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井分段替泥浆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673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平井分段替泥浆管柱。所述管柱包括直井段油管(1)、水平井段油管(2)、能够改变液体流向的直井段替浆工具(3)和水平段替浆工具(4),直井段替浆工具(3)设置在直井段油管底部并设置在水平井段油管(2)上方,水平段替浆工具(4)具有单流作用且在设定条件下能够改变流动方向,并设置在水平井段油管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在水平井替泥浆过程中水平井分段替泥浆管柱一次下入水平井井底,而替泥浆可以按照管柱内设置的工具进行直井段和水平段分段替泥浆,避免了目前水平井替泥浆施工中分段顶替泥浆需要分开下两次管柱,使用两组泵车车组的施工方法,减少了一趟泵车车组费用,减少了作业量,降低了安全隐患。降低了安全隐患。降低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平井分段替泥浆管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开采领域,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平井分段替泥浆管柱。

技术介绍

[0002]辽河油田目前水平井总数在1600井左右,每年仍需新钻水平井几十口,其完井方式主要是套管射孔完井或着防砂筛管完井。
[0003]完井后钻井液充满井筒,各项油气开采后续作业之前需要下入替泥浆管柱将井筒中的泥浆用清水顶替出来,替泥浆管柱一般都是选用普通油管。目前,由于辽河油田属于老油区,地层压力普遍较低,将替泥浆管柱一次下入井底替浆容易压漏地层,造成泥浆不返,故水平井替泥浆主要采用分段顶替的方式。
[0004]其施工过程为:首先将替泥浆管柱下到水平段以上,地面连接泵替泥浆车管线,从地面泵入清水,将直井段井筒的泥浆顶替出来;拆地面替泥浆管线,继续下入替泥浆管柱进入水平段,直到下入井底;然后地面重新连接泵车替泥浆管线,从地面泵入清水,将水平井段井筒的泥浆顶替出来;起出替泥浆管柱,施工结束(如图1所示)。
[0005]该替泥浆方法需要两趟泵车车组进行替泥浆作业,两次作业中间需要拆管线以及下入替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井分段替泥浆管柱,其中,所述管柱包括直井段油管(1)、水平井段油管(2)、能够改变液体流向的直井段替浆工具(3)和水平段替浆工具(4),直井段替浆工具(3)设置在直井段油管底部并设置在水平井段油管(2)上方,水平段替浆工具(4)具有单流作用且在设定条件下能够改变流动方向,并设置在水平井段油管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柱,其中,所述直井段替浆工具(3)包括导流器(31)、直井段外管(32)、直井段球座(33)、直井段钢球(35)、和过流孔(36);直井段外管(32)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于和油管连接的直井段替浆工具第一连接装置(371)和直井段替浆工具第二连接装置(372);所述直井段球座(33)顶部设置开口且底部封闭,并固定设置在直井段外管(32)内腔的侧壁,且与直井段外管(32)为偏心设置以使得直井段球座(33)外壁与直井段外管(32)内壁之间形成流体流道(321),直井段球座靠近直井段外管一侧侧壁设置过流孔(38),过流孔(38)贯穿直井段球座侧壁和直井段外管(32)侧壁,以使得替泥浆管柱外侧空间通过过流孔(38)与直井段球座内部空间连通;导流器(31)固定设置在直井段外管(32)的内壁,并位于直井段球座(33)上方,导流器(31)内部设置偏心通孔(311),偏心通孔(311)的底部开口(312)与直井段球座(33)内腔的顶部开口相对,以使得直井段钢球(35)落下后,能够穿过偏心通孔(311)落在直井段球座(33)的顶部开口,并担坐在直井段球座的顶部开口处;导流器(31)下端与直井段球座(33)上端之间保持间距,使得当直井段钢球(35)担坐在直井段球座的顶部开口处时,液体可以经过偏心通孔(311)和流体流道(321)流至水平段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柱,其中,所述直井段外管(32)和直井段球座(33)均为中空的圆筒形,直井段球座的部分外侧壁与直井段外管的部分内侧壁贴靠固定设置,直井段球座没有与直井段外管内壁接触的外侧壁与直井段外管内壁之间形成流体通道(32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柱,其中,所述间距小于直井段球座(33)直径,保证钢球在下落过程中落在球座上,不会沿流体流道(321)下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柱,其中,导流器(31)偏心通孔(311)下部内腔为直筒形的等径部分(3111),上部为从上到下内径逐渐变小的喇叭状的变径部分(311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柱,其中,直井段钢球(35)直径比偏心通孔(311)直筒形的等径部分(3111)内径小2-3mm。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柱,其中,直筒形的等径部分(3111)的内直径大于直井段外管(32)内径的1/2;偏心通孔(311)的等径部分(3111)和变径部分(3112)高度比为1:(0.5-1.5);等径部分(3111)的内直径与等径部分的高度比为1:(0.5-1.5)。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柱,其中,直井段球座(33)顶部开口为内径自上往下逐渐变小的喇叭状,以使得直井段钢球(35)能够担坐在直井段球座顶部的开口处。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柱,其中,所述直井段替浆工具第一连接装置(371)包括设置在直井段外管(32)顶部的直井段上接头(38),直井段上接头顶部设置用于连接油管的直井段上接头第一连接装置(381)、底部设置用于连接直井段外管(32)的直井段上接头第二连接装置(382),直井段外管(32)顶部设置与直井段上接头第二连接装置(382)相匹配的直井段外管连接装置(321)。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柱,其中,直井段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路孙厚利张建军张洪宝吕民陈磊王晓军孔栋梁陈大钊宗伟胡祎赵雅丽孙加元王文明张利平张鑫郭定雄郭宜民徐纪彬李宏远李晓静张琦尹金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