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厂制水系统原水预处理管道式絮凝反应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857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厂制水系统原水预处理管道式絮凝反应混合装置,包括一接在电厂制水系统原水预处理的进水管中的混合管,所述混合管的进水端内设有加药管,所述加药管沿混合管径向布置,其一端封闭并固定在混合管内壁、另一端为进药端穿出混合管外,加药管在混合管内的部分垂直连接并连通有位于同一平面内的若干支管,支管的两端封闭并固定在混合管内壁上、管身上开有若干出药孔;混合管的出水端内固定有一轴心,所述轴心的侧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导叶,所述导叶相对于混合管的沿直径的轴向截面倾斜,导叶的外端固定在混合管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药剂的投放量,促进原水与药剂充分混合,从而提高絮凝反应的效率。从而提高絮凝反应的效率。从而提高絮凝反应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厂制水系统原水预处理管道式絮凝反应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厂制水系统原水预处理管道式絮凝反应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力行业制水系统进行入厂原水预处理时,需要在原水中添加絮凝沉淀药剂并在沉淀池中进行絮凝沉淀,絮凝沉淀药剂与原水一般采用列管式混合器进行混合。列管式混合器安装在供水管道上,内部由多个小口径混合小管道组成;预处理时,通过各混合小管道将药剂投入原水中进行混合,但位于列管式混合器入口处的加药口只有一个,而且药剂添加量一般很少,仅有少量的药剂被输送到混合小管道内,甚至部分混合小管道内没有药剂,导致向原水中投入药剂的不均匀,影响絮凝反应。原水经过混合小管的梳流后,会形成更加平稳、扰动更小的水流,原水与药剂难以充分混合,进一步影响絮凝反应,导致原水进入沉淀池后,不能很好地沉淀,未充分絮凝沉淀的原水从沉淀池中流出,造成沉淀池出水品质降低甚至不合格。如果要保证沉淀池出水品质,就需要进一步降低沉淀池的水流速度,使药剂和原水在沉淀池中滞留时间加长,但是会造成沉淀池出水量少,严重降低整体制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电厂制水系统原水预处理管道式絮凝反应混合装置,该混合装置能促进原水与药剂充分混合,从而提高絮凝反应的效率。
[000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电厂制水系统原水预处理管道式絮凝反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接在电厂制水系统原水预处理的进水管中的混合管,所述混合管的进水端内设有加药管,所述加药管沿混合管径向布置,其一端封闭并固定在混合管内壁、另一端为进药端穿出混合管外,加药管在混合管内的部分垂直连接并连通有位于同一平面内的若干支管,所述支管的两端封闭并固定在混合管内壁上、管身上开有若干出药孔,所述支管和所述出药孔的设计应使得流出的药剂在混合管横截面上均匀分布;
[0006]所述混合管的出水端内固定有一轴心,所述轴心的侧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导叶,所述导叶相对于混合管的沿直径的轴向截面倾斜,导叶的外端固定在混合管内壁上。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8]本技术所述支管沿所述加药管的轴线等间隔分布,所述出药孔沿支管的轴线等间隔分布。
[0009]本技术所述导叶与所述混合管的沿直径的轴向截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40
°
~60
°

[0010]本技术所述导叶的迎水面为内凹弧面。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2](1)本技术所述的电厂制水系统原水预处理管道式絮凝反应混合装置设有加
药管,加药管沿混合管径向布置,加药管在混合管内的部分垂直连接并连通有位于同一平面内的若干支管,支管上开有若干加药孔使之能均匀投放;同时,加药后的原水经过导叶后,使原水形成旋流,促进原水与药剂充分混合,从而提高絮凝反应效率;
[0013](2)本技术所述的电厂制水系统原水预处理管道式絮凝反应混合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维护。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中混合装置的进水端与出水端拆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上的标记:1-混合管、2-加药管、3-支管、4-出药孔、5-轴心、6-导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厂制水系统原水预处理管道式絮凝反应混合装置,包括一接在电厂制水系统原水预处理的进水管中的混合管1,混合管1的进水端内设有加药管2,加药管2沿混合管1径向布置,其一端封闭并固定在混合管1内壁、另一端为进药端穿出混合管1外,加药管2在混合管1外的部分连接有增压设备,增压设备包括增压泵以及与增压泵相连的药剂箱,加药管2在混合管1内的部分垂直连接并连通有位于同一平面内的若干支管3,支管3的两端封闭并固定在混合管1内壁上、管身上开有若干出药孔4,支管3和出药孔4的设计应使得流出的药剂在混合管1横截面上均匀分布;
[0018]混合管1的出水端内固定有一轴心5,轴心5的侧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导叶6,导叶6相对于混合管1的沿直径的轴向截面倾斜,导叶6的外端固定在混合管1内壁上;
[0019]当对原水进行处理时,增压设备启动,药剂经过增压后快速流入加药管2内并沿加药管2分流至各支管3内,使药剂充填满各支管3并且从支管3上的加药孔均匀喷出,混合管1内的原水流动经过各支管3时带走喷出的药剂;含有药剂的原水继续沿混合管1轴向流动并经过导叶6时,导叶6对原水产生扰动,形成沿混合管1轴线旋转的涡流,使原水与药剂充分混合;因此,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管道式絮凝反应混合装置能够提高原水中的药剂投放量,有助于促进絮凝反应,从而提高出水品质。
[0020]本实施例中支管3沿加药管2的轴线等间隔分布,出药孔4沿支管3的轴线等间隔分布,从而使流出的药剂更加均匀分布在混合管1横截面上。
[0021]本实施例中支管3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相应增加或减少,从而改变药剂的投放密度以满足不同流量下的原水絮凝反应需求。
[0022]本实施例中的导叶6相对于混合管1的沿直径的轴向截面倾斜设置,本实例中的导叶6与混合管1的沿直径的轴向截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60
°
;本实施例中的导叶6的迎水面为内凹的弧面,原水沿导叶的弧面流动,水流由直线运动转变为曲线运动,从而增强叶轮对原水的扰动,形成更加强烈的涡流,进一步促进原水与药剂混合。
[0023]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技术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厂制水系统原水预处理管道式絮凝反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接在电厂制水系统原水预处理的进水管中的混合管,所述混合管的进水端内设有加药管,所述加药管沿混合管径向布置,其一端封闭并固定在混合管内壁、另一端为进药端穿出混合管外,加药管在混合管内的部分垂直连接并连通有位于同一平面内的若干支管,所述支管的两端封闭并固定在混合管内壁上、管身上开有若干出药孔,所述支管和所述出药孔的设计应使得流出的药剂在混合管横截面上均匀分布;所述混合管的出水端内固定有一轴心,所述轴心的侧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导叶,所述导叶相对于混合管的沿直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粤电靖海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