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废杂盐资源化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7810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危废杂盐资源化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碳化热解单元、溶解化学软化单元、第一管式膜过滤单元、污泥脱水系统、活性炭吸附单元、饱和活性炭再生系统/外送系统、第一蒸发结晶单元、盐脱水干燥系统、第一母液稀释单元、弱酸阳床软化单元、第二管式膜过滤单元、第二母液稀释单元、纳滤分盐单元、产水DTRO浓缩单元、产水蒸发结晶单元、结晶盐脱水干燥系统、浓水Fendon氧化单元、浓水DTRO浓缩单元和浓水蒸发结晶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统能够实现工业废盐无害化和资源化,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和经济效益。意义和经济效益。意义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危废杂盐资源化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危险废弃物资源化
,涉及应用热解、膜分离、膜浓缩和蒸发结晶技术处置废盐,尤其是一种危废杂盐资源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处理以及化工行业合成副产物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盐,年产量达到2000万吨以上。这些废盐组成复杂,以氯化钠、硫酸钠为主要成分,含有大量有毒有害有机成分,若处理不当,会直接导致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土地盐碱化,恶化农业生产环境。
[0003]要实现工业废盐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就既要实现盐与有机物之间的分离,也要实现盐中不同成分之间的分离,生产出成分符合标准要求的最终产品。因此亟需一种或几种相关的设备或方法。
[0004]通过检索,尚未发现与本专利申请相关的专利公开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危废杂盐资源化处理系统。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危废杂盐资源化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碳化热解单元、溶解化学软化单元、第一管式膜过滤单元、污泥脱水系统、活性炭吸附单元、饱和活性炭再生系统/外送系统、第一蒸发结晶单元、盐脱水干燥系统、第一母液稀释单元、弱酸阳床软化单元、第二管式膜过滤单元、第二母液稀释单元、纳滤分盐单元、产水DTRO浓缩单元、产水蒸发结晶单元、结晶盐脱水干燥系统、浓水Fendon氧化单元、浓水DTRO浓缩单元和浓水蒸发结晶单元,所述碳化热解单元的输入端能够与危废盐相连接设置,所述溶解化学软化单元的输入端包括药剂和稀释水输入端、尾渣输入端,该溶解化学软化单元的尾渣输入端与碳化热解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设置,该溶解化学软化单元的药剂和稀释水输入端能够与药剂、稀释水相连接设置,该溶解化学软化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管式膜过滤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该第一管式膜过滤单元的输出端包括产水输出端和浓水输出端,第一管式膜过滤单元的产水输出端与活性炭吸附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第一管式膜过滤单元的浓水输出端与一污泥脱水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该污泥脱水系统的输出端包括滤液输出端和泥饼输出端,该污泥脱水系统的滤液输出端也与第一管式膜过滤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该污泥脱水系统的泥饼输出端能够输出脱水后泥饼;
[0008]所述活性炭吸附单元的输出端包括产水输出端和饱和活性炭输出端,该活性炭吸附单元的饱和活性炭输出端与饱和活性炭再生系统/外送系统相连接设置,该活性炭吸附单元的产水输出端与第一蒸发结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该第一蒸发结晶单元的输出端包括产水输出端、结晶盐输出端和蒸发母液输出端,该第一蒸发结晶单元的产水输出端
能够输出生产水,便于其收集,该第一蒸发结晶单元的结晶盐输出端与盐脱水干燥系统相连接设置;
[0009]所述第一母液稀释单元的输入端包括稀释水输入端和蒸发母液输入端,该第一母液稀释单元的稀释水输入端与稀释水相连接设置,该第一母液稀释单元的蒸发母液输入端与第一蒸发结晶单元的蒸发母液输出端相连接设置,该第一母液稀释单元的输出端与弱酸阳床软化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该弱酸阳床软化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二管式膜过滤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该第二管式膜过滤单元的输出端包括污泥输出端和过滤后母液输出端,该第二管式膜过滤单元的污泥输出端与又一污泥脱水系统系统相连接设置,该污泥脱水系统的输出端包括滤液输出端和泥饼输出端,该污泥脱水系统的滤液输出端也与第二管式膜过滤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该污泥脱水系统的泥饼输出端能够输出脱水后泥饼;
[0010]所述第二母液稀释单元的输入端包括稀释水输入端和过滤后母液输入端,该第二母液稀释单元的过滤后母液输入端与第二管式膜过滤单元的过滤后母液输出端相连接设置,该第二母液稀释单元的稀释水输入端与稀释水相连接设置,该第二母液稀释单元的输出端与纳滤分盐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
[0011]所述纳滤分盐单元的输出端包括纳滤膜产水输出端和纳滤膜浓水输出端,该纳滤分盐单元的纳滤膜产水输出端与产水DTRO浓缩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该产水DTRO浓缩单元的输出端包括产水输出端和浓缩液输出端,该产水DTRO浓缩单元的产水输出端能够输出浓缩后产水,该产水DTRO浓缩单元的浓缩液输出端与产水蒸发结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该产水蒸发结晶单元的输出端包括产水输出端和结晶盐输出端,该产水蒸发结晶单元的产水输出端能够输出蒸发结晶产水,该产水蒸发结晶单元的结晶盐输出端与一结晶盐脱水干燥系统相连接设置;
[0012]所述纳滤膜浓水输出端与浓水Fendon氧化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该浓水Fendon氧化单元的输出端与浓水DTRO浓缩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该浓水DTRO浓缩单元的输出端包括产水输出端和浓缩液输出端,该浓水DTRO浓缩单元的产水输出端能够输出浓缩后产水,该浓水DTRO浓缩单元的浓缩液输出端与浓水蒸发结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该浓水蒸发结晶单元的输出端包括产水输出端和结晶盐输出端,该浓水蒸发结晶单元的产水输出端能够输出蒸发结晶产水,该浓水蒸发结晶单元的结晶盐输出端与又一结晶盐脱水干燥系统相连接设置。
[0013]而且,所述污泥脱水系统为脱水机。
[0014]利用如所述的危废杂盐资源化处理系统的危废杂盐资源化处理处理方法,步骤如下:
[0015]⑴
待处理危废盐送入碳化热解单元,在550-700℃下停留60-120分钟,排放烟气含氧量不高于3%;热解尾气送入烟气净化系统处理达标排放;尾渣冷却后进入溶解化学软化系统;
[0016]⑵
尾渣进入溶解化学软化系统,与稀释水混合成质量浓度20-25%的盐溶液;向盐溶液内根据化学计量比加入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调整pH值至10-12,使溶液内含有的钙离子、镁离子转化为沉淀物;
[0017]⑶
溶解化学软化系统的出水进入第一管式膜过滤单元,过滤出溶液内含有的碳渣、钙镁沉淀物和硅胶体,产水进入后续活性炭吸附单元;浓水进入污泥脱水系统中,滤除
其中的沉淀物质,泥饼外运有资质处置单位处置,滤液返回第一管式膜过滤单元过滤;
[0018]⑷
第一管式膜过滤单元的产水进入活性炭吸附单元,脱除溶液内含有的有机物及氨氮,产水进入后续第一蒸发结晶单元,饱和活性炭内部再生或外送有资质单位处置;
[0019]⑸
吸附后溶液进入第一蒸发结晶单元,按规定浓缩比浓缩,蒸发后产生结晶盐进入盐脱水干燥系统,经洗盐、脱水后干燥作为产品外售,蒸发母液进入第一母液稀释单元;
[0020]⑹
蒸发母液在第一母液稀释单元与稀释水混合,将溶液稀释到质量浓度20-25%;
[0021]⑺
稀释后母液进入弱酸阳床软化单元,进一步脱除母液中含有的钙镁离子,降低母液硬度;
[0022]⑻
软化后母液进入第二母管式膜过滤单元,去除母液中含有的固态物质和硅胶体;浓水进入又一污泥脱水系统中,滤除其中的沉淀物质,泥饼外运有资质处置单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危废杂盐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碳化热解单元、溶解化学软化单元、第一管式膜过滤单元、污泥脱水系统、活性炭吸附单元、饱和活性炭再生系统/外送系统、第一蒸发结晶单元、盐脱水干燥系统、第一母液稀释单元、弱酸阳床软化单元、第二管式膜过滤单元、第二母液稀释单元、纳滤分盐单元、产水DTRO浓缩单元、产水蒸发结晶单元、结晶盐脱水干燥系统、浓水Fendon氧化单元、浓水DTRO浓缩单元和浓水蒸发结晶单元,所述碳化热解单元的输入端能够与危废盐相连接设置,所述溶解化学软化单元的输入端包括药剂和稀释水输入端、尾渣输入端,该溶解化学软化单元的尾渣输入端与碳化热解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设置,该溶解化学软化单元的药剂和稀释水输入端能够与药剂、稀释水相连接设置,该溶解化学软化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管式膜过滤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该第一管式膜过滤单元的输出端包括产水输出端和浓水输出端,第一管式膜过滤单元的产水输出端与活性炭吸附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第一管式膜过滤单元的浓水输出端与一污泥脱水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该污泥脱水系统的输出端包括滤液输出端和泥饼输出端,该污泥脱水系统的滤液输出端也与第一管式膜过滤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该污泥脱水系统的泥饼输出端能够输出脱水后泥饼;所述活性炭吸附单元的输出端包括产水输出端和饱和活性炭输出端,该活性炭吸附单元的饱和活性炭输出端与饱和活性炭再生系统/外送系统相连接设置,该活性炭吸附单元的产水输出端与第一蒸发结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该第一蒸发结晶单元的输出端包括产水输出端、结晶盐输出端和蒸发母液输出端,该第一蒸发结晶单元的产水输出端能够输出生产水,便于其收集,该第一蒸发结晶单元的结晶盐输出端与盐脱水干燥系统相连接设置;所述第一母液稀释单元的输入端包括稀释水输入端和蒸发母液输入端,该第一母液稀释单元的稀释水输入端与稀释水相连接设置,该第一母液稀释单元的蒸发母液输入端与第一蒸发结晶单元的蒸发母液输出端相连接设置,该第一母液稀释单元的输出端与弱酸阳床软化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设置,该弱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策伍可炳刘海伦葛超逸刘兆言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