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GIS的管网入流入渗评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7516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GIS的管网入流入渗评估系统,包括一体化集成前端传感器、降雨信息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服务器,一体化集成前端传感器安装在管网上,一体化集成前端传感器和降雨信息采集模块均通过无线传输模块无线连接有服务器,服务器通过HDMI数据线连接有显示屏,服务器内置有入流入渗评估模块、GIS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和存储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基于GIS的管网入流入渗评估系统,通过入流入渗评估模块对其进行评估,若超过管网最大入流入渗参考值时,服务器向报警器传递信号并控制报警器报警,用于提醒操作人员,并及时对管网进行管控,避免管网中的流量超出了管网容量而溢出管网,使用便利。使用便利。使用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GIS的管网入流入渗评估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排水管网入流入渗评估
,具体为一种基于GIS的管网入流入渗评估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城市排水系统承担着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的重要职能,是保障人民生活、城市环境和城市安全的重要市政基础设施,城市排水管网的安全有效运行也是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保障。
[0003]在雨天,管道中的水流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基本入流量(base wastewater flow,简称BWF)、地下水渗透量(groundwater infiltration,简称GWI)和降雨导致的入流入渗量(rainfall dependentinflow and infiltration,简称RDII),其中BWF和GWI为旱天污水管道的流量,BWF主要指来自住宅区、商业、工业和政府机构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RDII指降雨带来的城市污水管网或雨污合流制管道内的雨水,包括入流(inflow)和入渗 (infiltration)两部分。
[0004]近年我国城市水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城市排水管网运行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污水管网入流入渗、溢流等问题,严重危害人体与环境健康。入流入渗可以增加管道流量,对污水处理厂增加不必要的负荷。当管网中的流量超出了管网容量,就会以溢流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些溢流的污水会淹没街道,污染邻近的河流,也能导致污水处理厂很严重的运营问题。
[0005]目前的管网入流入渗评估系统,只能进行评估,当管网中的流量超出了管网容量而溢出管网时,并不能及时提醒操作人员,使用不便且不能及时对管网进行管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GIS的管网入流入渗评估系统,通过入流入渗评估模块对其进行评估,若超过管网最大入流入渗参考值时,服务器向报警器传递信号并控制报警器报警,用于提醒操作人员,并及时对管网进行管控,避免管网中的流量超出了管网容量而溢出管网,使用便利,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GIS的管网入流入渗评估系统,包括一体化集成前端传感器、降雨信息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服务器,所述一体化集成前端传感器安装在管网上,所述一体化集成前端传感器和降雨信息采集模块均通过无线传输模块无线连接有服务器,所述服务器通过HDMI数据线连接有显示屏;
[0008]所述一体化集成前端传感器包括液位传感器和电导率测量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和电导率测量传感器均通过无线传输模块无线连接有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内置有入流入渗评估模块、GIS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的输出端与入流入渗评估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入流入渗评估模块和GIS数据采集处理模块的输出端均与显示屏的输入端电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服务器包括盖板和机箱,所述盖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机箱上,所述机箱上设置有HDMI数据接口、USB数据接口、散热片和电源按钮,所述HDMI数据接口和USB数据接口位于机箱的同一侧。
[0010]优选的,所述机箱的上端安装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的输入端与入流入渗评估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存储模块存储有管网最大入流入渗参考值。
[0012]优选的,所述液位传感器和电导率测量传感器均通过支架安装在管网的内壁上。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本技术的基于GIS的管网入流入渗评估系统,液位传感器和电导率测量传感器实时监测管网内的水流量,降雨信息采集模块实时监测降雨量,液位传感器、电导率测量传感器和降雨信息采集模块将其采集的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递给服务器内置的入流入渗评估模块,与此同时,存储模块向入流入渗评估模块传递存储模块内存储的管网最大入流入渗参考值,通过入流入渗评估模块对其进行评估,若超过管网最大入流入渗参考值时,服务器向报警器传递信号并控制报警器报警,用于提醒操作人员,并及时对管网进行管控,避免管网中的流量超出了管网容量而溢出管网,使用便利。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基于GIS的管网入流入渗评估系统的结构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服务器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基于GIS的管网入流入渗评估系统的系统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基于GIS的管网入流入渗评估系统的模块框图。
[0019]图中:1、一体化集成前端传感器;11、液位传感器;12、电导率测量传感器;2、降雨信息采集模块;3、无线传输模块;4、服务器;41、盖板;42、机箱;421、HDMI数据接口;422、USB数据接口;423、散热片;424、电源按钮;425、报警器;5、管网;6、HDMI数据线;7、显示屏;8、入流入渗评估模块;9、GIS数据采集处理模块;10、存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参阅图1-3,一种基于GIS的管网入流入渗评估系统,包括一体化集成前端传感器1、降雨信息采集模块2、无线传输模块3和服务器4,一体化集成前端传感器1安装在管网5上,液位传感器11和电导率测量传感器12均通过支架安装在管网5的内壁上,液位传感器11和电导率测量传感器12实时监测管网5内的水流量,一体化集成前端传感器1和降雨信息采集模块2均通过无线传输模块3无线连接有服务器4,服务器4通过HDMI数据线6连接有显示屏7,服务器4包括盖板41和机箱42,盖板41通过螺栓固定在机箱42上,机箱42上设置有HDMI数据接口421、USB数据接口422、散热片423和电源按钮424,HDMI数据接口421和USB数据接口422位于机箱42的同一侧,机箱42的上端安装有报警器425,报警器425的输入端与入流入
渗评估模块8的输出端电连接。
[0022]参阅图4,一体化集成前端传感器1包括液位传感器11和电导率测量传感器12,液位传感器11和电导率测量传感器12均通过无线传输模块3无线连接有服务器4,服务器4内置有入流入渗评估模块8、GIS数据采集处理模块9和存储模块10,存储模块10的输出端与入流入渗评估模块8的输入端电连接,存储模块10存储有管网5最大入流入渗参考值,液位传感器11和电导率测量传感器12实时监测管网5内的水流量,降雨信息采集模块2实时监测降雨量,液位传感器11、电导率测量传感器12和降雨信息采集模块2将其采集的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3传递给服务器4内置的入流入渗评估模块8,与此同时,存储模块10向入流入渗评估模块8传递存储模块10内存储的管网5最大入流入渗参考值,通过入流入渗评估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GIS的管网入流入渗评估系统,包括一体化集成前端传感器(1)、降雨信息采集模块(2)、无线传输模块(3)和服务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集成前端传感器(1)安装在管网(5)上,所述一体化集成前端传感器(1)和降雨信息采集模块(2)均通过无线传输模块(3)无线连接有服务器(4),所述服务器(4)通过HDMI数据线(6)连接有显示屏(7);所述一体化集成前端传感器(1)包括液位传感器(11)和电导率测量传感器(12),所述液位传感器(11)和电导率测量传感器(12)均通过无线传输模块(3)无线连接有服务器(4),所述服务器(4)内置有入流入渗评估模块(8)、GIS数据采集处理模块(9)和存储模块(10),所述存储模块(10)的输出端与入流入渗评估模块(8)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入流入渗评估模块(8)和GIS数据采集处理模块(9)的输出端均与显示屏(7)的输入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报开林雄生漆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