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持续供浆(气)式提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917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持续供浆(气)式提引器,包括管体上段、卡位槽、管体下段、提引把柄,所述管体上段、卡位槽及管体下段为整体结构,所述卡位槽位于管体上段与管体下段之间,所述管体下段底部设置腔室,所述管体上段远离卡位槽一端设施法兰盘,所述管体上段弯管处设置凸体,所述凸体上设置挂杆,所述提引把柄底部设置连接槽,所述挂杆与提引把柄通过连接槽连接。接。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持续供浆(气)式提引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钻机工具
,具体是指一种持续供浆(气)式提引器。

技术介绍

[0002]国产转盘钻机出现埋钻事故时,在钻杆不卸的情况下,可以边通泥浆(高压空气)边提钻,当主动钻杆全部提出时,需要卸掉主动钻杆再提圆钻杆,此时无法给孔内钻杆通泥浆或高压空气,只能用普通提引器提钻杆,但因为井孔内埋钻,不通泥浆或高压空气的情况下,很难提动钻具,为此我们专利技术这种持续供浆提引器,其下段通过与钻杆一致的丝扣连接,上段用弯管通道向外接法兰,可连接泥浆胶管,上段采取轴承设计,上段设置提引把柄,满足提升的要求,且钻杆能沿着轴承旋转,满足卸丝扣的要求,在处理钻井埋钻、卡钻事故中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持续供浆(气)式提引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持续供浆(气)式提引器,包括管体上段、卡位槽、管体下段、提引把柄,所述管体上段、卡位槽及管体下段为整体结构,所述卡位槽位于管体上段与管体下段之间,所述管体下段底部设置腔室,所述管体上段远离卡位槽一端设施法兰盘,所述管体上段弯管处设置凸体,所述凸体上设置挂杆,所述提引把柄底部设置连接槽,所述挂杆与提引把柄通过连接槽连接。
[0005]作为改进,所述管体下段与钻杆螺纹连接。
[0006]作为改进,所述管体上段与泥浆胶管通过法兰盘连接。
[0007]作为改进,所述挂杆包括杆部及顶部,所述杆部及顶部外部轮廓为圆柱体,所述所述顶部圆心半径大于所述杆部圆心半径。
[0008]作为改进,所述连接槽槽体略大于挂杆,所述挂杆可在连接槽内自由转动。
[0009]作为改进,所述腔室的横断面为梯形。
[0010]作为改进,所述挂杆、提引把柄腔室及钻杆轴心线重合。
[001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装置下段通过与钻杆一致的丝扣连接,上段用弯管通道向外接法兰,可连接泥浆胶管,上段采取轴承设计,上段设置提引把柄,满足提升的要求,且钻杆能沿着轴承旋转,满足卸丝扣的要求,在处理钻井埋钻、卡钻事故中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持续供浆(气)式提引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持续供浆(气)式提引器的正视图;
[0014]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持续供浆(气)式提引器的图2中A-A剖面图。
[0015]如图所示:1、管体上段,2、卡位槽,3、管体下段,4、凸体,5、挂杆,501、杆部,502、顶部,6、提引把柄,7、法兰盘,8、腔室,9、钻杆,10、泥浆胶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持续供浆(气)式提引器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7]结合附图1-附图3,一种持续供浆气式提引器,包括管体上段1、卡位槽2、管体下段3、提引把柄6,所述管体上段1、卡位槽2及管体下段3为整体结构,所述卡位槽2位于管体上段1与管体下段3之间,所述管体下段3底部设置腔室8,所述管体上段1远离卡位槽2一端设施法兰盘7,所述管体上段1弯管处设置凸体4,所述凸体4上设置挂杆5,所述提引把柄6底部设置连接槽601,所述挂杆5与提引把柄6通过连接槽601连接。
[0018]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管体下段3与钻杆9螺纹连接。
[0019]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管体上段1与泥浆胶管10通过法兰盘7连接。
[0020]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挂杆5包括杆部501及顶部502,所述杆部501及顶部502外部轮廓为圆柱体,所述所述顶部502圆心半径大于所述杆部501圆心半径。
[0021]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连接槽601槽体略大于挂杆5,所述挂杆5可在连接槽601内自由转动。
[0022]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腔室8的横断面为梯形。
[0023]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挂杆5、提引把柄6腔室8及钻杆9轴心线重合。
[0024]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管体上段1、卡位槽2及管体下段3为整体结构,所述卡位槽2位于管体上段1与管体下段3之间,所述管体下段3底部设置腔室8,所述管体上段1远离卡位槽2一端设施法兰盘7,所述管体上段1弯管处设置凸体4,所述凸体4上设置挂杆5,所述提引把柄6底部设置连接槽601,所述挂杆5与提引把柄6通过连接槽601连接,所述管体下段3与钻杆9螺纹连接,所述管体上段1与泥浆胶管10通过法兰盘7连接,所述提引把柄6连接提引装置,当提引装置通过本装置提升钻杆9时,同时保证泥浆胶管10的连通性,钻杆9可沿轴心线进行旋转,同时满足提升和卸丝扣的要求。
[0025]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持续供浆(气)式提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上段(1)、卡位槽(2)、管体下段(3)、提引把柄(6),所述管体上段(1)、卡位槽(2)及管体下段(3)为整体结构,所述卡位槽(2)位于管体上段(1)与管体下段(3)之间,所述管体下段(3)底部设置腔室(8),所述管体上段(1)远离卡位槽(2)一端设施法兰盘(7),所述管体上段(1)弯管处设置凸体(4),所述凸体(4)上设置挂杆(5),所述提引把柄(6)底部设置连接槽(601),所述挂杆(5)与提引把柄(6)通过连接槽(60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持续供浆(气)式提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下段(3)与钻杆(9)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持续供浆(气)式提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璞焦金锋王刚华雪刘伯羽冯志彭浩张燕波郝学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