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及三元高电压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460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耐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及三元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耐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包含非水性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中包含常规添加剂和化合物(1)所示添加剂。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组合的常规添加剂和具有式(Ⅰ)所示结构的添加剂共同作用,既能在正极材料表面成膜,抑制正极材料颗粒在循环过程中颗粒内裂纹的产生,减少过渡金属元素在高温下的溶出,又可以在负极材料表面形成SEI膜,抑制溶剂在负极界面的还原反应,同时还能降低界面阻抗,从而有效提升三元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和低温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及三元高电压锂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耐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及三元高电压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宽工作温度范围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3C数码产品、电动工具、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在3C数码领域,近几年来移动电子设备特别是智能手机向着更轻、更薄的方向飞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与商用钴酸锂材料相比,三元材料具有更高的理论和实际克容量,在总舵应用领域中,三元材料越来越受到欢迎。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常用的措施是提高正极材料的充电介质电压,如商业化的三元材料电池电压从4.2V

4.35V

4.4V

4.6V。但正极材料在高电压下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如高电压正极活性材料在缺锂状态时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使得电解液很容易被氧化分解,产生大量的气体;此外,高电压正极活性材料在缺锂状态时自身也很不稳定,易发生一些副反应,如释放氧、过渡金属离子溶出等,导致过渡金属离子随着反应的进行脱离晶体进入电解液中催化电解液的分解和损坏活性材料的钝化膜,同时过渡金属锂离子也会占据负极材料表面钝化膜的锂离子迁移通道,阻碍锂离子的迁移,从而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而当锂离子电池在高温高压状态下使用时,这种负面影响会更明显。
[0004]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开发新的成膜添加剂,新添加剂需要在正负极材料界面氧化还原形成钝化膜,且形成的钝化膜必须致密良好,富有弹性,能够随着正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收缩而膨胀收缩,而不是裂化,同时具有一定的负极成膜能力,能抑制电解液在负极界面还原分解,从而提高三元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耐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该耐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中的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可有效解决三元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和低温放电性能。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耐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包含非水性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中包含常规添加剂和化合物(1)所示添加剂:
[0007][0008]所述常规添加剂中包含碳酸亚乙烯酯(VC)、1,3-丙烷磺酸内酯(PS)、氟代碳酸乙烯酯(FEC)、1,3-丙烯磺酸内酯(PST)、己二腈(ADN)、乙二醇双(丙腈)醚(DENE)、碳酸乙烯亚乙酯(VEC)、丁二腈(SN)、1,4-二氰基-2-丁烯(DCB)、甲烷二磺酸亚甲酯(MMDS)、三(三甲基硅烷)硼酸酯(TMSB)、三(三甲基硅烷)磷酸酯(TMSP)、柠槺酸酐、1-丙基磷酸酐和三丙烯基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9]优选地,所述化合物(1)所示添加剂的含量占电解液总质量的0.05%~0.8%,例如0.3%。
[001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常规添加剂的添加量占电解液总质量的14.0%~15.0%。
[0011]优选地,所述常规添加剂中包含1,3-丙烷磺酸内酯(PS)、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己二腈(ADN)、乙二醇双(丙腈)醚(DENE),任选地,所述常规添加剂中还包含碳酸亚乙烯酯(VC)和/或1,3-丙烯磺酸内酯(PST)。
[0012]优选地,所述常规添加剂中包含占电解液总质量3.0%~5%的1,3-丙烷磺酸内酯(PS)、占电解液总质量6.0%~8.0%的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占电解液总质量1.5%~2.5%的己二腈(ADN)、占电解液总质量0.5%~1.5%的乙二醇双(丙腈)醚(DENE),任选地,所述常规添加剂中还包含占电解液总质量0.1%~0.3%的碳酸亚乙烯酯(VC)和/或占电解液总质量0.4%~0.6%的1,3-丙烯磺酸内酯(PST);更优选地,所述常规添加剂中包含占电解液总质量4.0%的1,3-丙烷磺酸内酯(PS)、占电解液总质量7.0%的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占电解液总质量2.0%的己二腈(ADN)、占电解液总质量1.0%的乙二醇双(丙腈)醚(DENE),任选地,所述常规添加剂中还包含占电解液总质量0.2%的碳酸亚乙烯酯(VC)和/或占电解液总质量0.5%的1,3-丙烯磺酸内酯(PST)。
[001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电解质锂盐为六氟磷酸锂和二氟磺酰亚胺锂的混合锂盐。
[0014]优选地,所述电解质锂盐的添加量占电解液总质量的15.0%~17.0%,更优选地,所述电解质锂盐为占电解液总质量14.5%的六氟磷酸锂和占电解液总质量1.5%的二氟磺酰亚胺锂的混合锂盐。
[001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非水性有机溶剂中包含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1,2-二氟代碳酸乙烯酯、二(2,2,2-三氟乙基)碳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优选地,所述非水性有机溶剂的含量占电解液总质量的70%~85%。
[00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非水性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碳酸二乙酯(DEC)和碳酸甲乙酯(EMC),且所述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按质量比为(20~30):(5~15):(40~50):(15~25),例如25:10:45:20进行混合。
[0018]另一方面,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三元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所述三元高电压锂离子电池包括由正极片、隔离膜和负极片通过叠片或卷绕形成的电芯以及本专利技术所述耐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
[0019]优选地,所述正极片的正极活性物质为LiNi
1-x-y-z
Co
x
Mn
y
Al
z
O2或LiA
m
B
n
PO4,其中:0≤x≤1,0≤y≤1,0≤z≤1,且0≤x+y+z≤1,A、B分别为Fe、Mn、Co或V,0≤m≤1,0≤n≤1,所述负极片的负极活性物质为人造石墨、天然石墨、SiO
w
与石墨复合而成的硅碳复合材料,其中1<w<2。
[002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正极片的制备方法为:将正极活性物质LiNi
0.6
Co
0.2
Mn
0.2
O2、导电剂乙炔黑、粘结剂聚偏二氟乙烯(PVDF)按质量比96:2:2在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体系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涂覆于铝箔上烘干、冷压,得到正极片;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为:将负极活性物质人造石墨、导电剂乙炔黑、粘结剂丁苯橡胶(SBR)、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按照质量比96:2:1:1在去离子水溶剂体系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涂覆于铜箔上烘干、冷压,得到负极片。
[002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三元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大于或等于4.35V。
[0022]本专利技术电解液中所选常规添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包含非水性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中包含常规添加剂和化合物(1)所示添加剂:所述常规添加剂中包含碳酸亚乙烯酯、1,3-丙烷磺酸内酯、氟代碳酸乙烯酯、1,3-丙烯磺酸内酯、己二腈、乙二醇双(丙腈)醚、碳酸乙烯亚乙酯、丁二腈、1,4-二氰基-2-丁烯、甲烷二磺酸亚甲酯、三(三甲基硅烷)硼酸酯、三(三甲基硅烷)磷酸酯、柠槺酸酐、1-丙基磷酸酐和三丙烯基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1)所示添加剂的含量占电解液总质量的0.05%~0.8%,例如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添加剂的添加量占电解液总质量的14.0%~15.0%。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耐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添加剂中包含1,3-丙烷磺酸内酯、氟代碳酸乙烯酯、己二腈、乙二醇双(丙腈)醚,任选地,所述常规添加剂中还包含碳酸亚乙烯酯和/或1,3-丙烯磺酸内酯;优选地,所述常规添加剂中包含占电解液总质量3.0%~5%的1,3-丙烷磺酸内酯、占电解液总质量6.0%~8.0%的氟代碳酸乙烯酯、占电解液总质量1.5%~2.5%的己二腈、占电解液总质量0.5%~1.5%的乙二醇双(丙腈)醚,任选地,所述常规添加剂中还包含占电解液总质量0.1%~0.3%的碳酸亚乙烯酯和/或占电解液总质量0.4%~0.6%的1,3-丙烯磺酸内酯;更优选地,所述常规添加剂中包含占电解液总质量4.0%的1,3-丙烷磺酸内酯、占电解液总质量7.0%的氟代碳酸乙烯酯、占电解液总质量2.0%的己二腈、占电解液总质量1.0%的乙二醇双(丙腈)醚,任选地,所述常规添加剂中还包含占电解液总质量0.2%的碳酸亚乙烯酯和/或占电解液总质量0.5%的1,3-丙烯磺酸内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锂盐为六氟磷酸锂和二氟磺酰亚胺锂的混合锂盐;优选地,所述电解质锂盐的添加量占电解液总质量的15.0%~17.0%;更优选地,所述电解质锂盐为占电解液总质量14.5%的六氟磷酸锂和占电解液总质量1.5%的二氟磺酰亚胺锂的混合锂盐。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立宁黄慧聪朱学全郭力周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