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微负压病毒消杀通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7763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嵌入式微负压病毒消杀通气装置,包括气膜泵体组件,其底部固装过滤器组件,位于气膜泵体组件下方的过滤器组件周向安装嵌装框;气膜泵体组件的顶盖板下方安装薄膜,顶盖板顶部开有通气口;过滤器组件的漏斗体底部安装通风消杀机构,上下贯穿漏斗体开有通气孔;漏斗体顶部和顶盖板底部构成薄膜容纳空间;驱动机构带动薄膜在容纳空间中上下移动,推动装置内气体的向上流动,促使新的气体从漏斗体底面进入装置,气体经通风消杀机构消杀之后依次经通气孔、容纳空间和通气口向上向外排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在通电后通过微负压自动消杀气流中的病毒,尤其适用于临时隔离病房或实验室的通风换气,适用性好。适用性好。适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嵌入式微负压病毒消杀通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通气消杀设备
,尤其是一种嵌入式微负压病毒消杀通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一些需要进行病毒消杀的密闭或是隔离空间,如因传染性疫情搭建的临时隔离病房或是实验室等,在进行空气流通时不可避免地需要对流进或是流出的气体进行消杀、过滤,为隔离空间提供新鲜空气的同时亦阻隔室内病毒细菌的向外扩散。
[0003]现有技术中,适用于病毒消杀的通气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大,其通常用于固定结构的建筑物上,并不适用于临时空间的快速安装和使用,使用灵活性低,适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嵌入式微负压病毒消杀通气装置,从而通过微负压自动消杀气流中的病毒,实现通风换气,并且体积小巧,安装使用方便,适用性好,大大提升了使用灵活性。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嵌入式微负压病毒消杀通气装置,包括气膜泵体组件,气膜泵体组件的底部固装有过滤器组件,位于气膜泵体组件下方的过滤器组件周向安装有嵌装框;
[0007]所述气膜泵体组件包括顶盖板,顶盖板下方安装有薄膜,顶盖板顶部开有通气口;
[0008]所述过滤器组件包括漏斗体,漏斗体底部安装有通风消杀机构,上下贯穿漏斗体开有通气孔;
[0009]所述漏斗体顶部和顶盖板底部构成薄膜的容纳空间,薄膜在驱动机构带动下于容纳空间中上下移动。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1]所述顶盖板中部向上鼓起构成圆台形状的凸起结构,凸起结构的下方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丝杠,丝杠上套装有薄膜,所述电机和丝杠构成带动薄膜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
[0012]所述电机为空心轴无刷直流电机,丝杠贯穿电机中部的动子,丝杠与电机动子之间呈螺旋副连接,丝杠底部套装有薄膜;所述丝杠中心为沿着轴向的中空结构,丝杠中空的内部安装有电磁气阀。
[0013]位于电机上方的丝杠顶部设置有上卡环,位于电机下方的丝杠底部设置有下卡环,下卡环的周向与薄膜中心卡装。
[0014]所述凸起结构锥面上沿着母线的方向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顶部与凸起结构上部贯通,通气口底部设置有开口;
[0015]所述顶盖板底面固装有中间框,中间框为框型结构,中间框与过滤器组件的漏斗体贴合固装;薄膜的周向边缘位于中间框与漏斗体的贴近处,薄膜将容纳空间分隔为上下
两部分。
[0016]所述漏斗体下方通过紧固件安装有底板,贯穿底板底面四个角处均安装有复合电磁阀过滤器,复合电磁阀过滤器向上容纳于漏斗体中,位于复合电磁阀过滤器内侧的漏斗体底面均卡装有紫外灯组,位于紫外灯组上方的漏斗体上设置有气室,气室与复合电磁阀过滤器贯通,气室中的气体经通气孔贯通至漏斗体上部,所述复合电磁阀过滤器、气室和紫外灯组构成通风消杀机构;位于相邻两个紫外灯组之间的底板顶面安装有测控模块。
[0017]所述测控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测控模块控制驱动机构、通风消杀机构的工作,以及气体压力、流量的监测,测控模块为驱动机构、通风消杀机构提供电源。
[0018]所述漏斗体的结构为:包括漏斗本体,漏斗本体底部的四个角处均开有通气井,位于通气井内侧的漏斗本体底面均设置有气室,四个气室呈四象限间隔分布,漏斗本体中心处开有上下贯通的中间孔,对角布置的两个气室之间连通有通槽,通槽中部与中间孔相通;单个气室内均设置有十字形结构的凸棱构成迷宫气道,单个气室的开口端均设置有卡口;位于相邻气室之间的漏斗本体底面开有容纳测控模块的容纳腔;位于通槽两侧的漏斗本体底面还开有通孔;所述漏斗本体顶面的中部下凹构成内凹结构,所述通孔、中间孔共同构成贯穿漏斗本体的通气孔,通气孔顶部均位于内凹结构内。
[0019]所述复合电磁阀过滤器的结构为:包括轴向贯通、筒状结构的阀壳,阀壳底端开口处嵌装有过滤网,位于过滤网上方的阀壳内部沿着轴向依次固装有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位于上定位件上方的阀壳内嵌装有阀盖,阀盖底部的中心向下延伸有立杆,立杆向下贯穿上定位件后与下定位件中心配装;位于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之间的立杆上套装配合有线圈;所述立杆为永磁体,线圈与外部电源通电;所述阀盖底面与上定位件顶面的圆周贴合处分别设置有配装的内斜面和外斜面。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驱动机构带动薄膜在容纳空间中上下移动,推动装置内气体的向上流动,促使新的气体从漏斗体底面进入装置,气体经通风消杀机构消杀之后依次经通气孔、容纳空间和通气口向上向外排放,从而在通风换气的过程中同步实现病毒的消杀;另一方面,本技术由气膜泵体组件、过滤器组件配合嵌装框构成,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安装使用方便,大大提升了通气消杀装置的使用灵活性,适用性好,尤其适用于搭建的临时隔离病房或是实验室,适用于陆地或是海上病房、帐篷以及隔离舱室的快速安装、使用;
[0022]本技术还包括如下优点:
[0023]本技术通过驱动机构带动薄膜上下移动,来促进气体在装置内的流通,能耗低;并且通过测控模块为装置的运动提供控制和电源,装置整体模块化的设计便于输送、安装和检修,有效助力于其使用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0024]本技术以无刷直流电机驱动丝杠带动薄膜往复运动,并且与电磁气阀、复合电磁阀过滤器联动,使得空气流向和压差可控,实现空气的抽排;
[0025]本技术运动部件少,由气膜泵体组件和过滤器组件构成全密封结构,环境适应性强,适用于户外露天环境;
[0026]本技术通风和负压控制实现全自动化,其在通电后不需要人工时刻维护。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气膜泵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过滤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漏斗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复合电磁阀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其中:1、气膜泵体组件;2、过滤器组件;3、嵌装框;11、顶盖板;12、中间框;13、电机;14、丝杠;15、薄膜;16、电磁气阀;111、凸起结构;112、通气口;141、上卡环;142、下卡环;21、漏斗体;22、复合电磁阀过滤器;23、紫外灯组;24、测控模块;25、底板;26、紧固件;211、漏斗本体;212、容纳腔;213、中间孔;214、通槽;215、迷宫气道;216、通气井;217、通孔;218、卡口;219、内凹结构;221、过滤网;222、下定位件;223、线圈;224、上定位件;225、阀壳;226、阀盖;2241、外斜面;2261、内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嵌入式微负压病毒消杀通气装置,包括气膜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入式微负压病毒消杀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膜泵体组件(1),气膜泵体组件(1)的底部固装有过滤器组件(2),位于气膜泵体组件(1)下方的过滤器组件(2)周向安装有嵌装框(3);所述气膜泵体组件(1)包括顶盖板(11),顶盖板(11)下方安装有薄膜(15),顶盖板(11)顶部开有通气口(112);所述过滤器组件(2)包括漏斗体(21),漏斗体(21)底部安装有通风消杀机构,上下贯穿漏斗体(21)开有通气孔;所述漏斗体(21)顶部和顶盖板(11)底部构成薄膜(15)的容纳空间,薄膜(15)在驱动机构带动下于容纳空间中上下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微负压病毒消杀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11)中部向上鼓起构成圆台形状的凸起结构(111),凸起结构(111)的下方安装有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端安装有丝杠(14),丝杠(14)上套装有薄膜(15),所述电机(13)和丝杠(14)构成带动薄膜(15)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嵌入式微负压病毒消杀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3)为空心轴无刷直流电机,丝杠(14)贯穿电机(13)中部的动子,丝杠(14)与电机(13)动子之间呈螺旋副连接,丝杠(14)底部套装有薄膜(15);所述丝杠(14)中心为沿着轴向的中空结构,丝杠(14)中空的内部安装有电磁气阀(16)。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入式微负压病毒消杀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电机(13)上方的丝杠(14)顶部设置有上卡环(141),位于电机(13)下方的丝杠(14)底部设置有下卡环(142),下卡环(142)的周向与薄膜(15)中心卡装。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嵌入式微负压病毒消杀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111)锥面上沿着母线的方向设置有通气口(112),所述通气口(112)顶部与凸起结构(111)上部贯通,通气口(112)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顶盖板(11)底面固装有中间框(12),中间框(12)为框型结构,中间框(12)与过滤器组件(2)的漏斗体(21)贴合固装;薄膜(15)的周向边缘位于中间框(12)与漏斗体(21)的贴近处,薄膜(15)将容纳空间分隔为上下两部分。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微负压病毒消杀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体(21)下方通过紧固件(26)安装有底板(25),贯穿底板(25)底面四个角处均安装有复合电磁阀过滤器(22),复合电磁阀过滤器(22)向上容纳于漏斗体(21)中,位于复合电磁阀过滤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鸿声船用玻璃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