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用防摔充气骑行背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46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警用防摔充气骑行背心,属于骑行装备技术领域。它包括背心主体和与背心主体相连的护袖,所述的背心主体上装设有压缩气体容器和气囊,压缩气体容器和气囊相连,所述的护袖与背心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护袖设有若干护臂气囊,所述的护臂气囊沿周向均匀分布在护袖内侧,所述的护臂气囊与气囊之间还设有连接件。护袖内的护臂气囊能在事故发生时对人体手臂部位起到防撞减震的作用,从而能够降低事故对人体手臂造成的伤害,护臂气囊沿周向均匀分布在护袖内侧能全方位的对手臂提供防护。臂提供防护。臂提供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警用防摔充气骑行背心


[0001]本技术属于骑行装备
,涉及一种警用防摔充气骑行背心。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车辆迅速的增加,交通道路日益拥堵,为了快速到达突发事件地点执行勤务,现交巡警大多采用驾驶摩托车的方式抵达现场,但遇到道路状况恶劣或追击时,极易发生跌倒、碰撞。现有技术中为了交巡警在驾驶摩托车执行勤务时能够得到有效的安全防护,减轻、降低民警的受伤程度,在交巡警反光背心的基础上增加了气瓶、气阀、气囊。当发生事故,人车分离时,气囊在0.5秒内瞬间充气打开,可对头颈、腰椎、前胸、尾骨和双肋部位提供有效的保护,降低碰撞、挤压对人体的伤害,以达到对警务人员的有效防护作用;
[0003]但现有技术中的充气背心气囊仅对人体的躯干及颈部进行保护,而当事故发生时,人体的手臂往往也会受到损伤,而现有技术中的气囊无法对手臂起到保护作用。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气囊防护背心[申请号: 201520321570.0],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气囊和气瓶,还包括启动装置,所述启动装置包括套在所述气瓶出口处的第一套盖、上部分套在所述第一套盖内的活塞柱、以及启动球,所述活塞柱上具有横向设置的球槽,所述启动球置于所述球槽内并且可被拉出所述球槽,所述活塞柱的下端套设有可使其往上运动的伸缩弹簧。该方案具有在发生撞击、摔倒时,人车分离的瞬间,启动装置可立即开启充气阀门,然后启动刺破气瓶瓶口,气体充进气囊。充气迅速,连接牢固,结构原理简单,具有很广的实用性的优点,但是也存在上述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警用防摔充气骑行背心。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7]一种警用防摔充气骑行背心,包括背心主体和与背心主体相连的护袖,所述的背心主体上装设有压缩气体容器和气囊,压缩气体容器和气囊相连,所述的护袖与背心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护袖设有若干护臂气囊,所述的护臂气囊沿周向均匀分布在护袖内侧,所述的护臂气囊与气囊之间还设有连接件。
[0008]在上述的警用防摔充气骑行背心中,所述的护臂气囊与气囊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0009]在上述的警用防摔充气骑行背心中,连接件包括与护臂气囊相连的一号接头,所述的一号接头上转动配合连接有旋转接头,所述的气囊上还设有若干与旋转接头一一对应的二号接头。
[0010]在上述的警用防摔充气骑行背心中,所述的旋转接头内设有内螺纹,且所述的二号接头外壁上设有与该内螺纹相配适的外螺纹,所述的旋转接头与二号接头通过螺纹连接。
[0011]在上述的警用防摔充气骑行背心中,所述的一号接头端部插入至旋转接头内,所述的旋转接头内设有环形卡槽,所述的一号接头端部设有插入至环形卡槽内并与环形卡槽转动配合连接的环形卡块。
[0012]在上述的警用防摔充气骑行背心中,所述的一号接头内设有与护臂气囊内腔体连通的一号气体通道,所述的旋转接头内设有中间气体通道,所述的二号接头内设有与气囊内腔体连通的二号气体通道。
[0013]在上述的警用防摔充气骑行背心中,所述的气囊为一体化设置,气囊包括两个呈类环形的胸背防护部以及用于连接两个胸背防护部的后颈防护部,后颈防护部与胸背防护部的连接处位于胸背防护部的顶部。
[0014]在上述的警用防摔充气骑行背心中,所述的胸背防护部套设在人体两侧,且胸背防护部充气时,胸背防护部后侧的底部能膨胀至人体臀部位置。
[0015]在上述的警用防摔充气骑行背心中,所述的背心主体上还设有内置袋,该内置袋开口处设有一号拉链,所述的压缩气体容器设置在内置袋内。
[0016]在上述的警用防摔充气骑行背心中,所述的护袖与背心主体通过二号拉链连接。
[0017]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8]1、压缩气体容器能向气囊内充气使气囊膨胀,从而降低骑行者在发生事故时受到的冲撞,护袖内的护臂气囊能在事故发生时对人体手臂部位起到防撞减震的作用,从而能够降低事故对人体手臂造成的伤害,护臂气囊沿周向均匀分布在护袖内侧能全方位的对手臂提供防护,护臂气囊与气囊之间的连接件能够方便护臂气囊与气囊进行连接,从而使气囊内的气体能进入护臂气囊中,使护臂气囊膨胀,减少对压缩气体容器的需求。
[0019]2、护袖与背心主体可拆卸连接、护臂气囊与气囊可拆卸连接能方便护臂气囊充气后快速拆卸,从而方便医疗人员将护臂气囊与手臂脱离。
[0020]3、环形卡块与环形卡槽转动配合连接能防止旋转接头转动时一号接头也随之转动,且环形卡块与环形卡槽配合能防止一号接头与旋转接头脱离,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0021]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气囊和护臂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背心主体1、气囊2、护袖3、护臂气囊4、连接件5、一号接头6、旋转接头7、二号接头8、环形卡槽9、一号气体通道10、中间气体通道11、二号气体通道12、胸背防护部13、后颈防护部14、一号拉链15、二号拉链16、环形卡块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1-图3所示,一种警用防摔充气骑行背心,包括背心主体1和与背心主体1相连的护袖3,所述的背心主体1上装设有压缩气体容器和气囊2,压缩气体容器和气囊2相连,所述的护袖3与背心主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护袖3设有若干护臂气囊 4,所述的护臂气囊4
沿周向均匀分布在护袖3内侧,所述的护臂气囊4与气囊2之间还设有连接件5。
[0027]本实施例中,压缩气体容器能向气囊2内充气使气囊2膨胀,从而降低骑行者在发生事故时受到的冲撞,护袖3内的护臂气囊 4能在事故发生时对人体手臂部位起到防撞减震的作用,从而能够降低事故对人体手臂造成的伤害,护臂气囊4沿周向均匀分布在护袖3内侧能全方位的对手臂提供防护,护臂气囊4与气囊2 之间的连接件5能够方便护臂气囊4与气囊2进行连接,从而使气囊2内的气体能进入护臂气囊中,使护臂气囊膨胀,减少对压缩气体容器的需求。
[0028]所述的护臂气囊4与气囊2通过连接件5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3所示,护袖3与背心主体1可拆卸连接、护臂气囊4与气囊2可拆卸连接能方便护臂气囊4充气后快速拆卸,从而方便医疗人员将护臂气囊与手臂脱离。
[0029]连接件5包括与护臂气囊4相连的一号接头6,所述的一号接头6上转动配合连接有旋转接头7,所述的气囊2上还设有若干与旋转接头7一一对应的二号接头8。所述的旋转接头7内设有内螺纹,且所述的二号接头8外壁上设有与该内螺纹相配适的外螺纹,所述的旋转接头7与二号接头8通过螺纹连接。...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警用防摔充气骑行背心,包括背心主体(1)和与背心主体(1)相连的护袖(3),所述的背心主体(1)上装设有压缩气体容器和气囊(2),压缩气体容器和气囊(2)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袖(3)与背心主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护袖(3)设有若干护臂气囊(4),所述的护臂气囊(4)沿周向均匀分布在护袖(3)内侧,所述的护臂气囊(4)与气囊(2)之间还设有连接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用防摔充气骑行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臂气囊(4)与气囊(2)通过连接件(5)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警用防摔充气骑行背心,其特征在于,连接件(5)包括与护臂气囊(4)相连的一号接头(6),所述的一号接头(6)上转动配合连接有旋转接头(7),所述的气囊(2)上还设有若干与旋转接头(7)一一对应的二号接头(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警用防摔充气骑行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接头(7)内设有内螺纹,且所述的二号接头(8)外壁上设有与该内螺纹相配适的外螺纹,所述的旋转接头(7)与二号接头(8)通过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警用防摔充气骑行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号接头(6)端部插入至旋转接头(7)内,所述的旋转接头(7)内设有环形卡槽(9),所述的一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黎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路盾安防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