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调色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435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彩色调节剂,其特征为至少含有粘合树脂、着色剂和脱模剂,其中粘合树脂为至少具有聚酯单元的树脂,具有该聚酯单元的树脂是以如下式(1)所示的锡化合物为催化剂合成的,式(1)(RCOO)#-[2]Sn式中R表示碳原子数为5~15的烷基。对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定影性、耐高温偏移性优异,而且调色剂粒子中着色剂的分散性优异,所以混色性和透明性等色彩再现性优异。此外,由于静电启动特性优异,故可以得到从开始就更好的高画质图像的调色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例如电子照相法、静电记录法、静电印刷法和调色剂喷射法的图像形成方法中使用的调色剂,特别是涉及适用于无油定影的彩色调节剂。
技术介绍
近年来,出于对节约空间、节约能源等的需求,要求复印装置或打印机更加小型化、轻便化、高速化和具有更高可靠性。于是,对硬件结构要求其在各方面都由简单的元件构成,对调色剂的性能要求也变得更高。也就是说,如果不能提高调色剂的性能,也就不能提供更加优异的硬件。其中,特别追求的调色剂性能是色彩再现性。对于全彩色图像用复印机或打印机,通常使用多个感光体,并用青色调色剂、品红调色剂、黄色调色剂和黑色调色剂对分别在各感光体上形成的静电荷像进行显像后,在感光体与传送带复印体间运送复印材料通过直接传送(straightpass)进行复印后,形成全彩色图像的方法,以及在面向感光体的复印体表面通过静电力或像如爪状的机械的作用卷入复印材料,实施显像-复印工序四次而得到全彩色图像的方法。对于这些用于形成全彩色图像的调色剂,需要提高其色彩再现性、在不损害高射投影仪(OHP)图像的透明性的同时于加热加压定影工序中使各种调色剂热定影在充分混色的复印材料上。另一方面,作为在调色剂中含有的粘合树脂可以列举的有,苯乙烯类树脂、聚酯树脂以及环氧树脂等,从明确熔点性(sharp melting)和低温定影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聚酯树脂。另外,最近由于定影范围的扩大,还对将2种以上的软化点不同的聚酯树脂混和使用的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像这样使用多种树脂的情况,在制造调节剂时的热熔融混炼工序中,对于均匀地分散着色剂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对于这样的问题,为了提高着色剂的分散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预先在粘合树脂中混入高浓度的颜料以制作注母料,加入同样的粘合树脂、电荷控制剂等再进行稀释混炼的方法(特开平08-15909号公报),以及尝试通过将特定的聚酯树脂与特定的颜料组合以提高分散性(特开平07-295293号公报)。但是,在这样的技术中并没有提及使用由某种特定的缩聚催化剂合成的聚酯树脂作为粘合树脂且含有脱模剂的彩色调节剂。
技术实现思路
经过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者们反复认真的研究后,结果发现通过使用由某种特定的缩聚催化剂合成的具有聚酯单元的粘合树脂,可以满足上述要求,至此完成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使用下述的调色剂实现上述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彩色调节剂,其特征为至少含有粘合树脂、着色剂和脱模剂,其中粘合树脂为至少具有聚酯单元的树脂,具有该聚酯单元的树脂是通过下式(1)所示的锡化合物催化剂合成的,式(1)(RCOO)2Sn(式中R表示碳原子数为5~15的烷基)。对于本专利技术,由于定影性、耐高温偏移性优异,而且调色剂粒子中着色剂的分散性优异,故可以得到混色性和透明性等色彩再现性优异的调色剂。此外,由于静电启动特性优异,故可以得到从开始就更好的高画质图像的调色剂。附图简要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表面重整处理装置的说明图。附图2图1的装置的部分放大图。附图3用于测定摩擦起电量的装置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合成本专利技术的粘合树脂,可以使用下式(1)所示的锡化合物作为催化剂。该化合物是非常合适的酯化反应和酯交换反应的催化剂,且具有可以简单调整树脂的软化点和物性等的特征。例如,虽然缩合时间变长,但是可以使低分子量的成分变少。式(1)(RCOO)2Sn (式中,R表示碳原子数为5~15的烷基)如果抑制低分子量成分,则在热熔融混炼时,通过使粘合树脂的粘度稳定,颜料可以容易均匀地分散。还有,如果该锡化合物存在于缩聚后的粘合树脂中,可以认为在调色剂制造时的热熔融混炼工序中,颜料粒子的凝聚性降低,从而改善树脂中的颜料粒子的微分散性以及提高树脂与颜料的分散性和密合性。此外,如果使用本专利技术的锡化合物作为催化剂以合成粘合树脂,则熔融混和时的组分稳定,可以使脱模剂微分散。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式(1)所示的锡化合物的式中的R为5以上15以下的烷基时,作为具有酯化反应的催化效果的物质是最合适的。另外,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粘合树脂,上述的烷基羧酸锡化合物的添加量为0.01重量份以上2重量份以下,优选为0.05重量份以上1重量份以下。如果不足0.01重量份,则聚酯聚合时的反应时间变长,同时不能得到提高颜料的分散性的效果。另外,如果含量超过2重量份,则会影响调色剂的静电特性,静电量容易根据环境的变化而产生较大的变化。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使用的式(1)所示的锡化合物,可以列举以下物质。表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调色剂的粘合树脂,是具有聚酯树脂单元的树脂,优选选自(a)聚酯树脂、或(b)具有聚酯单元与乙烯类聚合物单元的杂化树脂(hybrid resin),或(c)杂化树脂与乙烯系聚合物的混和物,或(d)杂化树脂与聚酯树脂的混合物,(e)或聚酯树脂与乙烯系树脂的混合物,(f)聚酯树脂与杂化树脂和乙烯系树脂的混合物中的任何一种树脂。另外,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效果,相对于全部的粘合树脂,粘合树脂中含有的具有聚酯单元的树脂的比例优选在30重量%以上。(a)在使用聚酯树脂时,原料单体可以使用醇与羧酸、或羧酸酐、羧酸酯等。具体可以列举的二元醇成分有,例如,聚氧丙烯(2.2)-2,2-双(4-羟基苯基)丙烷、聚氧丙烯(3.3)-2,2-双(4-羟基苯基)丙烷、聚氧乙烯(2.0)-2,2-双(4-羟基苯基)丙烷,聚氧丙烯(2.0)-聚氧乙烯(2.0)-2,2-双(4-羟基苯基)丙烷、聚氧丙烯(6)-2,2-双(4-羟基苯基)丙烷等的双酚A的烯化氧加成物,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1,4-丁烯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4-环己二醇、双丙甘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双酚A、氢化双酚A等。作为三元以上的醇成分可以列举的有,例如,山梨糖醇、1,2,3,6-己四醇、1,4-山梨聚糖、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三季戊四醇、1,2,4-丁三醇、1,2,5-戊三醇、丙三醇、2-甲基丙三醇、2-甲基-1,2,4-丁三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1,3,5-三羟基甲苯等。作为酸成分可以列举的有,例如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1,2,4-苯三酸、1,2,4,5-苯四酸的芳香族羧酸类或其酸酐;例如琥珀酸、己二酸、癸二酸和壬二酸的烷基二元羧酸类或其酸酐;用碳原子数为6~12的烷基或烯基取代的琥珀酸和其酸酐;例如富马酸、马来酸和柠康酸的不饱和二元羧酸类或其酸酐。其中,特别优选以下述通式(2)所代表的双酚衍生物为二醇成分,以二元以上的羧酸或其酸酐、或由其低级烷基酯形成的羧酸成分(例如,富马酸、马来酸、马来酸酐、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1,2,4-苯三酸、1,2,4,5-苯四酸等)为酸成分,并将它们缩聚形成聚酯树脂,这可以给调色剂带来良好的静电特性。 式(2)(式中,R表示乙烯基或丙烯基,x,y分别为1以上的整数,并且x+y的平均值为2~10) (b)在使用具有聚酯单元与乙烯类聚合单元的杂化树脂时,可以期待其进一步具有良好的石蜡分散性与低温定影性,和提高耐偏移性。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杂化树脂成分”,是指乙烯类聚合物单元与聚酯单元通过化学键形成的树脂。具体地说,可以是聚酯单元与由具有(甲基)丙烯酸酯这样的羧酸酯基的单体聚合而得到的乙烯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彩色调节剂,其特征在于至少含有粘合树脂、着色剂和脱模剂,其中粘合树脂为至少具有聚酯单元的树脂,具有该聚酯单元的树脂是以如下式(1)所示的锡化合物为催化剂合成的,    式(1)(RCOO)↓[2]Sn    式中R表示碳原子数为5~15的烷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速见一彦谷川博英井田哲也桥本昭小松望藤川博之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