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葡萄球菌酶与壳聚糖复合抗菌喷膜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163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溶葡萄球菌酶与壳聚糖复合抗菌喷膜剂;制备该复合凝胶的原料,以质量体积百分比计,包括溶葡萄球菌酶1%~20%、壳聚糖0.1~5%、表面张力调节剂0.5~10%、pH调节剂0.5~5%、医用纯化水余量;包括有以下制备步骤:S1、在无菌条件下调节医用纯水的PH量;S2、向S1混合溶液中添加壳聚糖混合成溶液;S3、向S2中的溶液中添加溶葡萄球菌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抗菌喷膜剂能迅速成膜,维持时间长,能迅速止血、凝血,创面形成的水不溶性保护膜,具有一定透气性的同时,抗菌范围广泛、对皮肤无刺激,加入表面张力调节剂,有助形成水不溶性保护膜,且不易脱膜。易脱膜。易脱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溶葡萄球菌酶与壳聚糖复合抗菌喷膜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溶葡萄球菌酶与壳聚糖复合抗菌喷膜剂。

技术介绍

[0002]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中微型创伤,伤口处多流血、肿胀,伴随细菌感染,目前人们多采用创可贴、碘伏或抗菌消炎喷雾剂进行治疗,但往往存在治疗后护理不便、伤口愈合能力差、遇水伤口暴露加重感染等弊端。若伤口得不到有效保护和治疗,且会造成伤口细菌继发感染,导致伤口溃烂、引发败血症等不良后果,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主要的革兰氏阳性致病菌,诱发伤口感染的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如铜绿假单胞菌,都是对多种抗生素存在耐药性的危险菌种。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病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逐渐下降,普通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很可能起不到效果,病菌的耐药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重大危害。
[0003]近年来,喷膜剂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喷膜剂也称喷雾成膜剂,其结合了膜剂、喷雾剂的优点,其以溶液状态储存,并能以雾状喷出后快速在伤口创面形成通气性良好的生物膜,在外用制剂方面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通常组分包括成膜材料、溶剂和一些透皮促进剂。但普遍喷膜剂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药液喷出后在创口表面形成的薄膜由于表面张力的影响,与创口不能很好的贴合,有时会产生脱膜现象,导致伤口二次感染,然而市面上各种的喷膜剂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0004]如授权公告号为CN1899600B所公开的抗菌肽喷雾成膜剂及其制备方法,其虽然实现了抗菌肽喷雾成膜剂喷于患处后几分钟内即形成一层薄膜,对患处不仅起到直接的保护作用,迅速杀死细菌,防止患处进一步感染,而且该膜对皮肤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和透气性;该喷雾成膜剂含有保湿剂成分,可吸收患处渗出液及水分,起到较好的保湿作用,能对烧伤感染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并未解决现有喷膜剂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够形成透气的薄膜,容易溶于水,容易对皮肤造成刺激,容易发生薄膜脱落等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溶葡萄球菌酶与壳聚糖复合抗菌喷膜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葡萄球菌酶与壳聚糖复合抗菌喷膜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溶葡萄球菌酶与壳聚糖复合抗菌喷膜剂,制备该复合凝胶的原料,以质量体积百分比计,包括溶葡萄球菌酶1%~20%、壳聚糖0.1~5%、表面张力调节剂0.5~10%、pH调节剂0.5~5%、医用纯化水余量。
[0007]优选的,所述壳聚糖分子量为10000-500000,并且脱乙酰度>80%。
[0008]优选的,所述表面张力调节剂包括短链醇、聚硅氧烷类及其衍生物、聚氧乙烯类及其衍生物、氟表面活性剂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09]优选的,所述pH调节剂包括乳酸、冰醋酸、盐酸及缓冲盐。
[00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葡萄球菌酶与壳聚糖复合抗菌喷膜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制备步骤:S1、在无菌条件下调节医用纯水的PH量:将医用纯化水与适量pH调节剂混合,并且在调节纯水的PH值的时候,需要对医用纯水进行缓慢的混合搅拌;S2、向S1混合溶液中添加壳聚糖混合成溶液:将壳聚糖进行充分溶胀搅拌混匀得到壳聚糖溶液,调节pH至3.0-6.0,然后再进行超声脱泡后过滤;S3、向S2中的溶液中添加溶葡萄球菌酶:向S2中的滤液再加入溶葡萄球菌酶和表面张力调节剂,搅拌混合均匀,制得的喷膜溶液定量装入耐压容器内,使用时将耐压容器内的溶液均匀喷于患处即可。
[0011]优选的,所述S1中缓慢混合搅拌采用的是搅拌电机进行搅拌,且搅拌电机的转速为100-500r/min。
[0012]优选的,所述S1中的PH值调节范围在0.5-4.0。
[0013]优选的,所述S2中的搅拌电机的转速为1500-2000r/min。
[0014]优选的,所述S2中的超声波脱泡的超声频率的范围为20000-40000Hz,所述过滤的滤网采用的是银丝滤网。
[0015]优选的,所述S3中的中的搅拌混合的搅拌电机的转速速率为1000-1500r/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复合抗菌喷膜剂喷于皮肤伤口后,能迅速成膜,且成膜维持时间长,能迅速止血、凝血,且能避免普通消毒剂例如更换纱布等繁琐且对伤口有损伤的步骤,创面形成的水不溶性保护膜将原有的细菌感染创面隔离,起到隔离杀菌的作用,同时这层膜在保证伤口具有一定透气性的同时,又能防止外界细菌二次感染。
[0016]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复合抗菌喷膜剂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极强的杀伤效果,抗菌范围广泛、对皮肤无刺激、使用安全方便。
[0017]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复合抗菌喷膜剂加入了表面张力调节剂,有助于壳聚糖在伤口创面形成水不溶性保护膜,且不易脱膜,膜维持时间长久,使药物能够有效进入患处发生生物理化反应,产生更好的药效。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步骤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实施例一:一种溶葡萄球菌酶与壳聚糖复合抗菌喷膜剂,制备该复合凝胶的原料,以质量体积百分比计,包括溶葡萄球菌酶1%、壳聚糖0.5%、表面张力调节剂0.1%、pH调节剂0.6%、医用纯化
水余量。
[0021]为了使得分子足够细小,使得形成的薄膜能够形成透气的薄膜,复合抗菌喷膜剂可有效杀死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菌,且可促进创面愈合、促进组织修复,对皮肤无刺激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壳聚糖分子量为10000,并且脱乙酰度80%。
[0022]为了使得薄膜表面能够形成张力,不会造成薄膜的脱落,或者不会造成拉扯皮肤再次受伤,复合抗菌喷膜剂可有效迅速在伤口创面形成水不溶性的保护膜,膜形态长时间维持良好,不易变形,可强有效隔离创面,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感染,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表面张力调节剂包括短链醇、聚硅氧烷类及其衍生物、聚氧乙烯类及其衍生物、氟表面活性剂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23]为了实现对PH进行调节,并且使得PH不会对皮肤造成刺激,本实施例中,复合抗菌喷膜剂形成的膜表面光滑、厚度均匀,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优选的,所述pH调节剂包括乳酸、冰醋酸、盐酸及缓冲盐。
[0024]为了实现对复合抗菌喷膜剂的制备,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包括有以下制备步骤:S1、在无菌条件下调节医用纯水的PH量:将医用纯化水与适量pH调节剂混合,并且在调节纯水的PH值的时候,需要对医用纯水进行缓慢的混合搅拌;S2、向S1混合溶液中添加壳聚糖混合成溶液:将壳聚糖进行充分溶胀搅拌混匀得到壳聚糖溶液,调节pH至4.0,然后再进行超声脱泡后过滤;S3、向S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葡萄球菌酶与壳聚糖复合抗菌喷膜剂,其特征在于:制备该复合凝胶的原料,以质量体积百分比计,包括溶葡萄球菌酶1%~20%、壳聚糖0.1~5%、表面张力调节剂0.5~10%、pH调节剂0.5~5%、医用纯化水余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葡萄球菌酶与壳聚糖复合抗菌喷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分子量为10000-500000,并且脱乙酰度>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葡萄球菌酶与壳聚糖复合抗菌喷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张力调节剂包括短链醇、聚硅氧烷类及其衍生物、聚氧乙烯类及其衍生物、氟表面活性剂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葡萄球菌酶与壳聚糖复合抗菌喷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包括乳酸、冰醋酸、盐酸及缓冲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葡萄球菌酶与壳聚糖复合抗菌喷膜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制备步骤:S1、在无菌条件下调节医用纯水的PH量:将医用纯化水与适量pH调节剂混合,并且在调节纯水的PH值的时候,需要对医用纯水进行缓慢的混合搅拌;S2、向S1混合溶液中添加壳聚糖混合成溶液:将壳聚糖进行充分溶胀搅拌混匀得到壳聚糖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巍张晓英霍美蓉陈小雪宫登科邵艳梅于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威兰德山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