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盾构自动导向的可移动全站仪固定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697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盾构自动导向的可移动全站仪固定设备,包括全站仪安置平台,在所述全站仪安置平台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全站仪相固定连接的固定平台,另一侧通过设置一安装支架连接有用于连接盾构管片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构成转动配合连接,使所述全站仪安置平台可相较于所述盾构管片转动,从而使其保证水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备结构简单,安装位置灵活,操作简单方便。为盾构隧道内的全站仪提供了一个稳定且无遮拦的固定平台,保证了全站仪的测量精度,提高了盾构姿态控制效率,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盾构自动导向的可移动全站仪固定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盾构隧道施工
,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盾构自动导向的可移动全站仪固定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盾构隧道施工需要控制盾构机掘进的偏移量,即盾构姿态,而盾构姿态和位置测量常用方法有两种:人工测量和自动测量。人工测量方法有多种,比如通过重锤和坡度板来进行纠偏,这些方法在以前的工程和小项目施工中比较常用,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工业化技术水平不够,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固件成本。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盾构机的国产化,为了加速测量过程,增加测量精度,自动测量逐渐替代了测量速度慢、精度低和易出错的人工测量,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光电测量技术对盾构掘进进行自动化测量,实现盾构姿态高效、精准的控制。
[0003]盾构隧道内,自动化测量仪器的使用需要特定的仪器固定设备作保障。目前,市场上常用的仪器固定装置有两种,一种是吊篮,另一种是平台。吊篮能有效地固定仪器,但是由于吊篮装置的四周存在很多构件,一定程度上会遮挡测量仪器的视野,而且该装置的稳定性较差;平台具有较好的旋转自由度,但是存在结构复杂、移动困难、成本较高等缺点,此外平台的维护需要额外的专业知识,维护难度较大。
[0004]经对现有技术文献检索发现,申请专利号为:201820096557.3,公开号为:CN207847644U,专利名称为:一种盾构机自动导向系统激光站吊篮,该专利自述为“操作便捷、稳定性高,能大幅提高激光站前移时间”。该专利虽然能有效固定自动化测量仪器,但是该类吊篮由于自身结构特殊,因此安装位置比较受限,而且吊篮四周的支撑柱会遮挡全站仪的激光,影响正常的测量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盾构自动导向的可移动全站仪固定设备,为全站仪提供了一个稳定、无遮拦的固定平台,从而保证全站仪精准、高效的测量,确保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姿态的准确性。
[0006]根据本技术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适用于盾构自动导向的可移动全站仪固定设备,包括全站仪安置平台,在所述全站仪安置平台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全站仪相固定连接的固定平台,另一侧通过设置一安装支架连接有用于连接盾构管片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构成转动配合连接,使所述全站仪安置平台可相较于所述盾构管片转动。
[0007]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两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在所述全站仪安置平台上,所述两个支撑柱之间设置有中部固定横杆以及位于所述中部固定横杆上方的上部固定横杆,所述上部固定横杆和所述中部固定横杆与所述支撑柱之间构成轴孔配合使所述上部固定横杆和所述中部固定横杆可在所述支撑柱之间转动,所述上部固定横杆和所述中部固
定横杆用于连接所述固定装置。
[0008]优选地,全站仪安置平台采用长方形钢板。更为优选地,所述长方形钢板短边一侧与两根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另一侧焊接所述固定平台。
[0009]优选地,所述固定平台采用圆形钢板,所述圆形钢板中心安装一个固定螺栓。更为优选地,所述固定螺栓的尺寸与全站仪的螺栓孔相匹配,用于全站仪的固定。
[0010]优选地,所述支撑柱采用等边角钢。更为优选地,所述等边角钢一边中部位置和上部位置分别开孔。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等边角钢的中部位置开设圆形孔洞,上部位置开设圆形孔洞;角钢另一边靠近顶部位置开一个圆角矩形孔洞。
[0011]更为优选地,所述等边角钢固定在全站仪安置平台距离固定平台较远的短边上,两端各一根;角钢一边与短边平行,另一边与短边垂直,底部与全站仪固定平台竖直焊接。
[0012]更为优选地,中部固定横杆横向穿过两根支撑柱的中部圆形孔洞,架立在支撑柱上,可以在支撑柱上自由转动。
[0013]更为优选地,所述上部固定横杆横向穿过两根支撑柱的上部圆孔,架立在支撑柱上,可以在支撑柱上自由转动。所述中部固定横杆可以采用空心钢管。所述上部固定横杆可以采用圆柱形钢管。
[0014]优选地,所述中部固定横杆的两侧端部分别连接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母与所述中部固定横杆相连接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
[0015]更为优选地,所述中部固定横杆的两侧端部位置各开圆孔,可供连接杆贯穿。所述连接杆可以采用圆柱形钢管。所述连接杆外侧带有螺纹,可以与固定螺母连接。
[0016]更为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一端与固定装置连接,另一端穿过支撑柱的圆角矩形孔洞和所述中部固定横杆端部的圆形孔洞后与固定螺母连接。所述固定螺母可以采用与所述连接杆的直径、螺纹相匹配的普通六角螺母。所述固定螺母可以调节所述连接杆的伸入长度,从而调整所述全站仪安置平台的角度。
[0017]优选地,所述上部固定横杆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更为优选地,所述连接片采用矩形钢板;连接片的两条短边,一边与上部固定横杆固定连接,另一边与固定装置固定连接。
[0018]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与盾构管片相连接固定的固定部。
[0019]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为“凹”字型吊耳和“回”字型吊耳。更为优选地,“凹”字型吊耳和“回”字型吊耳分别与所述连接片(矩形钢板的两条短边)固定连接,连接角度为145
°

[0020]更为优选地,固定装置可通过两端的吊耳与管片上的螺栓固定连接。
[0021]本技术设备中的固定装置通过两侧的“回”字型吊耳和“凹”字型吊耳分别与管片处的螺栓连接后,整个设备被固定在盾构管片上。然后,通过调整固定螺母的位置和中部固定横杆的角度来调节全站仪安置平台的角度,保证全站仪安置平台基本水平。最后,将全站仪固定在固定平台。本设备为全站仪提供工作平台后,可以实现自动监测盾构机的掘进姿态。随着盾构的推进,本设备可以快速、方便的转移至前方的固定点,直至隧道贯通。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设备结构简单,安装位置灵活,操作简单方便,为盾构隧道内的全站仪
提供了一个稳定且无遮拦的固定平台,保证了全站仪的测量精度,提高了盾构姿态控制效率,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5]图1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0027]上图中标记1-9分别表示为:全站仪安置平台1、固定平台2、支撑柱3、中部固定横杆4、上部固定横杆5、连接杆6、固定螺母7、连接片8、固定装置9。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盾构自动导向的可移动全站仪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全站仪安置平台,在所述全站仪安置平台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全站仪相固定连接的固定平台,另一侧通过设置一安装支架连接有用于连接盾构管片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构成转动配合连接,使所述全站仪安置平台可相较于所述盾构管片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盾构自动导向的可移动全站仪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两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在所述全站仪安置平台上,所述两个支撑柱之间设置有中部固定横杆以及位于所述中部固定横杆上方的上部固定横杆,所述上部固定横杆和所述中部固定横杆与所述支撑柱之间构成轴孔配合使所述上部固定横杆和所述中部固定横杆可在所述支撑柱之间转动,所述上部固定横杆和所述中部固定横杆用于连接所述固定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盾构自动导向的可移动全站仪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固定横杆的两侧端部分别连接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母与所述中部固定横杆相连接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盾构自动导向的可移动全站仪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与盾构管片相连接固定的固定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盾构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王耀东李宜房沈水龙何锡存张嘉轩郑秀臣黄建萍张宝文张雨蒙张海波刘国锋秦涛王承震张强布轩马超陈晓东秦坤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