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小口径深井的救援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790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小口径深井的救援机器人,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连接块、抓取机构和辅助机构,所述横杆和连接块的拐角处设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支杆固定连接在固定套的底部,所述转动块转动连接在支杆的底部,所述转盘固定连接在支杆上,所述气缸固定连接在转盘的底部,所述连接球安装在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弧形夹板的外侧设有滑轨,且所述连接球在滑轨内活动连接,本装置通过驱动件调节弧形夹板的角度,从而顺利高效地完成对被困者上肢腋下的抓取,降低对被困者二次伤害,使其能够顺利地被营救,而且对于存在意识的被困者,可以通过调节浮板的高度,为被困者提供辅助,增强其安全感,也提高了营救的成功率。救的成功率。救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小口径深井的救援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基于小口径深井的救援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的农村还是城市依次还存在未清除的竖井,这些竖井中有的位置十分隐蔽,有的保护措施已经损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偶尔会有人不慎落入井内,这些竖井具有一定的深度,且口径较小,使得正常救援很难展开,通过调查后发现,目前的救援方式多数采用原始的从侧面挖开机井的方式进行救援,但这样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会耽误救援时间;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659885.9提供一种基于小口径深井的救援机器人头部抓取装置,该救援机器人头部抓取装置包括转向机构、监测机构、位置机构、救援结构、球形救援板、救援板固定件、气缸固定件、气动马达、气缸和辅助救援系统,通过转向机构的水平运动和位置机构的竖直运动,使得该救援装置达到井下指定的救援位置,再通过球形救援板对被困者的头部进行抓取,由柔性护垫提供保护,从而实现救援,但是,通过抓取被困者头部的方式对于颈部的承重压力较大,对于被困者影响较大,造成二次受伤,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小口径深井的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块(1)、抓取机构(2)和辅助机构(3),所述抓取机构(2)包括横杆(201)、弹簧(202)、活动杆(203)、滚轮(204)、支杆(205)、转动块(206)、转盘(207)、气缸(208)、连接球(209)和弧形夹板(210),所述横杆(201)设有两块,且对称设置在连接块(1)的两侧,所述弹簧(202)设置在横杆(201)的内腔,所述活动杆(203)滑动连接在横杆(201)的内腔内,且与弹簧(20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滚轮(204)安装在活动杆(203)远离弹簧(202)的一端,所述横杆(201)和连接块(1)的拐角处设有加强杆(4),所述加强杆(4)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套(5),所述支杆(205)固定连接在固定套(5)的底部,所述转动块(206)转动连接在支杆(205)的底部,所述弧形夹板(210)设有两组,且分别铰接在转动块(206)的两侧,所述转盘(207)固定连接在支杆(205)上,所述气缸(208)固定连接在转盘(207)的底部,所述连接球(209)安装在气缸(208)的输出端,所述弧形夹板(210)的外侧设有滑轨(6),且所述连接球(209)在滑轨(6)内活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小口径深井的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3)包括驱动件(301)、调整盘(302)、摄像机(303)、照明灯(304)、信号接收杆(305)和信号发送装置(306),所述驱动件(301)安装在连接块(1)的底端,所述调整盘(302)固定连接在驱动件(301)的输出端,且与转盘(207)相啮合,所述摄像机(303)安装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攀罗建国刘琛李思宇聂高兴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