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112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一种紧凑而廉价的成像设备,其能够对最终转印元件进行清理。该成像设备包括:图像承载元件;用于在图像承载元件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成像单元;由至少一个中间转印元件构成且与该图像承载元件接触的中间转印装置;与中间转印元件接触的最终转印元件;与中间转印元件接触的清理元件;及控制单元,其用于对清理元件图像承载元件、中间转印元件、最终转印元件和清理元件之间的电势梯度进行控制,其中控制单元在成像模式中形成用于成像的电势梯度,以使最终转印元件上的颠倒极性的调色剂通过中间转印元件粘结到清理元件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者通过组合它们而形成的多功能设备,特别地,涉及对成像设备清理技术的改进。至于成像设备内部的清理,提出过下面的技术。JP 2001-75448A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中间转印元件和最终转印元件上的残留调色剂被收集在最终转印元件上,并由与最终转印元件接触的清理装置一起去除。另外还可能有一种技术,根据该技术,在流程控制过程中最终转印元件与中间转印元件间隔开,以使基准标记不会粘结到最终转印元件上。但在许多情况下,最终转印元件设置在成像设备的端部内侧,再设置一个与最终转印元件接触的清理装置这样的结构,会导致成像设备尺寸的增大。另外,当最终转印元件构造成允许与中间转印元件接触和分离时,设备更加复杂,造成成本上升。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图像承载元件;用于在图像承载元件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成像单元;由至少一个中间转印元件构成且与该图像承载元件接触的中间转印装置;与中间转印元件接触的最终转印元件;与中间转印元件接触的清理元件;及控制单元,其用于对清理元件图像承载元件、中间转印元件、最终转印元件和清理元件之间的电势梯度进行控制,其中控制单元在成像模式中形成用于成像的电势梯度,以使最终转印元件上的颠倒极性的调色剂通过中间转印元件粘结到清理元件上。这里,成像单元包括对图像承载元件的表面进行均匀充电的充电单元、在图像承载元件上形成对应于输出图像的静电潜像的潜像成形单元(曝光单元)、有选择地将调色剂施加到形成于图像承载元件表面上的静电潜像上的显影单元,充电单元的一种改型是与图像承载元件接触并对其表面进行均匀充电的接触型充电单元。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不仅能够控制图像承载元件、中间转印元件、最终转印元件和清理元件之间的电势梯度,而且能够控制它们与接触型充电单元之间的电势梯度。通过这样构造成像设备,最终转印元件上的颠倒极性的调色剂在成像模式中通过中间转印元件粘结到清理元件上,因此,首先,不需要向最终转印元件提供清理装置。也就是说,能够将成像设备构造成清理元件不与最终转印元件接触(或者相对于最终转印元件保持在非接触状态)。其次,不需要频繁地进行清理模式操作。成像电势梯度是这样一个电势梯度,允许图像承载元件上的作为输出图像的调色剂图像通过中间转印元件转印到在中间转印元件和最终转印元件之间输送的记录片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成像设备包括用于检测中间转印元件上调色剂图像密度的检测单元,其中控制单元在流程控制模式中形成用于流程控制的电势梯度,以使图像承载元件上作为检测图像的调色剂图像通过中间转印元件粘结到清理元件上(而不粘结到最终转印元件上)。在这种情况下,流程控制模式进行对准控制和调色剂图像密度控制。通过这样构造成像设备,能够防止作为检测图像的调色剂图像粘结到最终转印元件上,不用提供使最终转印元件压靠中间转印元件和与之间隔开的收缩机构。结果,即使最终转印元件恒定地与中间转印元件保持接触(除更换成像单元的时间之外,在流程控制模式、成像模式和清理模式中同样恒定地与之保持接触),也不会发生问题。这里,当形成用于流程控制的电势梯度时在最终转印元件与和最终转印元件接触的中间转印元件之间的电势差在0到1500V的范围内。当确保了该电势差时,中间转印元件的表面电势变化很小,能够以稳定的状态检测中间转印元件上调色剂图像的密度。另外,通过用于成像的电势梯度与用于流程控制的电势梯度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出,中间转印元件与最终转印元件之间的电势关系(电势梯度)在用于成像的电势梯度中和用于流程控制的电势梯度中是彼此颠倒的关系。另外,中间转印元件与清理元件之间的电势关系(电势梯度)在用于成像的电势梯度中和用于流程控制的电势梯度中是彼此颠倒的关系。另外,控制单元将成像设备的状态从流程控制模式过渡到成像模式。更具体地,控制单元将成像设备的状态从流程控制模式直接过渡到成像模式,而不经过清理模式阶段。另外,还能够这样构造控制单元,从而在下面两种情况之间作出适当选择,在一种情况下,成像设备状态从流程控制模式直接过渡到成像模式而不经过清理模式阶段,在另一种情况下,从流程控制模式经过清理模式过渡到成像模式。流程控制模式的操作可在接通成像设备的电源之后立即进行,或者在一个成像模式与下一个成像模式之间进行。尽管本专利技术的成像设备可制成单色成像设备,但也可以制成多色成像设备。当制成多色成像设备时,可采用这样一个结构,它具有作为图像承载元件的用于不同颜色的多个图像承载元件;并具有作为中间转印装置的一个单个中间转印元件,或者采用这样一个结构,它具有作为图像承载元件的多个图像承载元件,并具有作为中间转印装置的与该多个图像承载元件中的一部分接触的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元件、与该多个图像承载元件中的其余部分接触的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元件、与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元件和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元件接触的第二中间转印元件,而且在一个调色剂图像被从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元件转印到该第二中间转印元件上后,一个调色剂图像被从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元件转印到该第二中间转印元件上,其中最终转印元件与第二中间转印元件接触。作为该多个图像承载元件,可设置用于黄色、品红和青色的三个图像承载元件,或者用于黄色、品红、青色和黑色的四个图像承载元件。另外,还可以设置用于其它颜色的图像承载元件。在设置了作为图像承载元件的用于黄色、品红、青色和黑色的四个图像承载元件的情况下,设置了作为中间转印装置的分别与该四个图像承载元件中的两个接触的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元件和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元件、与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元件和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元件接触的第二中间转印元件,而且在一个调色剂图像被从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元件转印到该第二中间转印元件上后,一个调色剂图像被从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元件转印到该第二中间转印元件上,其中最终转印元件与第二中间转印元件接触。当这样用第一(上游侧和下游侧)中间转印元件和第二中间转印元件形成中间转印装置时,检测单元能够检测第一(上游侧和下游侧)中间转印元件上调色剂图像的密度,和第二中间转印元件上调色剂图像的密度。另外,作为清理元件,还可以设置与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元件接触的第一上游侧清理元件,和与第二中间转印元件接触的第二清理元件。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可在流程控制模式中形成用于成像的电势梯度,其中最终转印元件上的颠倒极性的调色剂通过第二中间转印元件粘结到第二清理元件上,并可在流程控制模式中形成用于流程控制的电势梯度,其中图像承载元件上作为检测图像的调色剂图像通过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元件、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元件和第二中间转印元件粘结到第二清理元件上(而不粘结到最终转印元件上)。另外,可在流程控制模式中形成用于流程控制的电势梯度,其中最终转印元件上的颠倒极性的调色剂通过第二中间转印元件和第一上游侧中间转印元件粘结到第一上游侧清理元件上。另外,作为清理元件,还可以设置与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元件接触的第一下游侧清理元件。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可在流程控制模式中形成用于流程控制的电势梯度,其中最终转印元件上的颠倒极性的调色剂通过第二中间转印元件和第一下游侧中间转印元件粘结到第一下游侧清理元件上。另外,清理元件是清理辊并配备有清理装置,该清理装置具有与清理辊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图像承载元件;用于在图像承载元件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成像单元;由至少一个中间转印元件构成且与该图像承载元件接触的中间转印装置;与中间转印元件接触的最终转印元件;与中间转印元件接触的清理元件;及控制单元,其用于对图像承载元件、中间转印元件、最终转印元件和清理元件之间的电势梯度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在成像模式中形成用于成像的电势梯度,以使最终转印元件上的颠倒极性的调色剂通过中间转印元件粘结到清理元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谷秀之菅沼敏弘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