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景瑜专利>正文

直接静电式打印装置的电极装置的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8647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直接静电式列印装置的电极装置的控制方法,可以在记录媒体上提供多阶层的列印深度。利用电极装置上至少一排贯穿电极装置的孔洞,并且适当移动记录媒体,使同一排的孔洞轮流对应至记录媒体上的一个列印点。对于每个列印点,在列印不同阶层的列印深度时,利用电极装置上不同数量的电极孔洞来进行。当该些电极孔洞对应至列印点时,在孔洞的周缘施加电压,形成电场,而驱使不同量的带电粒子从卡匣装置穿过电极装置的孔洞,而附着到记录媒体上。(*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接静电式列印(Direct E1ectrostatic printing)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直接静电式列印装置的电极装置(electrode device)的控制方法。当从电脑上进行列印,或是复印具有高度解析度的数字化影像时,对应于正本或是意欲列印的影像,会在一个表面上形成隐形的静电电荷点,并且由这些点组成图案。在连续的列印步骤中,具有静电影像图案的表面,一般会由邻近的带电粒子,如色剂,形成图像。通过在影像点之间造成足够的电场,驱使带电粒子会从卡匣装置跃出,附着至接收体的表面,形成所需的图案。在各种的静电列印技术中,最常见且普遍使用的为全录影印(xerography)或称为光电影印技术(electrophotography)。欲列印的图案通过雷射或其他光源装置,以光的形式转印到光学接收体上,而造成接收体上的电位差,形成静电影像图案,而后通过带电的色剂材料显影,使影像显露,接着转移影像至纸张上。由于影像是先形成在一个中间光学接收体,然后再转移至纸表面上,所以此过程称的为非直接列印过程。另一种较晚发展出的列印技术称为直接静电式列印(DEP)。DEP不同于全录影印之处,在于DEP并没有前述所谓的光学接收体,而是采用一个具有复数孔洞贯穿的电极装置,将所欲列印的图案以电子讯号的方式在电极装置上形成电场,驱使带电的色剂粒子通过电极装置的孔洞,直接沉积在纸张上而形成可见的影像,这些讯号不需要在中间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形式,如光能。DEP的新观念是同时进行显像及色剂的转移,直接在纸张或任何适当的影像接收媒体上形成可见的影像。当以现今的直接静电式列印装置的结构与技术应用在灰阶(gray scale)图案或照片时,单一灰阶图案或照片的影像点,需利用一群列印点表示,而此群列印点内实际列印的点数正比于看见的颜色的感觉。也就是说,列印点少感觉到较淡的阴影,列印点较多眼睛会解释为较暗的阴影。此技术现今普遍使用在灰阶图案或照片上,本质上是以牺牲列印的解析度而达到灰阶的目的,但是此列印方法和结构却难以改变单一列印点的颜色深度。因此,使得列印解析度的提升受到限制。若能以单一列印点即可表达单一灰阶图案或照片影像点的灰阶,即是可改变每个列印点的列印深度阶层数,而能与灰阶图案或照片影像点的颜色深度对应,则在不降低列印解析度的情况下,达到灰阶图案或照片列印的目的,而直接提升列印的品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需求,提供一种,对于每一个列印点能够提供多阶层的列印深度,直接提升列印的品质。本专利技术的,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电极装置,电极装置中具有至少一排孔洞贯穿此电极装置,每一排孔洞由n个孔洞所组成,以此划分成(n+1)个阶层的列印深度;以及移动一记录媒体,使电极装置上同一排的n个孔洞轮流对应至记录媒体上的一列印点,在列印(n+1)个阶层中第m阶层的列印深度时,在同一排共m个孔洞周缘轮流施加一电压而形成电场,驱使一带电粒子由一卡匣装置穿过孔洞,而附着至记录媒体的该列印点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电极装置,电极装置中具有至少一排孔洞贯穿此电极装置,每一排孔洞由n个孔洞所组成,以此划分成2n个阶层的列印深度;以及移动一记录媒体,使电极装置上同一排的n个孔洞轮流对应至记录媒体上的一列印点,在列印2n个阶层中第m阶层的列印深度时,在同一排的m个孔洞周缘轮流施加一2进位组合电压而形成电场,驱使一带电粒子由一卡匣装置穿过孔洞,而附着至记录媒体的该列印点上。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种,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电极装置,电极装置中具有至少一排孔洞贯穿此电极装置,每一排孔洞由n个孔洞所组成,以此划分成k个阶层的列印深度,其中3≤k≤2n;以及移动一记录媒体,使电极装置上同一排的n个孔洞轮流对应至记录媒体上的一列印点,在列印k个阶层中第m阶层的列印深度时,在同一排的m个孔洞周缘轮流施加一幕次组合电压而形成电场,驱使一带电粒子由一卡匣装置穿过孔洞,而附着至记录媒体的该列印点上。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在固定列印解析度的情况下,对于每一个列印点能够提供多阶层的列印深度,直接提升列印的品质。而且,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更可进一步地应用在高解析度的列印,而同时提供高解析度与多阶层列印深度。此外,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黑色列印,而且能独立应用在列印装置内的黄、蓝、红等的彩色列印,所以对全彩列印品质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直接静电式列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a及2b分别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极装置的侧视剖面图及俯视图。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极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每一排使用4个孔洞所列印出的列印深度。图4是表示电极装置上导电线路的布线图。图5a及5b是表示电极装置上导电线路的布线图。图6是表示碳粉先附着至一中间转写体,然后再转移至记录媒体上。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使用的电压为2进位的逻辑组合。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使用幕次组合电压。本专利技术揭露一种,可以在记录媒体上提供多阶层的列印深度,且不影响列印的解析度,而且可以进一步地应用在高解析度的列印,同时提供高解析度与多阶层列印深度,提高列印的品质。首先请参照图1,其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直接静电式列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同传统的直接静电式列印装置(DEP),至少包括有一卡匣装置10,比如是滚轮式的供应装置,用来提供带电的色剂粒子,比如是碳粉12,或是其他的有色粒子,如颜料或染料;一电极装置20,其具有复数个孔洞22,贯穿此电极装置20;一记录媒体30,比如是纸,用来记录所欲显示的影像;以及一背向电极装置40,可与电极装置配合,用来吸引碳粉12附着在记录媒体30上。由卡匣装置10所提供的碳粉12带有电荷,比如负电荷,加上电极装置20上施加与碳粉所带电性相反的电压,比如正电压,碳粉12受电极装置20所形成的电场吸引,穿过电极装置20上的孔洞22,随后受到同样是施加与碳粉所带电性相反电压的背向电极装置40的电场吸引,而吸附在记录媒体30上。另外还有一种驱动方式,是在电极装置20上施加与碳粉所带电性相同的电压,比如负电压,而背向电极装置40是施加与碳粉所带电性相反的电压,比如正电压,而其电压大小,远较电极装置的电压大。由于电场的加成性,背向电极装置40所产生的较大正电场与电极装置所产生的较小负电场相加后,仍为一正电场,所以仍可吸引碳粉,而至记录媒体30上。本专利技术的电极装置20具有至少一排贯穿此装置的电极孔洞,对于每一排给予不同数量的电极孔洞施加电压,产生电场,吸引不同量的碳粉12穿过电极装置20上的孔洞22,而在记录媒体30上形成不同阶层的列印深度。接着将以四个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电极装置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请同时参照图2a及2b,其分别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极装置的侧视剖面图及俯视图。如图2b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极装置20具有复数排孔洞贯穿此电极装置20,每一排孔洞由n个孔洞22所组成,每一排孔洞的个数必须视列印的阶层数而定,比如约为2-100个,但并不以此为限,为了使阅读者能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在此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将以每排4个孔洞为例进行说明。在此实施例中,电极装置20使用一层电极层200。如图2b所示,电极层200中具有复数个孔洞22,其以阵列方式排列,贯穿电极层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接静电式列印装置的电极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电极装置,该电极装置具有至少一排孔洞每一排孔洞由n个孔洞所组成,从而划分成(n+1)个阶层的列印深度,且该些孔洞贯穿该电极装置;以及移动一记录媒体、使该电极装置上该排的该些n个孔洞轮流对应至该记录媒体上的一列印点,在列印(n+1)个阶层中第m阶层的列印深度时,在该排共m个孔洞周缘施加一电压而形成电场,驱使一带电粒子由一卡匣装置穿过该些孔洞,而附着至该记录媒体的该列印点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景瑜
申请(专利权)人:周景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