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剂承载体和显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7113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将静电潜像承载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通过承载输送至显影剂承载体上的显影剂进行显影,使其可见的显影装置中的显影剂承载体,其特征为该显影剂承载体至少具有基体和在基体表面上的树脂被覆层,树脂被覆层至少含有粘结树脂和石墨化颗粒,树脂被覆层表面按照通用硬度测定值HU的硬度分布求出的平均值A和标准偏差σ分别为100≤A≤800[N/mm↑[2]]、σ<30[N/mm↑[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电子照相方法中对如电子照相感光体或静电记录电介体的静电潜影承载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影用显影剂进行显影,以获得调色剂图像用的显影装置中所用的显影剂承载体,并进一步涉及采用该显影剂承载体的显影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对显影剂承载体的基体上设置的树脂被覆层进行改进的显影剂承载体,以及采用该显影剂承载体的显影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电子照相方法利用光导电性物质,采用各种方式在静电潜影承载体(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影,此后用具有调色剂的显影剂对该静电潜影进行显影,形成调色剂图像,并根据需要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如纸的转印材料上后,通过热、压力或加热-加压使调色剂图像在转印材料上定影,得到复印材料或印刷制品。电子照相方法中的显影方法可分为无需载体的单组分显影方法和具有载体的双组分显影方法。在单组分显影方法中,具有使用喷雾状态的调色剂的浮云状粉末方法、在可弯曲或具有弹性的显影剂承载体上直接使调色剂与静电潜影承载体表面接触,进行显影的接触显影方法、不直接接触调色剂,通过静电潜像承载体与显影剂承载体之间的电场作用,使调色剂向静电潜影承载体表面飞翔的跳跃式(jumping)显影方法。一般采用的是接触单组分类显影方法或单组分跳跃式显影方法。采用单组分显影方法的显影装置由于无需载体,在显影装置中无需调色剂和载体的浓度调节机构,因此具有可使显影装置本身小型化、并减轻其重量的优点。作为在这种显影方法中使用的调色剂,最近由于电子照相装置的数字化、甚至高画质化,使用的是小粒径的调色剂。例如,为了忠实地再现分辨率和文字清晰度提高了的静电潜影,使用重均粒径为约4~10μm的调色剂。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为进一步减少装置所耗的电力的目的,为提高调色剂的定影性而需要降低调色剂的定影温度,为进一步使得电子照相装置小型化并减轻其重量的目的,为减少废弃的调色剂,需要提高调色剂的转印效率。为提高调色剂的定影性能,可降低调色剂中使用的粘结树脂的玻璃化转变点(Tg),或者增加粘结树脂分子量分布中的低分子量成分。此外,为了提高调色剂的耐偏移性,已知向调色剂颗粒中添加提高粘结树脂可塑性的蜡的方法。此外,为提高调色剂的转印效率,已知向调色剂颗粒中外添平均粒径为0.1~3μm的转印效率增加剂和BET比表面积为50~300m2/g的疏水性二氧化硅细粉的方法,以及通过机械冲击力对调色剂颗粒进行球形化处理的方法。作为控制调色剂带电量的第一种方法,存在着向调色剂颗粒中添加电荷控制剂的方法。但是,作为电荷控制剂使用的染料或颜料在调色剂颗粒大量添加时,存在容易熔融在各个构件上的倾向。作为控制调色剂带电量的第二种方法,提出了在赋予摩擦带电的构件上采用合适的材料,由此使得调色剂的带电量适中的方法。在采用单组分显影方法的显影装置中,在调色剂通过显影剂承载体-显影剂层厚度控制构件之间薄层化时,由于调色剂与显影剂承载体以及显影剂层厚度控制构件相接触,这些构件对调色剂带电量的适当与否造成较大影响。特别是在采用磁性单组分显影方法的显影装置的情况下,磁性调色剂由内嵌在显影剂承载体中磁石的磁力作用,移动到显影剂承载体上,因此磁性调色剂与显影剂承载体之间的摩擦机会增多,显影剂承载体材料的选择对磁性调色剂的导电性造成较大影响。作为在单组分显影方法中使用的显影剂承载体,在接触显影方法中一般是在如不锈钢的金属主轴上成形为圆筒状的如聚氨酯橡胶、EPDM橡胶或硅氧烷橡胶的弹性体,或者在铝或不锈钢的圆筒构件表面上形成弹性体层。在该情况下,在弹性体中包含如塑化剂、硫化剂、脱模剂、低分子量成分的成分。为防止这些成分从弹性体中溢出对各个构件造成不良影响,提出了在弹性体层的表面上设置阻挡层或保护层的方案。此外,还提出了在最外层表面上通过采用脱模性良好的材料和可使调色剂良好带电的树脂,形成表面层的方案。在特开平02-105181号公报和特开平03-036570号公报中,提出了作为非接触式的单组分显影方法中所用的显影剂承载体(显影套筒),是在显影套筒表面上形成树脂被覆层而形成的显影套筒,其中树脂被覆层在带电赋予性能良好的粘结树脂中分散有如碳黑、石墨的导电性物质和固体润滑剂。但是,受显影套筒表面形状的影响较大。因此,当显影套筒的表面形状由于反复使用而变化时,调色剂的涂布量难以稳定,显影性能容易变得不稳定。此外,尽管对于不要求有耐久性的低容量处理盒可获得足够的性能,但是对于要求有高耐久性的高容量处理盒来说,由于树脂被覆层减薄,使得显影套筒的表面形状发生较大的变化,而且调色剂的涂布量也发生较大的改变。由于调色剂和显影套筒之间摩擦频率改变,调色剂涂布量的变化还会影响调色剂导电性。在特开平03-200986号公报中提出了通过在显影套筒的表面上添加球状微粒,在显影套筒表面上形成凸凹结构,由此形成显影套筒的方案。添加球状颗粒的方法对于形成均匀的凸凹表面形状,并使调色剂涂布量稳定是一种良好的方法。但是,在长期反复使用以及在显影套筒表面上施加较强应力的显影方法中,在使用球状树脂颗粒作为球状微粒时,在长期反复使用时,产生削薄现象,显影套筒的树脂被覆层的表面粗糙度降低,调色剂的涂布量减少,同时容易发生调色剂熔结的状况。在特开平08-240981号公报中,提出了向显影套筒的树脂层中添加真密度在3g/cm3以下的导电性球状颗粒,在显影套筒的表面上形成凸凹结构,由此制成显影套筒的方案。这种显影套筒可使调色剂涂布量稳定,并且导电性球状颗粒本身的耐磨性也较好,因此可缓解显影套筒和控制构件之间调色剂的应力,并且提高了树脂被覆层本身的耐久性。但是,存在于导电性球状颗粒之间的树脂部分由于长期反复使用和与调色剂的摩擦,被选择性地削薄,树脂被覆层的表面粗糙度改变,因此调色剂涂布量也倾向于改变。由此期望有一种这样的显影套筒,在采用单组分显影方法的显影装置中,形成显影套筒表面层的树脂被覆层被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这样的显影剂承载体和使用该显影剂承载体的显影装置,其中在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上形成具有均匀表面形状的树脂被覆层,并且即使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长期反复使用该显影剂承载体,树脂被覆层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树脂被覆层难以被选择性地削薄,并可抑制其表面粗糙度的变化,将调色剂的涂布量控制为一定量,同时可使调色剂带有合适的带电量。本专利技术另外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这样的显影剂承载体和使用该显影剂承载体的显影装置,即使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长期反复使用该显影剂承载体,也不容易发生如图像浓度减薄、雾翳和文字飞散的问题,可稳定地获得高品位的图像,不容易发生调色剂熔结现象,在显影剂层厚度控制构件的表面上不容易产生擦伤,调色剂图像不容易产生条带状和不均匀现象。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体,其至少具有基体和在基体表面上的树脂被覆层,其中树脂被覆层至少含有粘结树脂和石墨化颗粒,该石墨化颗粒的石墨化度p(002)为0.20≤p(002)≤0.95,树脂被覆层表面从按照以下公式(1)通用硬度测定值HU=K×F/h2 (1)计算的表面皮膜物性测试中通用硬度测定值HU的硬度分布求出的平均值A和标准偏差σ为100≤A≤800、σ<3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其包括显影容器,对收纳在该显影容器中的显影剂进行承载并输送用的显影剂承载体,和与该显影剂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体,其至少具有基体和在基体表面上的树脂被覆层,其中树脂被覆层至少含有粘结树脂和石墨化颗粒,该石墨化颗粒的石墨化度p(002)为0.20≤p(002)≤0.95,树脂被覆层表面从按照以下公 式(1)通用硬度测定值HU=K×F/h↑[2][N/mm↑[2]](1)[式中,K表示常数,F表示测试载重(N),h表示压块的最大压入深度(mm)]计算的表面皮膜物性测试中通用硬度测定值HU的硬度分布求出的平均值 A和标准偏差σ为100≤A≤800[N/mm↑[2]]、σ<30[N/mm↑[2]]。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本直树后关康秀嵨村正良明石恭尚齐木一纪藤岛健司大竹智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