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宝石高温退火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865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蓝宝石高温退火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退火炉、第一余热回收室、第二余热回收室和进水口,所述退火炉的左侧设置有第一余热回收室,且第一余热回收室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余热回收室,并且第一余热回收室和第二余热回收室的上方均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一余热回收室和第二余热回收室的下表面均开设有出水口,且第一余热回收室的右侧表面镶嵌有第一连接板,并且第一连接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板。该蓝宝石高温退火余热回收装置设置有安装杆和连接槽,通过安装杆和连接槽的配合将第一余热回收室和第二余热回收室安装到退火炉的外侧,安装较为方便,且后续对装置的拆卸较为便捷,只需转动安装杆即可,提高装置的使用便捷性。便捷性。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宝石高温退火余热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蓝宝石加工
,具体为一种蓝宝石高温退火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蓝宝石进行加工时,后续定型往往采用高温退火的方式使其成型,在退火过程中退火炉的表面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热量直接散发到车间将会导致外部气温的升高,同时造成热量的浪费,故采用余热回收装置对其热量进行回收,但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0003]1、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多为整体固定式结构,在将其安装到退火炉的外侧时较为不便,且后续拆卸较为繁琐,降低了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0004]2、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在通过水等对热量进行吸收时,由于水大多是静止状态,导致其水体内部热量分布不均,间接的降低了装置的余热回收效率,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0005]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余热回收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蓝宝石高温退火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多为整体固定式结构,在将其安装到退火炉的外侧时较为不便,且后续拆卸较为繁琐,并且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在通过水等对热量进行吸收时,由于水大多是静止状态,导致其水体内部热量分布不均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蓝宝石高温退火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退火炉、第一余热回收室、第二余热回收室和进水口,所述退火炉的左侧设置有第一余热回收室,且第一余热回收室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余热回收室,并且第一余热回收室和第二余热回收室的上方均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一余热回收室和第二余热回收室的下表面均开设有出水口,且第一余热回收室的右侧表面镶嵌有第一连接板,并且第一连接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镶嵌在第二余热回收室的左侧,且第二连接板的内部贯穿有安装杆,并且第二余热回收室和第一余热回收室的内侧均镶嵌有导热块,所述第一余热回收室和第二余热回收室的内部均安装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表面镶嵌有第一齿轮,并且第一齿轮的外侧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中部镶嵌有从动轴。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余热回收室和第二余热回收室关于退火炉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且第一余热回收室和第二余热回收室的内部组成结构相同,并且第一余热回收室和第二余热回收室均通过导热块和退火炉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且第一连接板和第一余热回收室之间为一体化结构设计。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杆和第二连接板之间构成轴承连接,且安装杆的左侧表面呈螺纹状结构设计,并且安装杆和连接槽之间构成螺纹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上端镶嵌有转把,且活动杆的表面镶嵌有第一搅拌杆,并且活动杆和第一余热回收室之间构成轴承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从动轴的表面镶嵌有第二搅拌杆,且从动轴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之间构成啮合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蓝宝石高温退火余热回收装置;
[0014](1)设置有安装杆和连接槽,通过安装杆和连接槽的配合将第一余热回收室和第二余热回收室安装到退火炉的外侧,安装较为方便,且后续对装置的拆卸较为便捷,只需转动安装杆即可,提高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0015](2)设置有活动杆和从动轴,通过活动杆的转动配合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可驱动从动轴进行转动,从而通过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的旋转对余热回收室内的液体进行搅动,使液体内的热量能均匀的进行分布,同时间接提高装置对余热的回收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主剖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俯剖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退火炉;2、第一余热回收室;3、第二余热回收室;4、进水口;5、出水口;6、第一连接板;601、连接槽;7、第二连接板;8、安装杆;9、导热块;10、活动杆;1001、转把;1002、第一搅拌杆;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从动轴;1301、第二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蓝宝石高温退火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退火炉1、第一余热回收室2、第二余热回收室3、进水口4、出水口5、第一连接板6、第二连接板7、安装杆8、导热块9、活动杆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和从动轴13,退火炉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余热回收室2,且第一余热回收室2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余热回收室3,并且第一余热回收室2和第二余热回收室3的上方均开设有进水口4,第一余热回收室2和第二余热回收室3的下表面均开设有出水口5,且第一余热回收室2的右侧表面镶嵌有第一连接板6,并且第一连接板6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7镶嵌在第二余热回收室3的左侧,且第二连接板7的内部贯穿有安装杆8,并且第二余热回收室3和第一余热回收室2的内侧均镶嵌有导热块9,第一余热回收室2和第二余热回收室3的内部均安装有活动杆10,且活动杆10的表面镶嵌有第一齿轮11,并且第一齿轮11的外侧啮合有第二齿轮12,第二齿轮12的中部镶嵌有从动轴13;
[0023]第一余热回收室2和第二余热回收室3关于退火炉1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且第一余热回收室2和第二余热回收室3的内部组成结构相同,并且第一余热回收室2和第二余
热回收室3均通过导热块9和退火炉1相连接,上述结构设计可通过第一余热回收室2和第二余热回收室3对余热进行回收,同时后续方便对装置进行安装和拆卸;
[0024]第一连接板6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601,且第一连接板6和第一余热回收室2之间为一体化结构设计,上述结构设计方便后续通过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对装置进行安装;
[0025]安装杆8和第二连接板7之间构成轴承连接,且安装杆8的左侧表面呈螺纹状结构设计,并且安装杆8和连接槽601之间构成螺纹连接,上述结构设计可通过安装杆8将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对装置的安装;
[0026]活动杆10的上端镶嵌有转把1001,且活动杆10的表面镶嵌有第一搅拌杆1002,并且活动杆10和第一余热回收室2之间构成轴承连接,上述结构设计可通过第一搅拌杆1002对余热回收室内的液体间搅拌,使其能更均匀的对热量进行吸收;
[0027]从动轴13的表面镶嵌有第二搅拌杆1301,且从动轴13通过第二齿轮12和第一齿轮11之间构成啮合连接,上述结构设计可通过从动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宝石高温退火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退火炉(1)、第一余热回收室(2)、第二余热回收室(3)和进水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炉(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余热回收室(2),且第一余热回收室(2)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余热回收室(3),并且第一余热回收室(2)和第二余热回收室(3)的上方均开设有进水口(4),所述第一余热回收室(2)和第二余热回收室(3)的下表面均开设有出水口(5),且第一余热回收室(2)的右侧表面镶嵌有第一连接板(6),并且第一连接板(6)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板(7),所述第二连接板(7)镶嵌在第二余热回收室(3)的左侧,且第二连接板(7)的内部贯穿有安装杆(8),并且第二余热回收室(3)和第一余热回收室(2)的内侧均镶嵌有导热块(9),所述第一余热回收室(2)和第二余热回收室(3)的内部均安装有活动杆(10),且活动杆(10)的表面镶嵌有第一齿轮(11),并且第一齿轮(11)的外侧啮合有第二齿轮(12),所述第二齿轮(12)的中部镶嵌有从动轴(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宝石高温退火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余热回收室(2)和第二余热回收室(3)关于退火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红波高好朋程田厚杨杰胡天逸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欣珑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