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水路板和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97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提供一种出水水路板和净水器,所述出水水路板包括:基板;多个水管,所述水管安装于所述基板,每个所述水管具有至少两个相互连通的水口,至少一个所述水管具有至少三个相互连通的水口,具有至少三个相互连通的水口的所述水管与另一个水管限定出用于安装阀门的安装位。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出水水路板,将具有多个水口的多个水管通过基板集成为一个整体,可以实现多条管路的整体装配和安装,阀门的安装和水路的接通更为整洁、简洁。简洁。简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水水路板和净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出水水路板和净水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质也有更高的要求,净水器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输入净水器的原水(自来水或井水等)中,可能含有较多的杂质,比如有机物或者无机盐。在使用过程中,净水器可以将引入的原水中的杂质过滤掉,输出纯净水。
[0003]在关于饮用水加热方面,市场现有解决方案大多采用水壶、管线机等其他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后饮用,这样会增加厨房电器数量,占用厨房空间,同时接水等待也十分浪费时间,将加热功能与净水功能集成设计走入人们的视野,但是集成有加热功能的净水器内部管路总多,难以布管,且极易装配错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出水水路板,可以实现多条管路的装配和阀门的安装。
[000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出水水路板包括:基板;多个水管,所述水管安装于所述基板,每个所述水管具有至少两个相互连通的水口,至少一个所述水管具有至少三个相互连通的水口,具有至少三个相互连通的水口的所述水管与另一个水管限定出用于安装阀门的安装位。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出水水路板,将具有多个水口的多个水管通过基板集成为一个整体,可以实现多条管路的整体装配和安装,阀门的安装和水路的接通更为整洁、简洁。
[0007]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净水器,包括:过滤系统;加热系统;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出水水路板,所述过滤系统通过所述出水水路板与所述加热系统相连,且所述过滤系统和所述加热系统通过所述出水水路板与外部管路连接。
[0008]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的水路原理图;
[001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在立式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在卧式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的爆炸图;
[001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的过滤模组和加热模组的爆炸图;
[0016]图7为图6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的过滤模组的爆炸图;
[0018]图9为图8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的过滤水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的加热模组的爆炸图;
[0021]图12为图11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的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的加热系统的爆炸图;
[0024]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的加热系统在立式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的加热系统在卧式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的出水水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的出水水路板安装阀门后在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的出水水路板安装阀门后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的出水水路板安装阀门后在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在未制水时,加热系统和排气阀的控制逻辑原理图;
[0031]图2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在制水时,加热系统和排气阀的控制逻辑原理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过滤系统100,原水进口101,水泵进水口102,水泵出水口103,废水口104,净水出口105,过滤水路板110,管体111,支座112,连接臂113,第一口121a,第二口122a,第三口123a,第四口124a,第五口125a,第六口121b,第七口122b,第八口122c,第九口123b,第十口124b,第十一口124c,第十二口125b;
[0034]加热系统200,罐体210,底面211,第一侧面212,罐身213,上端盖214,下端盖215,进水口221,出水口222,排气口223,接线端子避让孔224,感温器安装孔225,进水管226,出水管227,排气管228,罐体装配支架229,发热管230,接线端子231,温控器固定支架250;
[0035]第一支架310,连接臂安装孔311,第一翻边312,管体避让孔313,定位柱314;
[0036]第二支架320,第一连接结构321,第二翻边322,安装腔323,套管324,第一板325,第二板326,走线槽327;
[0037]防护盖400,盖板410,第二连接结构411,豁口412,挡水板420,主体段421,避让段422,挡水筋423,过线口424,导向筋425;
[0038]水泵510,第一支路520,第二支路530,回水管540,安全支路550,净水单向阀561,净水控制阀562,回水单向阀563,回水控制阀564,排气单向阀565,排气阀566,废水阀567,
水泵进水阀568,漏水保护阀569;
[0039]原水入口601,废水出口602;
[0040]机壳701,前壳702,上盖703,顶盖704,底座705,装饰板706,电源适配器707,显示器708,电控盒709,电源板710,TDS检测探头711,压杆712;
[0041]水龙头800;
[0042]出水水路板900,基板910,安装结构911,第一水管921,第一入口921a,第一出口921b,第一接口921c,第二接口921d,第二水管922,第二入口922a,第二出口922b,第三水管923,第三入口923a,第三出口923b,第四水管924,第四入口924a,第四出口924b,第五水管935,第五入口935a,第五出口935b,第五接口935c,第六水管936,第六入口936a,第六出口936b,第七水管947,第七入口947a,第七出口947b,第八水管958,第八入口958a,第八出口958b;
[0043]第一方向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水水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多个水管,所述水管安装于所述基板,每个所述水管具有至少两个相互连通的水口,至少一个所述水管具有至少三个相互连通的水口,具有至少三个相互连通的水口的所述水管与另一个水管限定出用于安装阀门的安装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水路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水管包括: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入口限定出用于安装阀门的安装位;第三水管,所述第三水管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三入口和第三出口,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第三入口限定出用于安装阀门的安装位;第四水管,所述第四水管具有相互连通的第四入口和第四出口,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四入口限定出用于安装阀门的安装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水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入口并排设置且朝同一个方向敞开;和/或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第三入口并排设置且朝同一个方向敞开;和/或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四入口并排设置且朝同一个方向敞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水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入口朝所述基板的第一边沿敞开;所述第三出口朝所述基板的第二边沿敞开;所述第四出口朝所述基板的第三边沿敞开;所述第一入口、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二出口、所述第三入口和所述第四入口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三出口位于所述基板的另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水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管、所述第二水管和所述第四水管平行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一接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水管的两端,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从所述第一水管的周壁引出;所述第二入口位于所述第二水管的一端,所述第二出口从所述第二水管的周壁引出;所述第三入口从所述第三水管的周壁引出,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吴卫平郑跃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