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氯乙烯干燥用流化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974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氯乙烯干燥用流化床,所述聚氯乙烯干燥用流化床包括流化床本体、分布板、以及设于所述流化床本体内的加热器系统,所述流化床本体设有呈锥体的风室,所述分布板设于所述风室上方,所述加热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流化床本体上的多组加热器、以及多个加热器门框,所述加热器门框对所述加热器进行密封,至少一个所述加热器门框内设有至少两组所述加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分布板设于呈锥体的风室上方,降低了流化床内锥体的承载力,减少了内部死角,增大风量流通量,解决了死角处的积料问题,实现了物料的稳定流化和定向移动;而且将至少两组加热器密封于至少一个加热器门框内,减少了风量泄漏点,提高流化风量。提高流化风量。提高流化风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氯乙烯干燥用流化床


[0001]本技术涉及流化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聚氯乙烯干燥用流化床。

技术介绍

[0002]在聚氯乙烯成品的生产过程中,常采用气固流化床进行干燥,流化是指将大量固体颗粒悬浮于运动的流体之中,从而使颗粒具有流体的某些表观特征,这种流固接触状态称为固体流态化,即流化。流化床干燥技术是将待干燥物质通过流化床进料口加入流化床内部的流化床分布板上,从流化床的底部通过加热器通入预热空气或者各种锅炉废气,使流化床内的物料颗粒被吹起,与热空气进行充分的热量交换,以将物料烘干而达到干燥物料的目的,最后再使物料从出料口流出,进行收集。
[0003]接触式流化床是气固流化床的一种,其分布板一般设于流化床的下料口锥体内,易导致下料锥体承载力大,死角处有积料,干燥效果差,运行效率低;而且加热器常独立安装,风量泄漏点多且伴有少量粉料流出,流化风量达不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氯乙烯干燥用流化床,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流化床干燥效果差、运行效率低、流化风量达不到要求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为一种聚氯乙烯干燥用流化床,所述聚氯乙烯干燥用流化床包括流化床本体、分布板、以及设于所述流化床本体内的加热器系统,所述流化床本体设有呈锥体的风室,所述分布板设于所述风室上方,所述加热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流化床本体上的多组加热器、以及多个加热器门框,所述加热器门框对所述加热器进行密封,至少一个所述加热器门框内设有至少两组所述加热器。
>[0006]进一步地,所述流化床本体包括一段流化床、与所述一段流化床连接的二段流化床,所述风室包括设于所述一段流化床内的第一风室、以及设于所述二段流化床内的第二风室。
[0007]进一步地,所述分布板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风室上方的第一分布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风室上方的第二分布板。
[0008]进一步地,所述分布板还包括设于所述二段流化床内的第三分布板,所述第三分布板设于所述第二分布板上方。
[0009]进一步地,所述分布板上设有多列间隔设置的气孔,所述气孔上设有圆弧形帽泡。
[0010]进一步地,多列所述圆弧形帽泡中,至少两列所述圆弧形帽泡的开孔方向相同。
[0011]进一步地,多列所述圆弧形帽泡中,至少两列所述圆弧形帽泡的开孔方向相反。
[0012]进一步地,多列所述圆弧形帽泡中,至少两列所述圆弧形帽泡交错设置。
[00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聚氯乙烯干燥用流化床具有以下优势:
[0014]本申请将分布板设于呈锥体的风室上方,一方面降低了流化床内锥体的承载力,另一方面减少了流化床内部的死角,增大风量的流通量,解决了死角处的积料问题,实现了
物料的稳定流化和定向移动,保证了干燥效果,提高了运行效率;而且将至少两组加热器密封于至少一个加热器门框内,减少了风量泄漏点,提高流化风量。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晰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聚氯乙烯干燥用流化床的主视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聚氯乙烯干燥用流化床的俯视图;
[0018]图3为图1所示聚氯乙烯干燥用流化床中分布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所示分布板中气孔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4所示分布板沿A-A线的剖视图;
[0021]图6为图4所示分布板沿B-B线的剖视图;
[0022]图7为图1所示聚氯乙烯干燥用流化床中加热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流化床本体,
ꢀꢀꢀꢀꢀꢀꢀꢀꢀꢀꢀꢀꢀꢀꢀꢀ
11-一段流化床,
[0025]111-一段进料口,
ꢀꢀꢀꢀꢀꢀꢀꢀꢀꢀꢀꢀꢀꢀ
12-二段流化床,
[0026]121-二段进料口,
ꢀꢀꢀꢀꢀꢀꢀꢀꢀꢀꢀꢀꢀꢀ
122-出料口,
[0027]10-风室,
ꢀꢀꢀꢀꢀꢀꢀꢀꢀꢀꢀꢀꢀꢀꢀꢀꢀꢀꢀꢀꢀ
101-第一风室,
[0028]102-第二风室,
ꢀꢀꢀꢀꢀꢀꢀꢀꢀꢀꢀꢀꢀꢀꢀꢀ
2-分布板,
[0029]21-第一分布板,
ꢀꢀꢀꢀꢀꢀꢀꢀꢀꢀꢀꢀꢀꢀꢀ
22-第二分布板,
[0030]23-第三分布板,
ꢀꢀꢀꢀꢀꢀꢀꢀꢀꢀꢀꢀꢀꢀꢀ
24-气孔,
[0031]25-圆弧形帽泡,
ꢀꢀꢀꢀꢀꢀꢀꢀꢀꢀꢀꢀꢀꢀꢀ
3-加热器系统,
[0032]31-加热器,
ꢀꢀꢀꢀꢀꢀꢀꢀꢀꢀꢀꢀꢀꢀꢀꢀꢀꢀꢀ
32-加热器门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与效果表述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应该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
[0034]如图1及图2所示,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聚氯乙烯干燥用流化床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聚氯乙烯干燥用流化床的俯视图。
[003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氯乙烯干燥用流化床,所述聚氯乙烯干燥用流化床包括流化床本体1、分布板2、以及设于所述流化床本体1内的加热器系统3,所述流化床本体1设有呈锥体的风室10,所述分布板2设于所述风室10上方,所述加热器系统3包括固定于所述流化床本体1上的多组加热器31、以及多个加热器门框32,所述加热器门框32对所述加热器31进行密封,至少一个所述加热器门框32内设有至少两组所述加热器31。
[0036]本申请将分布板设于呈锥体的风室上方,一方面降低了流化床内锥体的承载力,另一方面减少了流化床内部的死角,增大风量的流通量,解决了死角处的积料问题,实现了物料的稳定流化和定向移动,保证了干燥效果,提高了运行效率;而且将至少两组加热器密
封于至少一个加热器门框内,减少了风量泄漏点,提高流化风量。
[0037]所述流化床本体1包括一段流化床11、与所述一段流化床11连接的二段流化床12,所述风室10包括设于所述一段流化床11内的第一风室101、以及设于所述二段流化床12内的第二风室102。
[0038]进一步地,所述一段流化床11为活塞流段流化床。活塞流流化床适用于可直接流化物料,借助流化床中挡板设计,限制固相在水平方向混和,从而达到活塞流,固相停留时间变得狭窄。当固相通过床层时,挥发物含量和温度变化均匀,并使固相与进入气体接近平衡点。按照床的形状和尺寸。活塞流可由不同方式形成,在长方形截面床中,挡板常排成使固相在两侧面间来回流动;在圆形截面床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氯乙烯干燥用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干燥用流化床包括流化床本体(1)、分布板(2)、以及设于所述流化床本体(1)内的加热器系统(3),所述流化床本体(1)设有呈锥体的风室(10),所述分布板(2)设于所述风室(10)上方,所述加热器系统(3)包括固定于所述流化床本体(1)上的多组加热器(31)、以及多个加热器门框(32),所述加热器门框(32)对所述加热器(31)进行密封,至少一个所述加热器门框(32)内设有至少两组所述加热器(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氯乙烯干燥用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本体(1)包括一段流化床(11)、与所述一段流化床(11)连接的二段流化床(12),所述风室(10)包括设于所述一段流化床(11)内的第一风室(101)、以及设于所述二段流化床(12)内的第二风室(1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氯乙烯干燥用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板(2)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风室(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素蓉赵红春张科鹏刘秀玉张德强吴磊肖伟马成得刘叶青王思韩芳清贾雅虹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