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辊清洁机构,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7447 阅读:5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得像载置体表面均一带电的充电辊的清洁机构,装有该充电辊清洁机构的处理卡盒及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在充电辊清洁机构中,充电辊(2a)在金属芯外周至少设置弹性层,使得像载置体(1)表面带电,充电辊清洁机构用于清洁充电辊表面。充电辊清洁机构设有由树脂泡沫构成的清洁辊(2b),树脂泡沫具有密度为5~1kg/m↑[3],拉伸强度为1.7±0.5kg/cm↑[2]的连续泡沫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充电辊清洁机构能有效地除去附着在充电辊表面的物质,长期保持良好清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得像载置体表面均一带电的充电辊的清洁机构,装有该充电辊清洁机构的处理卡盒及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放电将所定极性的电荷给与作为像载置体的感光体表面,使得感光体表面带电,对该带电的感光体表面曝光,形成静电潜像,使得色调剂所带电极性与上述感光体表面带电极性相同,将上述色调剂供给上述静电潜像,形成色调剂像。此后,形成在感光体上的色调剂像被转印在记录纸等上,接着,通过热和压力,将上述色调剂像定影在记录纸上。在上述转印色调剂像后的感光体表面上,由于残留有没有被转印的色调剂,因此,在进入此后的带电工序前,通过清洁刮板,清洁刷等清洁部件清洁感光体表面。在上述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作为使得感光体表面带电的方法,近年来,充电辊用导电性部件形成为辊状,使得该充电辊接近或接触感光体表面,在该状态下将电压施加在充电辊与感光体之间,使得感光体表面带电,这种充电装置由于具有低臭氧,省电力的优点,很有实用性。但是,在清洁转印色调剂像后残留在感光体表面上的残留色调剂的清洁工序中,若残留色调剂没有被完全除去,到达与充电辊接近或接触的区域,则存在转印残留色调剂附着到充电辊上的问题。在转印残留色调剂中,若将带与带电极性相同极性的色调剂设为标准极性色调剂,在与显影剂的搅拌中存在不带标准极性而是带相反极性的所谓逆带电色调剂。若是带标准极性的色调剂,则与充电辊发生静电相斥,不会附着到充电辊表面上,但是,若是上述逆带电色调剂,则与充电辊发生静电相吸,附着到充电辊表面上。另外,除了上述逆带电色调剂以外,例如纸粉等垃圾中,若带电荷,也会发生与充电辊静电相吸,从而附着到充电辊表面上。近年来,要求图像高质量,高精细化,在显影工序中,使用小粒径,球形化的色调剂。通过使用这种色调剂,使得色调剂细密地附着到静电潜像上。但是,上述小粒径,球形化的色调剂在清洁工序中易通过清洁刮板,存在易发生清洁不良的问题。因此,没有被清除的残留在感光体上的色调剂会附着到充电辊上,不能实现感光体表面的均一带电,为了防止上述问题,需要清洁充电辊表面。作为充电辊的清洁部件,可以使用泡沫聚氨基甲酸乙酯,泡沫聚乙烯等海绵材(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5-297690号公报),或刷辊(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0-221883号公报)等。通过使得这些清洁部件与充电辊表面相接,滑擦充电辊表面,除去色调剂等附着物。若是海绵材,附着物滞留在海绵材内部气孔中;若是刷辊,附着物滞留在刷的纤维间。但是,这些滞留在清洁部件上的附着物的量有限度,要长期保持清洁部件的清洁性能是一个课题。例如,在包含充电辊的处理卡盒中,需要与其它构成部件寿命一致,维持充电辊的清洁功能,在设有上述清洁部件的清洁机构中,难以长期保持清洁部件的清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解决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有效地除去附着在充电辊表面的物质,长期保持良好清洁性能的充电辊清洁机构,提供装有该充电辊清洁机构的能稳定地维持充电辊带电性的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方案(1)一种充电辊清洁机构,所述充电辊在金属芯外周至少设置弹性层,使得像载置体表面带电,上述充电辊清洁机构用于清洁充电辊表面;其特征在于,该充电辊清洁机构设有由树脂泡沫构成的清洁辊,上述树脂泡沫具有密度为5~15kg/m3,拉伸强度为1.7±0.5kg/cm2的连续泡沫结构。(2)在上述(1)所述的充电辊清洁机构中,构成上述清洁辊的树脂泡沫的伸长率为20~40%。(3)在上述(1)或(2)所述的充电辊清洁机构中,上述清洁辊由蜜胺树脂泡沫构成。(4)在上述(1)-(3)中任一个所述的充电辊清洁机构中,上述清洁辊随充电辊从动回转。(5)在上述(1)-(3)中任一个所述的充电辊清洁机构中,上述清洁辊设有摆动机构。(6)在上述(1)-(3)中任一个所述的充电辊清洁机构中,在上述清洁辊的驱动轴上配置单向超越离合器。(7)一种处理卡盒,至少包括像载置体,用于形成潜像;充电装置,通过充电部件施加偏压,使得上述像载置体表面均一带电;支承为一体,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自如,其特征在于,上述充电装置包括充电辊,作为充电部件,其由金属芯和弹性材料构成;充电辊清洁机构,其是上述(1)-(6)中任一个所述的充电辊清洁机构。(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像载置体,用于形成潜像;充电装置,通过充电部件施加偏压,使得上述像载置体表面均一带电;曝光装置,根据图像数据对上述带电的像载置体表面进行曝光,写入静电潜像;显影装置,将色调剂供给形成在像载置体表面的潜像,使其成为可视像;转印装置,将像载置体表面的可视像转印在被转印体上;定影装置,对被转印体上的可视像进行定影;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充电装置包括充电辊,作为充电部件,其由金属芯和弹性材料构成;充电辊清洁机构,其是上述(1)-(6)中任一个所述的充电辊清洁机构。(9)在上述(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上述显影装置中使用的色调剂的体积平均粒径(Dv)为3.0-8.0μm,体积平均粒径(Dv)和个数平均粒径(Dn)之比Dv/Dn为1.00~1.40。(10)在上述(8)或(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上述显影装置中使用的色调剂的形状系数SF-1为100-180,形状系数SF-2为100-180范围。(11)在上述(8)或(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上述显影装置中使用以下色调剂将至少包括聚酯预聚物、聚酯树脂、着色剂和脱模剂的色调剂组成材料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制备色调剂材料液,上述聚酯预聚物包含含有氮原子的官能团,在水系介质中使得上述色调剂材料液发生交联和/或伸长反应,制得色调剂。(12)在上述(8)或(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上述显影装置中使用的色调剂为大致球形状。(13)在上述(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色调剂形状用长轴r1,短轴r2,厚度r3规定,且r1≥r2≥r3,短轴与长轴之比(r2/r1)为0.5~1.0范围,厚度与短轴之比(r3/r2)为0.7~1.0范围。(14)一种色调剂,用于电子照相处理的显影工序,其特征在于上述色调剂是上述(8)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色调剂;上述色调剂的体积平均粒径(Dv)为3.0-8.0μm,体积平均粒径(Dv)和个数平均粒径(Dn)之比Dv/Dn为1.00~1.40范围。(15)一种色调剂,用于电子照相处理的显影工序,其特征在于上述色调剂是上述(8)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色调剂;上述色调剂的形状系数SF-1为100~180范围,形状系数SF-2为100~180范围。(16)在上述(14)或(15)所述的色调剂中,上述色调剂是将至少包括聚酯预聚物、聚酯树脂、着色剂和脱模剂的色调剂组成材料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制备色调剂材料液,上述聚酯预聚物包含含有氮原子的官能团,在水系介质中使得上述色调剂材料液发生交联和/或伸长反应,制得色调剂。(17)在上述(14)或(15)所述的色调剂中,上述色调剂大致为球形状。(18)在上述(17)所述的色调剂中,上述色调剂形状用长轴r1,短轴r2,厚度r3规定,且r1≥r2≥r3,短轴与长轴之比(r2/r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辊清洁机构,所述充电辊在金属芯外周至少设置弹性层,使得像载置体表面带电,上述充电辊清洁机构用于清洁充电辊表面;其特征在于,该充电辊清洁机构设有由树脂泡沫构成的清洁辊,上述树脂泡沫具有密度为5~15kg/m↑[3],拉伸强度为1.7±0.5kg/cm↑[2]的连续泡沫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田雅人长岛弘恭熊谷直洋小池寿男三瓶敦史川隅正则村上荣作内谷武志富田正实新谷刚史山上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