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剂的回收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33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影剂收集容器,其可拆卸地安装在一个设置在成像装置中的可转动部件上,该可转动部件用于转动显影部件;在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与所述显影部件一起被基本固定到所述可转动部件上时,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可以转动,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包括: 一个接收口,该接收口用于接收由显影部件排出的显影剂; 一个容纳部分,该容纳部分用于容纳被显影部件收集到的显影剂; 一个导管,该导管设置有一个用于将显影剂排放到所述容纳部分内的排放口,所述导管用于随着可转动部件的旋转而将在所述接收口接收到的显影剂导向所述排放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口邻近所述显影剂收集容器的重心设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成像装置上的显影剂回收容器,而成像装置又利用电子照相技术或静电记录法来成像。在彩色成像装置中,安装有多个显影剂容器,这些显影剂容器中容纳有不同颜色的显影剂。例如,当采用仅设置有一个图像携带部件的成像装置来形成彩色图像时,彩色图像将以下述方式形成。根据多组与待成图像的彩色部分一一对应的成像数据,多组静电潜像就会依次形成于图像携带部件上,而且每个静电潜像都是通过由多个显影剂容器中的一个容器向静电潜像进送与静电潜像的颜色相对应的显影剂的方式形成的。某些成像装置,尤其是彩色成像装置,无需使调色剂中包含磁性物质。因此,这种成像装置通常采用由两种成分组成的显影剂,即显影剂的主要成分是非磁性且含有树脂的调色剂颗粒(调色剂)和磁性的载体颗粒(载体)。在采用由两种成分构成的显影剂的成像装置中,在反复成像的过程中,载体会逐渐变质。载体的变质将使成像的质量低下。因此,为防止形成质量低下的图像,就需要回收已经变质的载体,并将新鲜的载体源加入到变质载体已被回收的显影剂中。此外,当回收变质的载体时,必须要防止变质载体的回流。已经有人提出了多种用于回收变质载体的方法和多种用于防止变质载体回流的方法。对于回收方法而言,日本已公开的专利申请6-308829公开了一种变质显影剂的回收方法,根据该方法,显影剂容器上装配有一个可更换的显影剂供给盒,显影剂的供给和回收可通过更换可更换的显影剂供给盒来实现。对于回收显影剂的方法而言,由显影剂容器溢出的显影剂可利用多个螺杆来回收。日本已公开的专利申请9-218575披露了一种有关回收方法和防止回流的技术。根据这些技术,转动的显影剂回收容器设置有一个内部螺旋状隔板,当容器转动时,该隔板可防止显影剂在显影剂回收容器内回流。此外,日本已公开的专利申请10-198144披露了一种用于防止回流的结构。根据该结构,显影剂的回收容器设置有一个阀,该阀位于显影剂的回收口内。但是,上述的方法和结构存在下述缺陷。首先,在日本已公开的专利申请6-308829所公开的显影剂回收方法中,不必担心变质载体的回流问题。但是,设置多个用于输送无用载体的螺杆使装置本身不仅体积庞大,而且结构复杂,这样就增加了成像装置的主要部件的成本。在日本已公开的专利申请9-218575所公开的显影剂回收方法中,显影剂的回收通道比较复杂,具体而言,该通道是螺旋形的。这样,就需要充分转动显影剂的旋转装置,以使显影剂能够向里滴落。因此,这种回收方法就显影剂的回收效率而言十分低下。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回收容器的结构也很复杂,因此模压的成本也较高。此外,结构复杂的回收容器使变质载体更易于滞留在变质载体的回收通道内,从而增加了变质载体回流的可能性。此外,在日本已公开的专利申请10-198144所披露的显影剂回收方法和防止显影剂回流的方法中,回流防止阀的设置使显影剂回收容器的结构变得复杂,这样又会使显影剂回收容器难于装配,而且难于模压成形,从而增加了容器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显影剂回流的显影剂回收容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比现有的显影剂回收容器在显影剂存放效率上表现更优秀的显影剂回收容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比现有显影剂回收容器在显影剂回收效率上表现更高的显影剂回收容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比现有显影剂回收容器在结构上更紧凑的显影剂回收容器。接合附图,通过阅读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说明,将会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实施例1)附图说明图10为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成像装置的一个实例的剖视图。在该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被具体化为一个电子照相彩色复印机上,该彩色复印机能够利用电子照相成像法形成一个全色图像。但应该理解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电子照相彩色复印机。本专利技术可被应用到利用电子照相成像方法在一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上,这包括电子照相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例如,激光打印机、LED打印机等)、传真机、文字处理机等。首先,从整体上对成像装置100的结构和操作加以说明。成像装置100可被大致划分成一个原件读取部分100a和一个成像部分100b。原件读取部分100a利用公知的技术对放在原件放置台115上的原件G进行读取。具体而言,原件放置台115上的原件G以扫描的方式被照射,被原件G反射的光会聚在一个CCD上,该CCD将光转换成以电信号存在的成像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送给成像部分100b。根据获得的成像数据,成像部分100b利用电子照相成像方法在记录介质P,例如记录纸、OHP书写薄膜等上形成图像。此外,成像装置100还能够根据由一外部主机(未示出)传送的图像信息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图像,而外部主机又与成像装置的主要部件50(在下文中简称为装置的主件)相连接,从而能够使外部主机和成像装置这两个方面相互通讯;换言之,成像装置100能够起到打印机的作用。成像部分100b设置有一个感光鼓101,即,一个被用作图像携带部件的鼓形电子照相光电导部件。感光鼓101沿附图中箭头R1所示的方向被旋转驱动,其圆周面与一个作为记录介质支承部件的转印鼓106保持接触。在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附近,设置有一个被用作起电部件的起电部件102,用于使感光鼓101均匀起电;一个用于在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光学系统103;一个被用作显影装置的旋转式显影装置104,其用于使在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一个清洗部件108等。光学系统103设置有一个曝光部件103a(例如一个激光束扫描器)和一个曝光偏转部件103b等。旋转式显影装置104设置有一个旋转机构30,该旋转机构构成了一个用于支承显影装置的机架(显影装置的固定部件)。旋转机构30可绕轴104a旋转,并设置在与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对峙的位置上。在旋转机构30中,四个显影部件20以均匀分布在旋转机构30的转动方向上的方式被安装,目的在于显现出(显影)形成于感光鼓101之圆周表面上的静电潜像。在该实施例中,四个安装在旋转机构30上的显影部件为显影部件20Y、20M、20C和20Bk,用于显现出分别与黄色、品红、深蓝及黑色部分相对应的静电潜像。这四个显影部件20Y-20Bk被依次移动到一个位置(在图1中被黄色显影部件20Y占据的位置),在该位置上显现出相应的静电潜像。当成像过程开始时,在附图中沿箭头R1所示方向旋转的感光鼓101之圆周表面通过起电部件102均匀起电。感光鼓101上被起电的圆周表面暴露给由光学系统103投射出来的激光束E,从而对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进行扫描,同时利用与第一颜色部分相对应的成像数据对其进行调整。这样,与第一颜色部分相对应的静电潜像就会形成于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上。该静电潜像可通过旋转式显影装置104的显影部件20Y-20Bk中一个与第一颜色部分相对应的显影部件显现为一个由显影剂构成的图像(调色剂图像)。同时,存放在一个盒子110内的多个记录介质P通过一个分离辊111被依次进送到装置的主要部件50内,其中盒子110被用作记录介质的存放部件。当调色剂图像形成于感光鼓101上的同时,每个记录介质P都与之同步地通过对准辊112得以释放,并被输送到作为记录介质支承部件的转印鼓106上,然后被附着在转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皆川浩范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