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小毛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河道边缘的无动力水质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738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河道边缘的无动力水质净化系统,属于水质净化技术领域,包括长盒体,长盒体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轨道槽,两个轨道槽的内部均与设有的过滤机构活动连接,封板的底端固定设有净化机构,长盒体背面的开口处卡合连接有挡板,挡板正面的顶部固定设有内凹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河道边缘的无动力水质净化系统,通过设有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粗过滤网和细过滤网组成的过滤机构,便于多级过滤水流中的杂质,提高河水的过滤效果以及过滤精度,优化水质,通过设有的活性炭层、纤维填充层和生物膜层组成的净化机构,便于充分的对水流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净化水体,保障河水的净化程度。保障河水的净化程度。保障河水的净化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河道边缘的无动力水质净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质净化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河道边缘的无动力水质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各类污染物的无序排放导致河道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河道水质的恶化不仅会破坏已有的生态系统、影响城市景观,还会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威胁,水环境对社会发展的约束正逐步显现。
[0003]现有的河道的治理方案大都是应用于河道中部以及河床,对于河道边缘处却没有很好的水质净化系统,水流自高往低的流动导致河道边缘处污染物堆满,影响河道边缘植物的生长,进而导致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现有的技术中采用曝气设备进行水质净化需要耗费能源,造成空气污染,为此,我们提供一种用于河道边缘的无动力水质净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河道边缘的无动力水质净化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缺少必要的河道边缘的水质净化系统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河道边缘的无动力水质净化系统,包括长盒体,所述长盒体正面开口的底部固定设有进水板,所述长盒体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轨道槽,两个所述轨道槽的内部均与设有的过滤机构活动连接,所述长盒体顶端的其中一个边侧处通过开设有条形口穿插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的底端固定设有净化机构,所述长盒体背面的开口处卡合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背面的顶部穿插连接有导流管,所述长盒体背面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均与挡板接触连接,所述挡板正面的顶部固定设有内凹板,所述内凹板与长盒体的内部滑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与两个所述轨道槽内部滑动连接的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之间与设有的第一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架的中部固定设有细过滤网,所述第一框架正面的两侧均通过设有的第一连接柱与设有的第二框架背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架的中部固定设有粗过滤网。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框架的正面的两侧均通过设有的第二连接柱固定连接有无土栽培层,所述无土栽培层的正面固定设有多个浮生植物,所述无土栽培层正面的底部固定设有拉环。
[0008]优选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与封板固定连接的活性炭层、纤维填充层和生物膜层,所述纤维填充层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活性炭层和生物膜层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导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过滤罩。
[0010]优选的,所述长盒体底端的其中一个边侧处固定设有短地脚,所述长盒体底端的其中另一个边侧处固定设有长地脚。
[0011]优选的,所述长盒体顶端的其中另一个边侧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弹性把手。
[0012]优选的,所述封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弹性把手。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一种用于河道边缘的无动力水质净化系统,通过设有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粗过滤网和细过滤网组成的过滤机构,便于多级过滤水流中的杂质,提高河水的过滤效果以及过滤精度,优化水质;
[0015]2、本技术一种用于河道边缘的无动力水质净化系统,通过设有的活性炭层、纤维填充层和生物膜层组成的净化机构,便于充分的对水流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对水体进行净化,保障河水的净化程度;
[0016]3、本技术一种用于河道边缘的无动力水质净化系统,通过设有的无土栽培层和浮生植物,通过浮生植物对水中氮磷钾的进行吸收,避免营养过剩,导致植株泛滥,大大优化了河水环境;
[0017]4、本技术一种用于河道边缘的无动力水质净化系统,通过设有的轨道槽、移动块以及第二弹性把手,便于拆卸更换过滤机构和净化机构,保证过滤机构和净化机构的使用性能,便于长期有效的过滤净化河水,改善河道水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过滤机构和净化机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净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内凹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长盒体;2、进水板;3、无土栽培层;4、轨道槽;5、封板;6、第一弹性把手;7、第二弹性把手;8、过滤机构;9、净化机构;10、移动块;11、浮生植物;12、拉环;13、第一框架;14、第二框架;15、粗过滤网;16、细过滤网;17、第一连接柱;18、第二连接柱;19、长地脚;20、短地脚;21、挡板;22、导流管;23、过滤罩;24、限位板;25、内凹板;26、活性炭层;27、纤维填充层;28、生物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河道边缘的无动力水质净化系统,包括长盒体1,长盒体1正面开口的底部固定设有进水板2,长盒体1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轨道槽4,两个轨道槽4的内部均与设有的过滤机构8活动连接,长盒体1顶端的其中一个边侧处通过开设有条形口穿插连接有封板5,封板5的底端固定设有净化机构9,长盒体1背面的开口处卡合连接有挡板21,挡板21背面的顶部穿插连接有导流管22,长盒体1背面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限位板24,两个限位板24均与挡板21接触连接,挡板21正面的顶部固定设有内凹板25,内凹板25与长盒体1的内部滑动连接。
[0026]过滤机构8包括与两个轨道槽4内部滑动连接的移动块10,两个移动块10之间与设有的第一框架13固定连接,第一框架13的中部固定设有细过滤网16,第一框架13正面的两侧均通过设有的第一连接柱17与设有的第二框架14背面的两侧固定连接,第二框架14的中部固定设有粗过滤网15,便于多级过滤水流中的杂质,提高河水的过滤效果以及过滤精度,优化水质。
[0027]第二框架14的正面的两侧均通过设有的第二连接柱18固定连接有无土栽培层3,无土栽培层3的正面固定设有多个浮生植物11,无土栽培层3正面的底部固定设有拉环12,便于通过浮生植物11对水中氮磷钾的进行吸收,避免营养过剩,导致植株泛滥,大大优化了河水环境。
[0028]净化机构9包括与封板5固定连接的活性炭层26、纤维填充层27和生物膜层28,纤维填充层27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活性炭层26和生物膜层28固定连接,便于充分的对水流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对水体进行净化,保障河水的净化程度。
[0029]导流管22的一端固定连接过滤罩23,防止水质杂质堵塞导流管22。
[0030]长盒体1底端的其中一个边侧处固定设有短地脚20,长盒体1底端的其中另一个边侧处固定设有长地脚19,便于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河道边缘的无动力水质净化系统,包括长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盒体(1)正面开口的底部固定设有进水板(2),所述长盒体(1)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轨道槽(4),两个所述轨道槽(4)的内部均与设有的过滤机构(8)活动连接,所述长盒体(1)顶端的其中一个边侧处通过开设有条形口穿插连接有封板(5),所述封板(5)的底端固定设有净化机构(9),所述长盒体(1)背面的开口处卡合连接有挡板(21),所述挡板(21)背面的顶部穿插连接有导流管(22),所述长盒体(1)背面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限位板(24),两个所述限位板(24)均与挡板(21)接触连接,所述挡板(21)正面的顶部固定设有内凹板(25),所述内凹板(25)与长盒体(1)的内部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边缘的无动力水质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8)包括与两个所述轨道槽(4)内部滑动连接的移动块(10),两个所述移动块(10)之间与设有的第一框架(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架(13)的中部固定设有细过滤网(16),所述第一框架(13)正面的两侧均通过设有的第一连接柱(17)与设有的第二框架(14)背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架(14)的中部固定设有粗过滤网(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霞陈小毛
申请(专利权)人:陈小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