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吸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630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吸氧装置,该新型吸氧装置包括密封氧气枕、设置于密封氧气枕内的氧气囊、低压囊和设置于密封氧气枕底部的高压囊,氧气囊与低压囊固定连接,氧气囊、高压囊和低压囊均连通有第一气管,每个第一气管的另一端均伸出密封氧气枕,每个第一气管伸出密封氧气枕的一端均设有第一流量调节装置,低压囊、高压囊之间连通有第二气管,第二气管伸出密封氧气枕的部分设有第二流量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吸氧装置能够自动调节密封氧气枕内的气压,使其处于相对恒定的状态,避免患者在吸氧过程中,氧气流速出现大幅度变化。化。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吸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吸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氧气枕为以长方形橡胶枕,枕的一角有橡胶管,上游调节器以调节流量,使用前先将枕内灌满氧气,接上湿化瓶导管或漏斗,调节流量即可给养,现有的氧气枕通过一个滚轮调节氧气的流量,这种方式使得氧气枕在最末供气段造成供氧压力不足,中国专利CN208877617U 公开了一种氧气枕组件,其通过在氧气枕主体内设置氧气囊和加压气囊,使用时,随着氧气囊内氧气量减少,向加压气囊内输入气体,以平衡减少的氧气量,使整个氧气枕主体内的气体量保持相对恒定,但是,该方案需要密切关注氧气量,如果吸氧时间长,则需要多次手动加入气体,操作麻烦,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吸氧装置。本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吸氧装置,该新型吸氧装置包括密封氧气枕、设置于密封氧气枕内的氧气囊、低压囊和设置于密封氧气枕底部的高压囊,氧气囊与低压囊固定连接,氧气囊、高压囊和低压囊均连通有第一气管,每个第一气管的另一端均伸出密封氧气枕,每个第一气管伸出密封氧气枕的一端均设有第一流量调节装置,低压囊、高压囊之间连通有第二气管,第二气管伸出密封氧气枕的部分设有第二流量调节装置。
[0005]进一步的改进,低压囊容纳气体的最大体积不小于密封氧气枕容纳气体的最大体积。
[0006]进一步的改进,低压囊的压强与氧气囊的压强相同且均低于高压囊的压强。
[0007]进一步的改进,新型吸氧装置还包括活动连接于与氧气囊连通的第一气管上的氧气管,氧气管与第一气管连接的一端的外侧壁沿轴向设有环形滑轨和与环形滑轨滑动连接的环形滑块,环形滑块上连接有套设于氧气管外侧壁的套筒,套筒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第一气管与氧气管连接的一端的外侧壁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氧气管的外侧壁与第一气管的外侧壁直径相同。
[0008]进一步的改进,环形滑轨的外侧壁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环形滑块相接触,另一端与环形滑轨靠近外螺纹的侧壁相接触。
[0009]进一步的改进,密封氧气枕上设有密封盖。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吸氧装置能够在氧气囊压强变小时,通过低压囊对其进行挤压,使氧气囊的压强处于相对恒定的状态,避免患者在吸氧过程中氧气流速越来越小,提高供氧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示例中的新型吸氧装置的结构示意;
[0012]图2为示例中的新型吸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示例中第一气管和氧气管连接前的剖视图;
[0014]图4为示例中第一气管和氧气管连接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实施例
[0017]如图1所示,示出了本技术的新型吸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新型吸氧装置包括密封氧气枕1、设置于密封氧气枕1内的氧气囊2、低压囊3和设置于密封氧气枕1底部的高压囊4,氧气囊2与低压囊3 固定连接,氧气囊2、高压囊4和低压囊3均连通有第一气管5,每个第一气管5的另一端均伸出密封氧气枕1,每个第一气管5伸出密封氧气枕1的一端均设有第一流量调节装置6,低压囊3、高压囊4之间连通有第二气管7,第二气管7伸出密封氧气枕1的部分设有第二流量调节装置8;优选地,低压囊容纳气体的最大体积不小于密封氧气枕容纳气体的最大体积,当本新型吸氧装置为一次性产品时,需要限定低压囊3的压强与氧气囊2的压强相同且均低于高压囊4的压强;高压囊的形状可以是图1所示的长方形,也可以是图2所示的中间高、外沿低的形状,图2中的密封氧气枕1上还设有密封盖14;其中,密封氧气枕与氧气囊的第一气管和低压囊3的第一气管的连接处均为密封连接,正常不会出现漏气的情况,第一流量调节装置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形式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可以为滚轮式流量调节装置,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流量调节装置,优选地,氧气囊和高压囊由弹性材质制备而成;工作原理:使用时,密封氧气枕内具有一定量的气体(如果是一次性氧气枕,则该气体提前充入,如果是非一次性用品,则可以设置密封盖充入或放出密封氧气枕内的气体,该气体不限定于氧气,可以是空气或其他气体),在氧气囊2内充入一定体积的氧气(可通过第一气管充气或再在氧气囊上设置充气管,如果是一次性氧气枕,则氧气囊内自带氧气),在高压囊内充入一定量的高压气体(该高压气体可以通过第一气管充气或在高压囊上设置充气管,如果是一次性氧气枕,则高压囊内自带高压气体),低压囊内有少量气体或无气体,将氧气囊上的第一流量调节装置调节至合适的气体流速,此时氧气囊受压将氧气通过第一气管压入患者体内,高压囊和低压囊之间的第二流量调节装置可以与氧气囊上的第一气管上的第一流量调节装置同时打开,此时调节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气体流速与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气体流速相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也可以在氧气囊上的第一气管的第一流量调节装置开启一段时间之后再开启,此时需要调整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气体流速大于氧气囊上的第一气管的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流速,以达到低压囊膨胀,挤压氧气囊使氧气囊上的第一气管保持相对稳定的气体流速,调整好之后,将氧气囊连通的第一气管与氧气管连接,插入患者鼻腔,将患者头部放置在密封氧气枕上,或用其他重物压在氧气枕上,密封氧气枕受压进而压迫氧气囊,氧气囊内的氧气通过第一气管进入患者体内,高压囊内的气体通过第二气管7进入低压囊,因此,氧气囊内氧气降低,压强减小,但低压囊的压力逐渐增大,进而挤压氧气囊,使氧气囊的压强处于相对恒定的状态,避免患者在吸氧过程中氧气流速越来越小,提高功效效果。
[0018]新型吸氧装置还包括活动连接于与氧气囊2连通的第一气管5上的氧气管9,如图3所示,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气管和氧气管连接前的剖视图,氧气管9与第一气管5连接的一端的外侧壁沿轴向设有环形滑轨10和与环形滑轨10滑动连接的环形滑块11,环形滑块11 上连接有套设于氧气管9外侧壁的套筒12,套筒12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第一气管5与氧气管9连接的一端的外侧壁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氧气管9的外侧壁与第一气管5的外侧壁直径相同;进一步地,环形滑轨10的外侧壁套设有弹簧13,弹簧13的一端与环形滑块 11相接触,另一端与环形滑轨10靠近外螺纹的侧壁相接触;氧气管用于插入患者的鼻部,环形滑轨与氧气管的连接方式包括一体成型或粘接等,环形滑块套设在环形滑轨上可在环形滑轨上滑动,套筒与环形滑块固定连接,包括粘接等方式,同理,也可以将滑轨和滑块等部件设置于第一气管上,在氧气管上设置外螺纹,同样可以实现第一气管与氧气管连接牢固的技术效果;工作原理:当需要连接第一气管与氧气管时,先将氧气管插入第一气管内部,再滑动套筒至其内螺纹与第一气管上的外螺纹相接触,此时可以旋转套筒使其与第一气管螺纹连接,具体见图4,与套筒连接的环形滑块随套筒旋转而围绕环形滑块旋转,此时即连接成功,当需要断开连接时,只需反向旋转套筒,再将氧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吸氧装置包括密封氧气枕(1)、设置于所述密封氧气枕(1)内的氧气囊(2)、低压囊(3)和设置于所述密封氧气枕(1)底部的高压囊(4),所述氧气囊(2)与所述低压囊(3)固定连接,所述氧气囊(2)、高压囊(4)和低压囊(3)均连通有第一气管(5),每个所述第一气管(5)的另一端均伸出所述密封氧气枕(1),每个所述第一气管(5)伸出所述密封氧气枕(1)的一端均设有第一流量调节装置(6),所述低压囊(3)、高压囊(4)之间连通有第二气管(7),所述第二气管(7)伸出所述密封氧气枕(1)的部分设有第二流量调节装置(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囊(3)容纳气体的最大体积不小于所述密封氧气枕(1)容纳气体的最大体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囊(3)的压强与所述氧气囊(2)的压强相同且均低于所述高压囊(4)的压强。4.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