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片式阻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692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排水技术领域,膜片式阻隔器,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以及用于连通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阻隔器芯体;所述阻隔器芯体包括侧壁上设有U形切口的芯体管,以及边缘连接在所述芯体管的U形切口侧壁上的阻隔胶片,以及套设芯体管及阻隔胶片外侧的外管;所述阻隔胶片在受到来自进口方向的流体冲击力时,阻隔胶片产生形变且其底部与芯体管的切口端内壁之间形成开口;阻隔胶片在自然状态下或者受到来自出口方向的流体冲击力时,阻隔胶片的底部贴合于所述芯体管的切口端内壁封闭所述开口。该膜片式阻隔器通过薄膜式阻隔起到防止污染空气及臭气逆流作用;且该膜片式阻隔器能够装入于管道结构中,作为管道的一部分,拓展适用环境。境。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膜片式阻隔器


[0001]本技术涉及排水
,尤其涉及一种膜片式阻隔器。

技术介绍

[0002]本文所指的管路阻隔器是在排水管路中起到防止污染空气及臭气逆流的装置总称,防臭密封部件、防臭地漏和单向阀等多种方式。
[0003]现有的一类管路阻隔器,是采用浮球和水封的原理进行阻隔。这类管路阻隔器的第一连接管所接收到的排出液通过阻隔球移动通道而向第二连接管流动,同时利用阻隔器主体内部的储存空间储存的排出液的水封作用及阻隔球来关闭阻隔球移动通道,由此来防止污染空气及臭气等的逆流。具体可参考公开号为“CN10115596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文本中记载的一种排水疏水阀,包括具有连通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内部空间的有底筒状的主体、盖体、以及将主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储存空间和排出空间的分区体的排水疏水阀中,分区体可插入安装到上述内部空间中,在分区体以及主体的侧壁部上具有承受上下方向的推压力且一边令分区体的一部分向侧壁部的一部分上作用沿上下方向的成分的力一边密接的密闭部,在分区体上设置当在储存空间中储存了设定量以上的液体时为了令液体从储存空间向排出空间流通而浮起的阀体、和承接并支承阀体的阀座。其可简单地进行主体的内部的清扫,同时可高精度地进行由分区体分隔的储存空间和排出空间之间的密闭的排水疏水阀。基于上述公开号为“CN10115596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文本中技术的方案缺陷,本案专利技术人与日前提交了一份《一种管路阻隔器》的技术专利申请,用以克服上述在先技术的缺陷,实现优化。
[0004]然而,无论是公开号为“CN10115596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文本中记载的方案,还是专利技术人日前申请的技术方案,由于其原理一致,故仍然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系统性缺陷,而该系统性缺陷本质上是由上述浮球原理所导致,故采用上述方案无论如何都无法改进;具体包括如下:
[0005]1,上述方案采用浮球原理,故需要基于浮球的重力与流体的浮力进行控制;从而限制了浮球必须是上下方向运动,而上述排水疏水阀也仅能横向布置,而无法纵向布置;故上述结构并不适用于下水道的阻隔;或者至少说上述结构仅能安装于下水道的横向管位置,非常麻烦。
[0006]2,基于浮球原理,不仅限制了排水疏水阀的布置方向,同时对于浮球的重量难以把握。当浮球太重时,流体的浮力难以将浮球顶开而会导致排水不顺畅;而浮球太轻时,浮球与阻隔器主体之间无法保证很好的密封效果。
[0007]基于此,必须对管路阻隔器的上述结构作出原理性的改良。
[0008]本案改良之原理,还来自于公开号为“CN210482529U”的中国技术专利文本中记载一种弹性材料制作的防臭地漏,包含一体成型的基座和漏管,所述漏管下端形成V型切面,所述V型切面上环设有突起,所述漏管上还设有与所述漏管一体成型并密封所述漏管下端的阀盖,所述阀盖内侧环设有与所述突起结构对应的凹槽,所述突起与所述凹槽对应设
置并密封所述V型切面。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技术一种弹性材料制作的防臭地漏,使用弹性材料(硅胶、橡胶等)制作安装方便,一体成型工艺,结构简单,价格便宜,而且安装方便,直接插入到下水管内即可。
[0009]经分析,上述结果的防臭地漏还至少存在以下两方面的缺陷:
[0010]1,如上所述,防臭地漏是属于本文所定义的管路阻隔器中的一种。但经检索,上述结构目前仅用于地漏中,而无法适用于台盆、浴缸和马桶等厨卫用品的下水道中,适用场景较少。主要原因在于上述防臭地漏追求结构简化,而没有嵌入于管道结构中,作为管道的一部分。
[0011]2,上述防臭地漏使用弹性材料(硅胶、橡胶等)制作,硅胶和橡胶在注塑形成上述产品过程中,需要在模具中插入一铁片,用以形成V型切面与突起之间的开口。但由于在成型过程中就存在上述开口,故导致制作出来的产品中,突起与V型切面的切合并不紧密;防污染空气及臭气逆流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片式阻隔器,该膜片式阻隔器通过薄膜式阻隔起到防止污染空气及臭气逆流作用;且该膜片式阻隔器能够装入于管道结构中,作为管道的一部分,拓展适用环境。
[0013]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0014]膜片式阻隔器,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以及用于连通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阻隔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器芯体包括侧壁上设有U形切口的芯体管,以及边缘连接在所述芯体管的U形切口侧壁上的阻隔胶片,以及套设芯体管及阻隔胶片外侧的外管;所述阻隔胶片在受到来自进口方向的流体冲击力时,阻隔胶片产生形变且其底部与芯体管的切口端内壁之间形成开口;阻隔胶片在自然状态下或者受到来自出口方向的流体冲击力时,阻隔胶片的底部贴合于所述芯体管的切口端内壁封闭所述开口。
[0015]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膜片式阻隔器,该膜片式阻隔器,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以及用于连通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阻隔器芯体。该阻隔器芯体包括芯体管和阻隔胶片,阻隔胶片与芯体管采用薄膜式阻隔原理,仅在受到来自进口方向的流体冲击力,才能使流体通过;而在自然状态或受到来自出口方向的流体冲击力时,起到阻隔作用,防止污染空气及臭气逆流。
[0016]进一步地,该膜片式阻隔器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点出的第1点问题,即提供一种膜片式阻隔器,且该膜片式阻隔器能够装入于管道结构中,具体是进水管接入下水管/空调排水管的上游位置,出水管接入下水管/空调排水管的下游位置,整个膜片式阻隔器作为管道的一部分。相比于公开号为“CN210482529U”的中国技术专利文本中记载防臭地漏,该方案将薄膜式阻隔的适用环境拓展,适用于台盆、浴缸和马桶等厨卫用品的下水道中。
[0017]作为优选,所述阻隔胶片和芯体管是由弹性胶体材料一体制成,阻隔胶片的边缘与芯体管的U形切口侧壁一体连接。该技术方案中,阻隔胶片和芯体管采用弹性胶体材料一体制成,参考公开号为“CN210482529U”的中国技术专利文本中记载的防臭地漏;虽然客观上采用弹性胶体材料一体制成存在着阻隔胶片底部与芯体管的切口端内壁形成开口
密闭效果不佳的问题,但在极大程度上还是能够满足阻隔作用防止污染空气及臭气逆流的要求。且采用弹性胶体材料一体制成,也简化了结构和工艺,降低了成本。而且,需要说明的是采用弹性胶体材料一体制成,由于阻隔胶片和芯体管均具有材料弹性且两者的形变相互关联,故不需要下文分体设置方案中所需设置的限位部件。
[0018]作为优选,所述芯体管与阻隔胶片分体设置,阻隔胶片的边缘与芯体管的U形切口侧壁采用粘贴连接固定或夹持可拆卸式固定。该技术方案中,阻隔器芯体包括分体设置的芯体管和阻隔胶片。本技术创造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点出的第2点问题,分体设置的芯体管和阻隔胶片在成型过程中相互独立,经合理的配合尺寸设计,可使阻隔胶片与芯体管贴合量冗余;阻隔胶片的底部与芯体管的切口端内壁贴合时,通过较长一段的面贴合,不易产生间隙,从而很好的密封上述开口,保证防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膜片式阻隔器,包括进水管(1)、出水管(2),以及用于连通所述进水管(1)和出水管(2)的阻隔器芯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器芯体(3)包括侧壁上设有U形切口(311)的芯体管(31),以及边缘连接在所述芯体管(31)的U形切口(311)侧壁上的阻隔胶片(32),以及套设芯体管(31)及阻隔胶片(32)外侧的外管(33);所述阻隔胶片(32)在受到来自进口方向的流体冲击力时,阻隔胶片(32)产生形变且其底部与芯体管(31)的切口端内壁之间形成开口(34);阻隔胶片(32)在自然状态下或者受到来自出口方向的流体冲击力时,阻隔胶片(32)的底部贴合于所述芯体管(31)的切口端内壁封闭所述开口(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式阻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胶片(32)和芯体管(31)是由弹性胶体材料一体制成,阻隔胶片(32)的边缘与芯体管(31)的U形切口(311)侧壁一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式阻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管(31)与阻隔胶片(32)分体设置,阻隔胶片(32)的边缘与芯体管(31)的U形切口(311)侧壁采用粘贴连接固定或夹持可拆卸式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片式阻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33)的管体内部设有与芯体管(31)的U形切口(311)相适配的定位台阶面(331);所述阻隔胶片(32)的边缘夹设固定在芯体管(31)的U形切口(311)侧壁与外管(33)的定位台阶面(33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膜片式阻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胶片(32)的边缘上设有翻边(321),翻边(321)与阻隔胶片(32)之间形成翻边槽(322);所述芯体管(31)的U形切口(311)侧壁嵌装在翻边槽(322)内,阻隔胶片(32)的翻边(321)延伸至U形切口(311)外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膜片式阻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槽(322)底部的槽口处设置有挡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洪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光亮暖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