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角易色的防伪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698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随角易色的防伪材料,包括保护膜、第一反射层,介质层、第二反射层、压敏胶和离型膜,所述保护膜由多层微三棱镜效果变色材料形成的薄膜组成,所述保护膜底面贴附有第一反射层,且第一反射层由三醋酸纤维素膜组成,所述第一反射层的底面贴附有介质层,所述介质层由聚乙烯醇组成,所述介质层的底面贴附有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与第一反射层的厚度相同,且第二反射层与第一反射层的特性及作用均相同,所述第二反射层的底面贴附有压敏胶,所述第二反射层通过压敏胶与离型膜进行贴合,且离型膜为聚对笨二甲酸乙二醇脂,该发明专利技术高光透过率、有一定机械强度可进行防护,使得防伪材料不易折断,从而保护商品不会轻易受到伪造。到伪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随角易色的防伪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防伪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随角易色的防伪材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光学防伪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多光束干涉原理的光变颜料(OVP)所制备的光学变色油墨(OVI)在货币、有价证券等高端防伪领域的应用日益普遍,光变防伪技术是基于光学多层薄膜多光束干涉的随角异色效应,在入射角度改变的条件下,反射光束由于等效光程随角度变化,导致反射光谱的偏移从而使得颜色效果随观察角度的变化而产生变色效应,这种变色效应是通常的扫描/复印所无法复制再现的,然而现有的防伪材料容易折断,从而导致无法进行防伪,使得商品容易受到伪造,为此提出一种随角易色的防伪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4]一种随角易色的防伪材料,包括保护膜、第一反射层,介质层、第二反射层、压敏胶和离型膜,所述保护膜由多层微三棱镜效果变色材料形成的薄膜组成,所述保护膜底面贴附有第一反射层,且第一反射层由三醋酸纤维素膜组成,所述第一反射层的底面贴附有介质层,所述介质层由聚乙烯醇组成,所述介质层的底面贴附有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与第一反射层的厚度相同,且第二反射层与第一反射层的特性及作用均相同,所述第二反射层的底面贴附有压敏胶,所述第二反射层通过压敏胶与离型膜进行贴合,且离型膜为聚对笨二甲酸乙二醇脂。
[0005]优选地,所述保护膜的厚度为35μm。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射层的厚度为80μm。
[0007]优选地,所述介质层的厚度为25μm。
[0008]优选地,所述压敏胶的厚度为15μm。
[0009]优选地,所述离型膜的厚度为20μm。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高光透过率、有一定机械强度可进行防护,使得防伪材料不易折断,从而保护商品不会轻易受到伪造,通过多层微三棱镜效果变色材料形成的保护膜可折射出不同的颜色,达到随角易色的效果。
[0011]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一种随角易色的防伪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所示:1、保护膜,2、第一反射层,3、介质层,4、第二反射层,5、压敏胶,6、离型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随角易色的防伪材料,包括保护膜1、第一反射层2,介质层3、第二反射层4、压敏胶5和离型膜6。
[0017]所述保护膜1底面贴附有第一反射层2,且保护膜1的厚度为35μm,所述保护膜1由多层微三棱镜效果变色材料形成的薄膜组成,所述保护膜1具有高强度、高延展性、耐酸碱、可防静电,且保护膜1涂布感压胶黏剂,使得保护膜1不会受到外力损伤,所述第一反射层2的厚度为80μm,且第一反射层2由三醋酸纤维素膜组成,所述第一反射层2有优异的支撑性,光学均匀性、高透明性、耐酸碱、耐紫外线,所述第一反射层2的底面贴附有介质层3,且第一反射层2可保证介质层3不回缩,保护介质层3不受水气、紫外线灯影响,保证了防伪材料的耐候性,所述介质层3由为SiO2、MgF2、Al2O3、AlF3、Na3AlF6、BaF2、NdF3、CaF3、LiF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且介质层3的厚度为25μm,所述介质层3具有高强度、高延展性、优异的碘吸附作用、良好的成膜特性,且介质层3起偏振作用,是防伪材料的核心,决定了防伪材料的偏光性能、透过率、色调等关键指标,所述介质层3的底面贴附有第二反射层4,所述第二反射层4与第一反射层2的厚度相同,且第二反射层4与第一反射层2的特性及作用均相同,所述第二反射层4的底面贴附有压敏胶5,且压敏胶5的厚度为15μm,所述压敏胶5具有很好的粘附性、透明性好以及残胶较少,所述压敏胶是决定了防伪材料的贴合在物品上的黏着性以及加工性能,所述第二反射层2通过压敏胶5与离型膜6进行贴合,所述离型膜6的厚度为20μm,且离型膜6为聚对笨二甲酸乙二醇脂,所述离型膜6具有高强度、不易变形、透明性好和表面平整度高。
[001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角易色的防伪材料,包括保护膜、第一反射层,介质层、第二反射层、压敏胶和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由多层微三棱镜效果变色材料形成的薄膜组成,所述保护膜底面贴附有第一反射层,且第一反射层由三醋酸纤维素膜组成,所述第一反射层的底面贴附有介质层,所述介质层由聚乙烯醇组成,所述介质层的底面贴附有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与第一反射层的厚度相同,且第二反射层与第一反射层的特性及作用均相同,所述第二反射层的底面贴附有压敏胶,所述第二反射层通过压敏胶与离型膜进行贴合,且离型膜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潜武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众睿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