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吹式实验室用煤气发生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41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吹式实验室用煤气发生炉,包括呈筒形结构的炉体,所述炉体从上至下由集气仓、反应仓和集灰仓构成,所述集气仓的顶部形成出气口,集气仓的侧壁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伸入集气仓的中部,所述反应仓的外部套设有隔热套,所述隔热套与反应仓的侧壁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沿周向均匀设有加热棒,所述集灰仓的侧壁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伸入集灰仓的中部,所述集灰仓的底端形成排灰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反应速度,使生成一氧化碳的中不残留二氧化碳,没有灰粉附着于反应仓内壁,不在形成瘤体,使用方式简单便捷,省时省力。省时省力。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吹式实验室用煤气发生炉


[0001]本技术属于冶金实验设备
,涉及一种喷吹式实验室用煤气发生炉。

技术介绍

[0002]煤气发生炉是铁料冶金试验的专用设备,主要用于实验室冶金试验。现有的煤气发生炉在使用过程中反应器内10mm-20mm粒度之间的焦丁,通过硅钼棒加热,升温至1250℃左右时通入CO2气体,CO2气体与高温焦炭反应生成CO气体。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0003]1、生成的CO中有残留CO2,其原因是:(1)刚玉管内焦丁与气体反应为界面反应,焦丁粒度过小,加大了反应面积,但物料的透气性不好,生成的CO气流不稳定,残留CO2增加;(2)焦丁粒度过大,缩小了反应面积,生成的CO中残留CO2增加;(3)焦丁与CO2反应生成的灰粉附着于焦丁表面,阻碍了焦丁和CO2的反应,造成CO中残留CO2增加。
[0004]2、焦丁含有低熔点的矿物质,在刚玉管处于区部高温区域,焦炭灰化后易熔化,附着在管壁,形成瘤体。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因与炉膛的膨胀系数不一致,最终导致该处断裂,造成刚玉管的浪费。
[0005]3、每次在试验前需要装焦丁,试验后换焦丁,实验人员工作量大,用时长,增加了劳动强度,延长了试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喷吹式实验室用煤气发生炉。
[0007]为此,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喷吹式实验室用煤气发生炉,包括呈筒形结构的炉体,所述炉体从上至下由集气仓、反应仓和集灰仓构成,所述集气仓的顶部形成出气口,集气仓的侧壁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伸入集气仓的中部,所述反应仓的外部套设有隔热套,所述隔热套与反应仓的侧壁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沿周向均匀设有加热棒,所述集灰仓的底部形成出料口,集灰仓的侧壁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伸入集灰仓的中部,所述集灰仓的底端形成排灰口。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反应仓由刚玉管构成。
[0010]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棒为硅钼棒。
[0011]进一步地,所述排灰口处设有放灰阀。
[0012]进一步地,所述集气仓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
[0013]进一步地,所述集灰仓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使用焦粉与二氧化碳反应,增加了反应面积,大大提高了反应速度,使生成一氧化碳的中几乎不残留二氧化碳。
[0016](2)将焦粉直接喷入反应仓的内部,焦粉不与反应仓内壁接触,没有灰粉附着于反
应仓内壁,不在形成瘤体。
[0017](3)集气仓可以收集CO,达到CO气流供给均匀稳定。
[0018](4)操作人员无需在使用前向反应仓内添加原料,使用方式简单便捷,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炉体,101-集气仓,102-反应仓,103-集灰仓,2-出气口,3-进料管,4-隔热套,5-加热腔,6-加热棒,7-进气管,8-排灰口,9-放灰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所示,一种喷吹式实验室用煤气发生炉,包括呈筒形结构的炉体1,具体地,炉体1为圆筒形结构,炉体1从上至下由集气仓101、反应仓102和集灰仓103构成。
[0022]集气仓101由不锈钢制成并呈上小下大的圆锥形结构,具体地,集气仓101呈高度为200mm,底部直径100mm 的圆锥体,集气仓101的顶部形成出气口2,其用于将制好的煤气排出,集气仓101的侧壁设有进料管3,进料管3伸入集气仓101的中部且进料管3的内端位于反应仓102的顶部,在使用时,可将制备煤气所使用的原料焦粉通过进料管3加入集气仓101内并从上部进入反应仓102。
[0023]反应仓102由刚玉管构成,因刚玉管具有耐温性好,长期使用在1600℃,耐急冷急热性好,不易炸裂等特点,具体地,反应仓102时直径为100mm,高度为800mm的圆筒形,反应仓102的外部套设有隔热套4,隔热套4采用含锆石棉和轻质耐热砖构成,隔热套4与反应仓102的侧壁之间形成加热腔5,加热腔5用于对反应仓102进行加热,加热腔5内沿周向均匀设有加热棒6,加热棒6采用硅钼棒,加热棒6可将加热腔5内的温度提高,然后通过加热腔5对反应仓102进行加热。
[0024]集灰仓103由不锈钢制成并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具体地,集灰仓103为上端直径100mm,高200mm的圆锥体,这种设置可便于将反应完的焦粉会全部排出,不产生残留;集灰仓103用于收集反应结束后的焦粉灰,集灰仓103的侧壁设有进气管7,进气管7伸入集灰仓103的中部,具体地,进气管7的内端位于反应仓102的底部,制备煤气所用的二氧化碳可通过进气管7加入集灰仓103,并从下部进入反应仓102内进行反应,集灰仓103的底部形成排灰口8,排灰口8用于将焦粉灰排出,排灰口8处还设有放灰阀9,放灰阀9采用本领域常用的蝶阀等。
[0025]本技术的使用方式及原理如下:
[0026]首先通过加热棒6将加热腔5加热,然后加热腔5将反应仓102内的温度加热至1250度左右,然后利用粉末喷吹装置将焦粉从进料管3以喷吹的方式连续不断加入集气仓101内并均匀进入反应仓102内,此处焦粉可以利用焦化出焦工序的除尘灰,焦粉粒度细不需要特殊处理,可实现达到废弃物再利用,节能环保;与此同时,通过进气管7将二氧化碳不断加入反应仓102内,二氧化碳与焦粉在反应仓102混合后在1250度的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并通过出气口2排出用于实验室试验。
[0027]在这一过程中相较传统焦丁采用焦粉,增大的反应面积,大大提高了反应速度。
[0028]实验结束后开启放灰阀9将焦粉会从排出集灰仓103内排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吹式实验室用煤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筒形结构的炉体(1),所述炉体(1)从上至下由集气仓(101)、反应仓(102)和集灰仓(103)构成,所述集气仓(101)的顶部形成出气口(2),集气仓(101)的侧壁设有进料管(3),所述进料管(3)伸入集气仓(101)的中部,所述反应仓(102)的外部套设有隔热套(4),所述隔热套(4)与反应仓(102)的侧壁之间形成加热腔(5),所述加热腔(5)内沿周向均匀设有加热棒(6),所述集灰仓(103)的侧壁设有进气管(7),所述进气管(7)伸入集灰仓(103)的中部,所述集灰仓(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春胡容
申请(专利权)人: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