟状隔离式排水孔用无毒、性能稳定、有一定硬度的塑料或其它同类材料制成。钟状隔离式排水孔埋置时,根据作物和耕作特点,可单独埋置在植物根部,也可数个和输水管连通成环状埋置在植物根部周围,或根据作物株距,与输水管连通成带状,每颗植物根部埋置一个或数个成一行。埋置时,可使用插入钳[68]埋置,也可将带状隔离式排水孔预置在耕作层以下。插入钳,钳口合拢成管状能容纳钟状隔离式排水孔,钳尖合拢成圆锥形。在排水装置壁层设置比土壤颗粒细的网状微孔,使水通过网状微孔极缓慢地渗出的方法。微孔式排水装置包括微孔式渗水管、微孔式渗水容器[69]、微孔式渗水板[70]。微孔式渗水管,管状,管壁有网状微孔,或将一端封闭成盲管。微孔式渗水管设置时,根据作物、环境和种植特点,可用盲管有口端与输水管阀门连通独立设置,或用三通管将渗水管连通成环状,设置在植物周围,三通管另一端与输水管阀门连通,用阀门控制水压,调节渗水量。也可分层设置。微孔式渗水容器[69]包括单面渗水容器和双面渗水容器。单面微孔式渗水容器、容器状、网状微孔只开口于容器内侧壁,外壁面封闭不能渗水,壁内有循环水道与微孔连通。循环水道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输水管阀门连通,出水口外径与进水口内径同,进出水口能套接,也能用堵头封闭。双面微孔式渗水容器,容器状,容器壁有网状微孔开口于两壁面。单面微孔式渗水容器设置时,若单独设置,进水口与输水管阀门连通,出水口用堵头封闭,若多数设置,输水管阀门及进出水口全部互相连通,用阀门控制水压,调节渗水量,可分层设置。双面微孔式渗水容器设置时,可设置于水中,水面低于容器缘,也可分层设置。微孔式渗水板包括单面渗水板和双面渗水板。单面微孔式渗水板,平板状,有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网状微孔只开口于一面,另一面和周围边面封闭不能渗水,板内有循环水道与微孔连通,循环水道开口于相对的两个边面成进出水口,进出水口与另一渗水板进出水口能互相套接,也能和输水管阀门连通。双面微孔式渗水板,平板状,有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网状微孔开口于两面,板内有循环水道与微孔连通,循环水道开口于相对的两个边面成进出水口,进出水口与另一渗水板进出水口能互相套接,也能和输水管阀门连通。微孔式渗水板设置时,须设置在周边有围墙的平面内,单面渗水板渗水面向内装置于围墙内,双面渗水板装置于平面上,将平面隔成有规律的小格,渗水板进出水口互相连通,并与输水管阀门连通,用于控制水压,调节进水量。根据需要,也可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仲秋
申请(专利权)人:吴仲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