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弯转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及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452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弯转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及其组件,包括吻合器钳口、转向连接块、组件内芯、切割刀组件;所述组件内芯包括内芯壳体及固定安装在内芯壳体内的内芯连接块;所述转向连接块前端与吻合器钳口后端铰接,铰接处形成第一竖向旋转轴,所述转向连接块后端与内芯连接块前端铰接,铰接处形成第二竖向旋转轴;所述切割刀组件穿过内芯连接块、转向连接块及吻合器钳口且可前后滑动。在上述双旋转轴(中心)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采用了U形的左右弯转片,其通过内芯连接块转向控制弯转过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设置可加大弯转半径,降低了切割吻合过程中的击发力,使医生有更好的操作手感;同时还可做到更大的弯转角度,使医生有更好的操作空间。使医生有更好的操作空间。使医生有更好的操作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弯转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及其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弯转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及其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腔镜吻合器在手术中扮演最关键的角色。由于腹腔或者胸腔内空间的限制,传统的直线腔镜吻合器不能完全有效地到达所需手术部位进行夹持、横断、吻合组织,所以需要一种吻合器钳口(包括钉匣组件、抵钉座)可转弯的弯头吻合器。在直线状态下,这种可转弯的弯头吻合器通过穿刺器进入胸腔或者腹腔,通过体外的手柄上面控弯机构控制吻合器钳口弯转一定的角度,并对手术部位进行夹持、横断、吻合等一系列操作。手术完成后,重新变为直线状态,退出体外。
[0003]在操作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及其组件进行手术时,通过操控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上的转向控制结构操控组件中的吻合器钳口进行向左和向右的旋转,完成不同术式环境的体位。配合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组件包括吻合器钳口1、组件内芯2,转向连杆3,吻合器钳口1通过上旋转头组件4、上下连接片5与组件内芯2之间可转动连接,通过转向连杆3的头端孔31与上旋转头组件4的转向旋钮销41的连接,在手给予助力的情况下推或拉转向连杆3使组件前端的吻合器钳口1围绕旋转轴产生左右摆动,形成左右各最大45
°
的弯转,如图2、3所示。上述结构中,当弯转状态时击发切割吻合,需要较大的击发力,影响医操作手感,且吻合器钳口的左右摆动角度受限,使得在部分手术夹持、横断、吻合等一系列操作不能达到理想的操作位置,无法适于更复杂临床条件下的医疗。
技术内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降低切割吻合过程中的击发力且可增大弯转角度的可弯转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及其组件,以使医生有更好的操作手感及操作空间。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弯转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组件,包括吻合器钳口、转向连接块、组件内芯、切割刀组件;所述组件内芯包括内芯壳体及固定安装在内芯壳体内的内芯连接块;所述转向连接块前端与吻合器钳口后端铰接,铰接处形成第一竖向旋转轴,所述转向连接块后端与内芯连接块前端铰接,铰接处形成第二竖向旋转轴;所述切割刀组件穿过内芯连接块、转向连接块及吻合器钳口且可前后滑动。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地改进,还包括左右弯转片及推拉杆;所述左右弯转片呈U字形,其后部弯转部通过内芯连接块转向,其前端两个自由端由后至前穿过转向连接块再与吻合器钳口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左右弯转片的左侧或右侧与推拉杆的前端连接,可在推拉杆的推拉动作下带动吻合器钳口绕第一竖向旋转轴及第二竖向旋转轴左右转弯。
[0008]进一步地,所述吻合器钳口包括位于上部的钉匣组件及与钉匣组件连接的、位于
下部的抵钉座,还包括位于抵钉座后部内侧的抵钉座定位件;所述左右弯转片的自由端通过横向连接销钉固定连接在抵钉座定位件与抵钉座后部之间,所述切割刀组件穿过所述抵钉座定位件。
[0009]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连接块通过前端设置的竖向的定位块连接孔与抵钉座定位件上设置的定位块连接轴连接;所述转向连接块通过后端设置的竖向的内芯连接块定位孔与内芯连接块前端设置的内芯连接轴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切割刀组件包括切割刀组件上片及切割刀组件下片,所述切割刀组件上片和切割刀组件下片分别依次穿过内芯连接块、转向连接块及抵钉座定位件的上部、下部,并在前端连接为一体。
[0011]进一步地,所述内芯连接块的后端设置有U形凹槽,所述左右弯转片的弯转部内侧与U形凹槽配合。
[0012]进一步地,所述内芯连接块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多个凸出的卡位台阶,所述多个凸出的卡位台阶之间分别形成切割刀组件上片或切割刀组件下片的容纳空间;所述内芯壳体包括内芯上盖和内芯下盖,所述内芯连接块通过卡位台阶与内芯上盖和内芯下盖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连接块的左、右侧面分别设置有左右弯转片穿口,所述推拉杆与左右弯转片的连接端位于左右弯转片穿口的后端;所述吻合器组件还包括推拉块,所述推拉杆通过设置在其前部的固定凸台装入推拉块后部设置的推拉块孔内,所述推拉块通过设置在其前部的推拉块轴装入左右弯转片左侧或右侧设置的固定孔内。
[0014]进一步地,所述左右弯转片的后部弯转部替换为柔性钢丝绳,所述柔性钢丝绳与左右弯转片的前部通过连接环压装;或所述左右弯转片全部替换为柔性钢丝绳。
[0015]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可弯转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包括手柄及连接在手柄前端的可弯转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组件,所述可弯转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组件采用上述的可弯转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组件。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本技术采用双旋转中心,可实现大的切割刀弯转半径,有效降低了使用过程的击发力,使医生获得了更好的操作手感。另外,可加大弯转半径,并可做到更大的弯转角度,使医生有更好的操作空间,适于更复杂临床条件下的医疗。
[0018]2、本技术采用柔性的左右弯转片通过换向,始终保持左右弯转是拉拽的过程,避免弯转过程中的力臂减小,力矩稳定,并可做到更大的弯转角度。
附图说明
[0019]上述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2、3分别是图1中的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组件向右、向左弯转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可弯转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组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可弯转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组件弯转状态结构
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可弯转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可见内部);
[0025]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可弯转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组件的工作原理图;
[0026]图8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可弯转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可弯转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组件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双旋转中心连接处);
[0028]图10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切割刀组件与其它部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可弯转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组件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弯转控制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如下问题:当弯转状态时击发切割吻合,需要较大的击发力,影响医操作手感,且吻合器钳口的左右摆动角度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弯转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吻合器钳口、转向连接块、组件内芯、切割刀组件;所述组件内芯包括内芯壳体及固定安装在内芯壳体内的内芯连接块;所述转向连接块前端与吻合器钳口后端铰接,铰接处形成第一竖向旋转轴,所述转向连接块后端与内芯连接块前端铰接,铰接处形成第二竖向旋转轴;所述切割刀组件穿过内芯连接块、转向连接块及吻合器钳口且可前后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弯转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右弯转片及推拉杆;所述左右弯转片呈U字形,其后部弯转部通过内芯连接块转向,其前端两个自由端由后至前穿过转向连接块再与吻合器钳口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左右弯转片的左侧或右侧与推拉杆的前端连接,可在推拉杆的推拉动作下带动吻合器钳口绕第一竖向旋转轴及第二竖向旋转轴左右转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弯转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吻合器钳口包括位于上部的钉匣组件及与钉匣组件连接的、位于下部的抵钉座,还包括位于抵钉座后部内侧的抵钉座定位件;所述左右弯转片的自由端通过横向连接销钉固定连接在抵钉座定位件与抵钉座后部之间,所述切割刀组件穿过所述抵钉座定位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弯转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连接块通过前端设置的竖向的定位块连接孔与抵钉座定位件上设置的定位块连接轴连接;所述转向连接块通过后端设置的竖向的内芯连接块定位孔与内芯连接块前端设置的内芯连接轴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弯转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组件包括切割刀组件上片及切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青范宏利黄战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派尔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