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重力输液的急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8075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重力输液的急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输液准备,S2:进入输液状态,S3:初始判断信息的收集,S4:实现快速输液,S5:保证输液的安全进行,S6:完成输液,S7:信息远程传输。在输液过程中,能根据血压信号、心率信号、血氧信号和体温信号适时调整输液速度,实现快速输液;并且还具有多种安全保证功能,自动气泡报警、输液不畅报警等,确保输液的安全进行,防止空气进入。防止空气进入。防止空气进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重力输液的急救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急救
,具体涉及一种无重力输液的急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急救医学是处理和研究各种急性病变和急性创伤的一门新专业,在短时间内,对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意外灾伤和疾病,采取一系列紧急救护措施。急救医学不是处理伤病的全过程,而是把重点放在处理伤病急救阶段,急性创伤的快速救治。并且急救医学还要研究和设计现场抢救、运输等方面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处置,是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0003]临床危急重患者、创伤人员大量失血,都需紧急大量补液挽救生命。而目前临床常规输液装置需要依靠重力将液体滴入血管,需要加快输液速度的时候,只有人为的在输液袋外面加压,压力不恒定、持续,更无法调整,在运输途中也会因为空间受限、环境狭窄等无法开展输液治疗,更无法满足快速、大量补液、生命体征监护、智能调控等需求。因此需要一种能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同时智能调控输液速度,实现快速无重力输液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拟提出一种无重力输液的急救方法,在实现快速无重力输液时,还能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保证输液的安全。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重力输液的急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输液准备,打开急救箱,将传感器和数据线分别进行安装和连接,开机,确认传感器的连接状态,并在显示面板上有显示,调配好即将进行输液的液体,并记录即将输入的液体,再将无重力输液组件放置在托盘上,让输液管通过缺口;/>[0007]S2:进入输液状态,当压力传感器监测到输液处的血压,根据血压设置气泵电机的工作压力,保证输液压力大于血液压力,当液体将输液管内的空气全部排出时,开始进行输液;
[0008]S3:收集即将进行输液人员的心跳信息、血压信息、血氧信息和体温信息,作为初始判断信息;
[0009]S4:实现快速输液,根据传感器监测到的心跳、血压、血氧和体温,对气泵电机的工作压力进行增加或减少,执行输液压力大于血液压力的指令;
[0010]S5:保证安全输液的进行;
[0011]S51:当气泡传感器监测到输液管内有气泡存在时,声光报警器工作,提醒处理气泡,同时气泵电机保持与血压相同的压力,使输液状态停止,在去掉气泡后,气泵电机恢复停止前的压力,继续进行输液;
[0012]S52:当监测到心跳信号异于初始判断信息时,减少气泵电机的工作压力,从而降低输液速度,如果心跳信息持续一段时间的异常,则使气泵电机保持与血压相同的压力,停止输液,声光报警器工作,提醒心跳异常,由医务人员判断是否继续进行输液,并触发相应
的指令;
[0013]S53:当流量计监测到输液管内液体不流动时,声光报警器工作,提醒输液出现堵塞,同时关闭气泵电机,在排除堵塞故障后,气泵电机恢复停止前的压力,继续进行输液;
[0014]S54:当监测到体温低于初始判断信息时,则加热装置工作,对输入的液体进行加热,并使输入的液体保持合适温度,当监测到体温高于初始判断信息时,则使气泵电机保持与血压相同的压力,停止输液,声光报警器工作,提醒体温过高;
[0015]S6:完成输液,当编码器监测到输液袋两端的距离为零时,声光报警器工作,提醒输液完成,将针拔出,再关闭气泵电机,完成输液。
[0016]S7:远程传输,当完成输液或者停止输液后,将输送的液体、输液过程中实时监测到的心跳信息、血压信息、血氧信息和体温信息传输到智能终端,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0017]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S53中的流量计采用微流量夹钳式流量计,当更换输液袋和输液管后,也能使用该流量计,同时能检测流过的液体内是否有气泡,减少单独设置气泡传感器。
[0018]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S4还包括:
[0019]在进行输液过程中,需要对药液进行配比混合,在托盘底部设置蠕动泵进行药液混合后的蠕动操作,从而保证药液的均匀调合。
[0020]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S5还包括:
[0021]通过加热装置进行药液的加热操作过程中,加热装置给药液输液管道加热时采用多阶段加热过程,为了满足某些输液者的特殊需求,本专利技术设置一些特殊的加热方式。通过信号控制把当前温度值与使用者的实测体温值累加作为药液输液管道内流体温度的基准值,然后通过采集体温与流体温度信号进行协同控制方式给输液管内的药液加热。
[0022]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S5还包括:
[0023]在药液输液管道的入口端和出口端之间分布测量药液输液管道流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在相邻两个温度传感器之间安装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通过PLC控制;计算人体的温度与输液管入口端的温度差值

C;计算药液输液管道药液应该升高的温度值C;
[0024]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S5还包括:
[0025]通过PLC调取时间t的调节系数Q
t
和温度C积分控制系数G
C
,以及间隔周期r微分系数O
r
和第m个控制偏差阈值λ(m),如果不计算温度C积分控制系数G
c
,当在PLC中计算出温度协同控制输出值公式
[0026]时,温度微调开关系数ψ置为零,所以计算出第m个输出值N(m);对第m个输出值N(m)分别与温度上限微调值K
max
、温度下限微调值K
min
进行比较输出,H为温度采样频率。
[0027]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S5还包括:
[0028]在N(m)大于K
max
时判断第m个温度控制偏差阈值λ(m)是否大于0:如果λ(m)>0则不
计算温度C积分控制系数G
C
,将温度协同控制输出值公式N(m)中温度微调开关系数ψ置为零,如果λ(m)≤0则计算温度c积分控制系数G
C
,按照预设参数确定温度协同控制输出值公式N(m)中温度微调开关系数ψ取值;
[0029]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S5还包括:
[0030]在N(m)小于K
max
时判断第m个温度控制偏差阈值λ(m)是否小于0,如果λ(m)<0则不计算温度C积分控制系数G
C
,将温度协同控制输出值公式N(m)中温度微调开关系数ψ置为零,如果λ(m)≥0则计算温度c积分控制系数G
C
,按照预设参数确定温度协同控制输出值公式N(m)中温度微调开关系数ψ取值。
[0031]通过对第m个输出值N(m)分别与温度上限微调值K
max
、温度下限微调值K
min
进行比较输出,防止温度加热过程中产生温度异常偏差风险,而且由于温度C积分控制系数G
C
的累积小,能够快速退出信号超调风险,从而增强了温度调节响应速度。
[003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输液过程中,能根据血压信号、心率信号和温度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重力输液的急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输液准备,打开急救箱,将传感器和数据线分别进行安装和连接,开机,确认传感器的连接状态,并在显示面板上有显示,调配好即将进行输液的液体,并记录即将输入的液体,再将无重力输液组件放置在托盘上,让输液管通过缺口;S2:进入输液状态,当压力传感器监测到输液处的血压,根据血压设置气泵电机的工作压力,保证输液压力大于血液压力,当液体将输液管内的空气全部排出时,开始进行输液;S3:收集即将进行输液人员的心跳信息、血压信息、血氧信息和体温信息,作为初始判断信息;S4:实现快速输液,根据传感器监测到的心跳、血压、血氧和体温,对气泵电机的工作压力进行增加或减少,执行输液压力大于血液压力的指令;S5:保证安全输液的进行;S51:当气泡传感器监测到输液管内有气泡存在时,声光报警器工作,提醒处理气泡,同时气泵电机保持与血压相同的压力,使输液状态停止,在去掉气泡后,气泵电机恢复停止前的压力,继续进行输液;S52:当监测到心跳信号异于初始判断信息时,减少气泵电机的工作压力,从而降低输液速度,如果心跳信息持续一段时间的异常,则使气泵电机保持与血压相同的压力,停止输液,声光报警器工作,提醒心跳异常,由医务人员判断是否继续进行输液,并触发相应的指令;S53:当流量计监测到输液管内液体不流动时,声光报警器工作,提醒输液出现堵塞,同时关闭气泵电机,在排除堵塞故障后,气泵电机恢复停止前的压力,继续进行输液;S54:当监测到体温低于初始判断信息时,则加热装置工作,对输入的液体进行加热,并使输入的液体保持与用户体温一致,当监测到体温高于初始判断信息时,则使气泵电机保持与血压相同的压力,停止输液,声光报警器工作,提醒体温过高;S55,加压箱的中部设置有能上下移动的活塞板,活塞板将加压箱分为上侧的输液袋腔和下侧的加压腔,输液袋放置在输液袋腔,加压腔内设置有与加压腔相匹配的加压气囊,当加压气囊内压力增加时,能推动活塞板向上移动,从而使输液袋内的液体沿着输液管流出;S56,当输液袋进行输液过程中,随着液体减少,输出液体的压力会发生变化,压力传感器需要实时监测输液处的血压,通过加快活塞板的推进速度,保证输出液体的压力大于血液压力,并根据用户血压变化实时调整;S6:完成输液,如果当编码器监测到输液袋两端的距离为零时,则声光报警器工作,提醒输液完成,将针拔出,再关闭气泵电机,完成输液;S7:远程传输,当完成输液或者停止输液后,将输送的液体、输液过程中实时监测到的心跳信息、血压信息、血氧信息和体温信息传输到智能终端,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重力输液的急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果用户自定义设定输液总量,则执行PLC编码器A信号输出端发送指令到编码器A信号输入端,编码器A信号输出端控制磁栅尺编码A信号输入端,PLC编码器B信号输出端发送指令到编码器B信号输入端,编码器B信号输出端控制磁栅尺编码B信号输入端;通过编码器A和编码器B设置输液的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晖吴俊叶丽胡艳潘耀秋刘二语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