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彩色图象的成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8793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常规的彩色打印机中,尤其在直列式全色成象装置中,由于结构变形导致的光轴象差作为打印图象中的倾斜象差影响成象质量。因此,在常规的彩色打印机中,必须通过增强机器结构或机器部件的刚度来防止变形。但是,细调或组装增强的刚度通常导致成本的增加并需要耗时的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装置具备高精确度、不增加成本的增强结构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印机、打印机等的成象装置,并尤其涉及利用多个成象部件形成彩色图象的成象装置。如附图说明图12A和12B所述,图中给出了一种常规的直列式全色成象装置,有多个感光鼓排列在一条线上。这种全色成象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水平排列式成象装置20A,有多个感光鼓水平排列在一条线上,如图12A所述,另一种是垂直排列式成象装置200B,有多个感光鼓垂直排列在一条线上,如图12B所述。它们的特点在于水平排列式成象装置200A高度较低但需要较大的安装面积,而垂直排列式成象装置200B需要较小的安装面积但高度较高。在直列式全色成象装置中,从图象色差考虑,每个感光鼓201的平行度以及扫描单元202和鼓之间的位置精确度是非常重要的。常规来说,作为图14所示的垂直排列式成象装置200B,感光鼓201通过支撑在鼓支撑组件204上精确定位,而鼓支撑组件204安装在左右侧板203a和203b上。扫描单元202通过安装在扫描台205上定位,从而给左右侧板203a和203b搭桥,并通过螺丝精确地固定到扫描台205上。在常规的彩色打印机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在打印的图象中每种颜色的倾斜象差。如图13所示,当黑色(BK)和品红(M)以叠加的关系记录时,每个颜色感光鼓之间的倾斜以及扫描单元偏离感光鼓的倾斜作为倾斜象差G直接出现在图象中。即,当丧失四个感光鼓的平行度时,每种颜色的倾斜象差G就出现在打印的图象中。另外,当丧失扫描单元的光轴和每个感光鼓的轴之间的平行度时,每种颜色的倾斜象差也出现在打印的图象中。常规地,如图14所示,要获得多个感光鼓201和扫描单元202的精确定位,在所有的四个部位中使用鼓支撑组件204以确保感光鼓的平行度。对于扫描单元202,严格限定扫描台的平行度并且加厚侧板以提高组件的精确度和强度。在组件精确度的提高不足的情况下,组装期间用一种具有确定的位置关系的加工机床调节扫描台205的位置,把鼓支撑组件204和扫描单元202安装到那儿。还有另外一种装置,通过一个可以细调总成的调节机构调节位置。一般用作调节法的是一种利用凸轮或拉杆的机械调节机构。但是在上述装置中,对严格确定组件的精确度并确保位置有一种限制。一般来说彩色打印机可以接受的色差量是100μm,并且不管色差的各种因素如何,这种结构中的色差都应在十微米的范围之内。为此,每个组件都必须在几微米的精确度下制造,这需要不切实际地测量限定鼓支撑组件204和扫描台205。再者,通过调节和细调位置的总成导致成本的增加并且需要耗时的调节,这对于批量生产打印机是非常不利的。鉴于以上问题制定了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形成优质图象的成象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个相互精确定位的成象部分的成象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象装置,装置包括多个承象元件;多个图象写入装置,用于把图象写到每个承象元件上;和一个用于支撑多个承象元件和多个图象写入装置的框架,所述的框架具有多个支持每个承象体两端的第一支撑部分和多个支持每个图象写入装置两端的第二支撑部分。通过阅读下列参考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将变得更加明确。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成象装置截面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成象装置主体框架的结构透视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成象装置感光鼓和扫描单元的定位结构局部侧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成象装置感光鼓的定位部分局部侧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成象装置扫描单元的定位结构局部侧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成象装置感光鼓的截面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成象装置主体框架后视图;图8是每个元件在压力加工操作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成象装置左右侧板的加工程序和储存方法简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成象装置左右侧板的修边工序的局部截面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成象装置主体框架的结构透视图;图12A和12B是常规的全色成象装置截面图;图13是图象中的缺陷实例图;和图14是常规的成象装置的框架结构透视图。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成象装置进行描述。<实施例>首先,参考图1对全色成象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描述。图1是成象装置100(一种全色激光打印机)的整体结构垂直截面图。图解的全色成象装置100配置有四个垂直排列成行的感光鼓1(1a,1b,1c,1d),每个鼓1由驱动装置(未示出)在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鼓1周围设置对感光鼓1的表面均匀充电的充电装置2(2a,2b,2c,2d)、根据成象信息辐射激光束以在感光鼓1上形成静电潜象的扫描单元3(3a,3b,3c,3d)、使粘附到静电潜象上的色调剂显影成一个色调剂图象的显影装置4(4a,4b,4c,4d)、把感光鼓1上的色调剂图象转印到转印材料S上的静电转印装置5和转印之后去除剩余在感光鼓1表面上的色调剂的清洁装置6(6a,6b,6c,6d)。在此,感光鼓1、充电装置2、显影装置4和清洁装置6彼此以盒的形式集成,形成处理盒7。(7a,7b,7c,7d)。下面从感光鼓1开始依次进行描述。感光鼓1例如通过在直径为30mm的铝柱外围表面上施加一种有机感光材料(一种OPC感光材料)而构成一种层状。感光鼓1由支撑元件在其两端旋转支撑,并由从驱动电机传递到其一端的驱动力在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作为充电装置2,可以使用接触充电型装置。充电装置由一种辊子形状的导电辊形成,感光鼓1的表面可以通过导电辊2接触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并且对导电辊2施加电荷偏压而被均匀充电。扫描单元3基本上在感光鼓1的水平方向排列,并且激光二极管(未示出)向扫描电机驱动的高速旋转多边反射镜9(9a,9b,9c,9d)辐射响应于图象信号的图象光。由多边反射镜9反射的图象光通过成象透镜10(10a,10b,10c,10d)辐射到充电的感光鼓表面,在感光鼓1上形成一个静电潜象。每个显影装置4a,4b,4c,4d由一个分别容放黄色、品红、靛蓝和黑色色调剂的显影装置构成。设置一个循环运动的静电传递带11以与整个感光鼓接触,并且由厚度约为150μm的膜元件构成静电传递带11,膜元件具有1011至1014的体电阻率Ω·cm。静电传递带11由辊子13、14a、14b、15支撑在四个垂直轴处并且循环移运动从而使转印材料S静电附贴到图1中左侧的外围表面,使转印材料S接触到感光鼓1。据此,转印材料S被静电传递带11传输到转递位置,并且感光鼓1上的色调剂图象也被转印到那儿。在静电传递带11内侧,转印辊12(12a,12b,12c,12d)排列在与四个感光鼓1a,1b,1c,1d相对的一条线上。来自转印辊12的正电荷经过静电传递带11施加到转印材料S,并且此电荷的电场把感光鼓1上的负色调剂图象转印到与感光鼓1接触的转印材料S。静电传递带11由一个周长约700m、厚度约150μm的环状带构成,该带环绕驱动辊13、从动辊14a、14b和张力辊15并在图1的箭头方向被驱动。然后,在静电传递带11的循环运动期间色调剂图象被转印到转印材料S,以致转印材料S从传动辊14a一侧传递到驱动辊13一侧。设置一个纸张馈送部分16,用于把转印材料S馈送并传输给成象装置,并在纸张馈送盒17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象装置,包括: 多个承象元件; 多个图象写入装置,用于把图象写到每个承象元件上;和 一个用于支撑多个承象元件和多个图象写入装置的框架,所述的框架具有多个支持所述承象体的两端的第一支撑部分和多个支持所述图象写入装置的两端的第二支撑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子保伊礼嘉治中尾顺大森康仪宫本严恭松冈功寺村有司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