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谱仪平行镜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83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光谱仪设备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谱仪平行镜组,主体结构包括:单面反射镜、滑动支架、双面反射镜、分束镜、锁紧螺栓和玻璃支架,所述单面反射镜包括第一单面反射镜和第二单面反射镜,滑动支架包括彼此分离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上分别贯穿式地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其结构简单合理,既能保证分束镜与反射镜相对位置的统一,又能进行间距的有效调节,实现分束后的两束光束产生光程差后,经过平行镜组后角度不变,回到分束镜进行干涉,确保两束光束与分束前角度不发生偏转,光谱仪的检测精度高,使用灵活性强,适用范围广,制作和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工作效率高,应用环境友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谱仪平行镜组


[0001]本技术属于光谱仪设备加工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光谱仪平行镜组。

技术介绍

[0002]光谱仪是将成分复杂的光分解为光谱线的科学仪器,光谱仪利用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经定镜、动镜再次反射至分束镜,分束镜将它们再次分光,最后到达检测器并返回光源,通过光谱仪对光信息的抓取、以照相底片显影,或电脑化自动显示数值仪器显示和分析,从而测知物品中含有何种元素,这种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空气污染、水污染、食品卫生、金属工业等的检测中;中国专利201310756582.1公开了一种光谱仪,所述光谱仪包括光源、探测器,进一步包括分束器设置在光源发出的测量光的光路上,将测量光分出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第一反射单元将第一光束反射到第三反射单元,第二反射单元将第二光束反射到第三反射单元,第三反射单元的一个侧面将第一光束反射到第四反射单元,另一侧面将第二光束反射到第五反射单元,第三反射单元的反射面与分束器的反射面间的夹角为锐角,第四反射单元反射第一光束,使得第一光束原路返回到分束器,并进入探测器,第五反射单元用于反射第二光束,使得第二光束原路返回到分束器,并进入探测器,运动机构,用于平移和/或转动所述第三反射单元;中国专利201680040186.0公开了一种静态式傅立叶变换光谱仪,包括分束器、镜装置和聚光器件,其中所述分束器将输入光束分成第一支路并分成第二支路,其中所述第一支路被所述分束器反射,且所述第二支路穿过所述分束器,其中所述第一支路在所述镜装置处反射之后在不偏转的情况下延伸到所述汇聚光学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支路在穿过所述分束器之后在不偏转的情况下延伸到所述汇聚光学单元,且其中所述聚光器件使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合并以用于干涉;中国专利201611020800.5公开了一种双通道傅里叶光谱仪及探测方法,包括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的准直物镜、双通道干涉仪、第一探测模块、第二探测模块及数据处理系统,所述第一探测模块和第二探测模块都与数据处理系统连接,双通道干涉仪包括共光轴顺时针依次设置的分束镜、第一棱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和第二棱镜,所述分束镜与入射光轴成45
°
,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与分束镜平行,第一棱镜能绕棱镜中心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或摆动。能够同时获取探测点(目标)发出光束的两路干涉信息,从中能够解调出探测点光强随时间的变化量,进而有效的消除探测点光强变换对干涉信息的影响,复原探测点准确的光谱信息;中国专利201810367875.3公安亏了一种双通道平行摆镜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其产生光程差的运动部件是一对平行镜,由于光线经过平行镜后的传播方向不变,因此在平行镜摆动的过程中并不会引起光线的偏折,可降低对运动部件的精度要求,光线经过端面直角镜返回后产生一个垂直纸面(Z方向)的偏移量,使得入射光线和经过干涉仪后的出射光线偏离开,从而在干涉仪的分束器两端均可进行干涉信息的采集,具有双通道探测的特点;现有技术和上述专利产品中涉及的光谱仪,光束在经分束镜分束后,直接照射至定镜、动镜上,经定镜、动镜再次反射至分束镜,分束镜将它们再次分光,最后到达检测器,反射光束容易与分束前角度发生偏转,无法满足光谱仪检测的精度要求,而采用双通道的形式时,
将分束镜与反射镜采用一体式,使用时无法满足光谱仪检测的灵活性需要,将分束镜与反射镜采用完全分离式,安装时易产生位置偏差,也无法满足光谱仪检测的精度要求,使用不够便利,增加了操作者的工作强度,工作效率低;因此研发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快捷的光谱仪平行镜组,既能够保证分束镜与反射镜相对位置的统一,又能进行间距的有效调节,实现分束后的两束光束产生光程差后,经过平行镜组后角度不变,回到分束镜进行干涉,确保两束光束与分束前角度不发生偏转,不仅能够保证光谱仪的检测精度而且使用灵活性强,适用范围广,降低使用者的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制作和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设计提供一种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快捷的光谱仪平行镜组,既能够保证分束镜与反射镜相对位置的统一,又能进行间距的有效调节,实现分束后的两束光束产生光程差后,经过平行镜组后角度不变,回到分束镜进行干涉,确保两束光束与分束前角度不发生偏转,不仅能够保证光谱仪的检测精度而且使用灵活性强,适用范围广,降低使用者的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制作和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主体结构包括:单面反射镜、滑动支架、双面反射镜、分束镜、锁紧螺栓和玻璃支架;所述单面反射镜包括第一单面反射镜和第二单面反射镜,第一单面反射镜一侧平行地设有尺寸大小一致的第二单面反射镜,第一单面反射镜与第二单面反射镜在同一水平中心轴线上,第一单面反射镜与第二单面反射镜沿纵向中心轴线对称,第一单面反射镜与第二单面反射镜的相近一侧均为反射面;第一单面反射镜与第二单面反射镜之间设有滑动支架,第一单面反射镜与第二单面反射镜对称式地分别置于滑动支架两侧,滑动支架包括彼此分离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平行且尺寸大小一致,第一本体的顶面与第一单面反射镜、第二单面反射镜的顶面平齐,第二本体的底面与第一单面反射镜、第二单面反射镜的底面平齐,第一本体上贯穿式地设有长方形第一滑槽,第二本体上贯穿式地设有与第一滑槽尺寸位置均对应的长方形第二滑槽;靠近单面反射镜一端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设有双面反射镜,双面反射镜两面均为反射面,双面反射镜经锁紧螺栓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可拆装式固定连接,锁紧螺栓两端分别贯穿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延伸至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外;远离单面反射镜一端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设有分束镜,分束镜经锁紧螺栓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可拆装式固定连接,锁紧螺栓两端分别贯穿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延伸至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外;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与第一单面反射镜、第二单面反射镜之间均设有玻璃支架,玻璃支架与第一本体、第二本体、第一单面反射镜和第二单面反射镜均固定连接。
[0005]本技术涉及的滑动支架、双面反射镜和分束镜在同一纵向中心轴线上。
[0006]本技术涉及的第一单面反射镜、第二单面反射镜、双面反射镜和分束镜均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玻璃支架为菱形。
[0007]本技术涉及的双面反射镜锁紧螺栓和分束镜锁紧螺栓均匀地设有两组,锁紧螺栓配合第一本体上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本体上的第二滑槽分别实现双面反射镜和分束镜的位置调整。
[000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总体结构改变了现有技术的缺点,其结构简单合理,既能够保证分束镜与反射镜相对位置的统一,又能进行间距的有效调节,实现分束后的两束光束产生光程差后,经过平行镜组后角度不变,回到分束镜进行干涉,确保两束光束与分束前角度不发生偏转,不仅能够保证光谱仪的检测精度而且使用灵活性强,适用范围广,制作和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提高了工作效率,应用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原理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谱仪平行镜组,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单面反射镜、滑动支架、双面反射镜、分束镜、锁紧螺栓和玻璃支架;所述单面反射镜包括第一单面反射镜和第二单面反射镜,第一单面反射镜一侧平行地设有尺寸大小一致的第二单面反射镜,第一单面反射镜与第二单面反射镜在同一水平中心轴线上,第一单面反射镜与第二单面反射镜沿纵向中心轴线对称,第一单面反射镜与第二单面反射镜的相近一侧均为反射面;第一单面反射镜与第二单面反射镜之间设有滑动支架,第一单面反射镜与第二单面反射镜对称式地分别置于滑动支架两侧,滑动支架包括彼此分离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平行且尺寸大小一致,第一本体的顶面与第一单面反射镜、第二单面反射镜的顶面平齐,第二本体的底面与第一单面反射镜、第二单面反射镜的底面平齐,第一本体上贯穿式地设有长方形第一滑槽,第二本体上贯穿式地设有与第一滑槽尺寸位置均对应的长方形第二滑槽;靠近单面反射镜一端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设有双面反射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滕张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国科虹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